警惕!這種草地裡的“隱形殺手”,已有多名孩子中招!

大家好,我是老育。
5月正是帶孩子露營、擁抱自然的好時節!但你知道嗎?當孩子在草地上盡情奔跑翻滾時,一種肉眼難辨的“隱形殺手”——蜱蟲,可能正潛伏在草叢中……
這種小蟲子個頭雖小,但是被咬一口會導致皮膚起水泡,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癱瘓和死亡。
這就是蜱蟲!
01

在我國4-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時間,蜱蟲常出現在森林、灌木叢、草叢、植物上,這些地點都非常日常
被蜱蟲叮咬後,容易引發皮膚紅腫、疼痛等皮膚過敏症狀。
這種蟲子肉眼難以發現,卻在無形中爬到人身上吸血。
杭州一個大叔被蜱蟲咬傷後因嚴重感染竟然直接住進了ICU。

而新陳代謝旺盛的孩子更是蜱蟲愛依附的肉體
去年夏天,一個剛出生4天的寶寶就被蜱蟲咬傷了。
剛開始父母也沒注意,直到過了幾天後發現孩子頭上的蟲子在動才急忙送到了醫院。
父親說發現時蟲子的頭全部吸進去了,好在孩子沒有大礙。
更誇張的是,孩子都沒去過草叢旁,父親懷疑是開車回家沒關窗戶導致蟲子從外面飛進來。

無獨有偶,2歲寶寶去山裡姥爺家玩也被蜱蟲攻擊了。
孩子在草叢裡玩耍了很久,姥爺擔心有蟲子還給孩子全身都檢查了一遍,卻忽視了檢查頭部。
沒幾天,孩子開始頻繁撓頭,家長還以為是天氣熱,長痱子了。
等父母去檢視時發現孩子頭皮上有一個“黑痣”,靠著吸孩子的血已經長大了幾十倍。

可見,蜱蟲可以生存的場所比我們想象中更日常,真是防不勝防。
還需要提到的是,蜱蟲所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吸血那麼簡單,它能夠攜帶 20 多種不同的傳染病病原,每年因被蜱蟲叮咬而感染的人數以萬計如上文提到的大叔那樣,嚴重者會出現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02
蜱蟲的藏身之所如此日常,危害又如此之大,大家一定要對這只不起眼的小蟲子引起足夠的重視。
帶孩子去野外玩,怎麼預防蜱蟲呢?
儘量穿長衣長褲,減少皮膚裸露。
在衣物上噴含有除蟲菊酯的驅蚊水。
減少在較高的草叢和灌木叢間走動。
從戶外回來後及時更換衣物,檢查全身部位。
該檢查身體的哪些地方,以確保沒有被蜱蟲叮咬呢?
頭髮內部、耳朵四周及內部、腋下、肚臍眼中、腹部周圍、兩腿間、膝蓋後側。

如果被蜱蟲叮咬,該怎樣摘除?
用鑷子貼著皮膚夾住蜱蟲,儘可能夾住頭部;
施加適當力量緩慢向上提拉。千萬不要生拉硬拽或者旋轉;
清洗傷口,比如用酒精、碘酒、肥皂水等;
將蜱蟲衝入下水道,不要徒手捏死它。如果需要將蜱蟲拿給醫生做治療參考,記得將它放入密封的容器裡

叮咬後30天內,
無緣由地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及時就醫:
•皮疹
•發燒
•渾身乏力
•頭痛
•肌肉疼痛
•關節腫脹和疼痛

帶孩子出去玩一定要注意,收藏這篇以備不時之需!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