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公路車都騎機動車道的”

最近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一名11歲的孩子騎著公路車摔倒被汽車碾壓,後來不幸死亡。
事故一齣,爭議也起。
有人說是孩子摔倒的,司機想躲都躲不開,不該責怪司機;
也有人說,汽車主責,因為碰見腳踏車就該禮讓減速。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件事。

  •  事故詳情 
8月11日,河北保定,一名父親帶兒子參加騎行團,騎著騎著孩子摔倒,倒地後摔在了馬路中間的實線上。
另一道上的汽車壓到了他。
注意看,汽車開的、騎行團騎的都是機動車道。
當然這條雙向公路也有預留,它右側有虛線,只是騎行團一開始就沒有騎在專門的騎行道上。
(圖片裡,騎行團最後一人就是出事的孩子)
我們《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能夠上道路騎行腳踏車的最低年齡是12週歲,但這位11歲孩子的家長似乎不在意這點。
就算孩子喊了幾次“慢點”,他也沒有聽進去,反倒催他上強度,一度時速到了37公里。
(是不是事發時的車速,暫未知)
雖然公路車沒有超速這麼一說,但一個資訊值得參考:電瓶車限速25公里。
  •  司機有沒有超速?
涉事司機行車時速在52公里左右。
一般城市公路限速60,這麼看來機動車的車速似乎沒啥問題。
當時司機也有自己的難處,左邊是一群人迎面而來,右邊是一倆人時不時擠佔車道,自己該怎麼辦呢。
就那麼點空間,再加上小孩倒地的事發生太快,他在短時間內想避開難度很大。
一些新能源車友表示,就算是擁有智慧輔助功能的汽車也無法剎車到位、及時避開。
  •  事發路段未通車?
現在有知情人士說事發路段未通車,意思是,既然未通行,機動車就不該開進來。
然後爆出了這張警示牌。
我們不知道圖片距離事發地點有多遠,但既然施工路段未通車,在機動車不能進的話,非機動車能不能騎進來也是一個問題。
另一邊,網友查了查說高德地圖顯示這條路全程暢通。
試想一下,一位駕駛員按地圖導航開車,導航告訴他這裡不堵,那他就這麼開進來,還跟著大家開了好幾趟,似乎也很合理。
實際上施工方也沒說清楚這個問題。
瀟湘晨報記者給工程招標公司(即該專案業主)打了電話,接聽人員說工程已經建完,但是還沒有驗收。
那能通行嗎?對方表示“說不好,就是斷斷續續。”
  •  逼迫司機下跪
掌聞視訊的影片顯示,一名光膀子的騎友把司機拉過來,命令他在小孩身旁跪著。

(這名騎友的身份,
據說是領隊或衝在隊伍最前面的騎友)
司機表示是小孩先倒地的,自己根本來不及避讓。
但騎友還是生拉硬拽想讓他下跪,司機不從,最後雙方爭論:
—你開的還不快?把他壓死啊。
—我開得就不快。
眼見自己的要求不被滿足,騎友大怒又大罵。
  •  事發前這位父親說了什麼?
據滄州日報報道,好心的網友不止一次提醒過他父親。結果孩子父親反懟:
“這種事還輪不到你管老弟”
“跟你有關係嗎?”
結果沒過幾天,意外就發生了。

孩子父親賬號內容可見前,評論區都在吐槽:“人教人不會聽;事教人一次就行。”


很遺憾,血的教訓已經發生。
  •  什麼原因導致小孩摔倒?
很可能是被前車別車別的,然後他摔到對向機動車道上。
·司機現在怎麼樣了?
各方責任的認定需要最後的通報。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截止昨天,小車司機還在看守所。
(圖源:瀟湘晨報報道)

現在很多人會去質疑騎行團彪悍的騎法。


就像看這張圖,我們可能吐槽腳碰不到地,手捏不到剎車。
事實上,腳雖然夠不到地面,但能踩直了腿,這樣肌肉伸縮充分,每次發力完整,還不會傷膝蓋。

所以很多人會進行fitting,目的就是個性化調整和組裝車輛,以達到最佳的騎行效果。
再看這張圖,我們可能吐槽孩子跟前車靠的太近,容易追尾。
其實這是很專業的蹭風行為,能幫助減小空氣阻力。

參照下面統計資料來看,11歲孩子並排騎行的蹭風方式,大概至少能省30%的力。


再看這段動態影片,我們可能很吐槽,明明旁邊有非機動車道,怎麼偏偏擠佔汽車的路呢。
其實是因為非機動車道上面坑坑窪窪,斷斷續續。你想騎快是很難的,沒有辦法全速啊。
再有,一些網友反駁說,國外公路車都是在公路上亂竄,國際慣例表明腳踏車蹭蹭機動車道沒啥關係。
看下來,最後的情況就變成了:
騎行團有騎行團的理由,一個一個聽著都很專業,還務必強調必須做這件事,歐美也這樣,從來都如此。
那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嘛?
在中國城市裡,電瓶車違章已經讓路況變得非常複雜了。
但很多電瓶車車主是為了工作和生計,這些方面大家或多或少可以理解一些。
而公路車純粹是愛好。
以愛好之名製造安全事故,就很難博得同情。

更別說很多人在愛好水平上沒做到合格。


我隨便翻一個影片,還是比河北保定事故里友好的環境條件呢。
結果無外力情況下,這名成年人摔倒了,機動車差點躲不開。
那你說你真的有對愛車的掌控力嗎?
還有一個案例。

騎友竟然上了高架路,還躲在公交車屁股後面破風。


再有,所謂的老外共享機動車道原則,可是有5條操作規範的。
那你說你真做到位了?
更別說,國際慣例就一定對嗎,就一定適用人流車流密集地區嗎?
事實上,公路車擾亂交通也不是第一次了。
只要有一兩個人帶頭衝卡,後邊一排車也不會減速,選擇直接闖紅綠燈。
這樣的橫行在城市裡算不上新鮮了。
因為花樣已經玩到了拿孩子出來當噱頭。
輕一點的,一群孩子四五十碼闖省道。
重一點的就變成了:
讓嬰兒蹭車,蹭到時速30公里。

你去質問怎麼能這麼幹呢,他們會說借用一條機動車道怎麼了,管得著嗎。


就是上面紀錄亂竄省道的博主,他影片裡很多小孩可能未到12歲。他說自己陪同就沒關係。
沒關係又怎麼會發生開頭的一幕慘劇呢?
歸根結底,個別騎行團不聽勸。
所以這兩天一句話很流行:
“對於有些危險行為,你覺得你是在好心提醒,人家覺得你是在詛咒,是在烏鴉嘴。”
大家苦公路車亂騎行久矣。
這不是說要去攻擊公路車愛好者,畢竟公路車是一種很正常的文化,在全世界遍地開花。
只不過,你非得以肉包鐵的形式亂騎亂飈的話,最多拿自己生命開玩笑。
切勿殃及他人。

當然說到這裡,有人就是不服。
他們會覺得我好無辜,你們罵我是在玩“政治正確”的套路。

還諷刺一下普通人:“就永遠在最安全的地方最勇敢唄。”


網友反駁他,他表示自己就是規規矩矩在騎,只是網上規則善變。
反正我沒錯,我騎車就要上機動車道。
怎麼理解呢?
我覺得,還是要注意安全。
-END-
【推薦閱讀】
點選下方按鈕關注
後臺回覆“投胎模擬器”
我把投胎模擬器的地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