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yings:
今天想講一個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卻常常被忽略掉的事情:
廁所標識。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公共場所的廁所標識只是匆匆一瞥用來辨別男女的圖案,但在現實生活中卻透露著各種不合理、刻板和惡趣味。
這些“糟糕”的標識存在已久,而現在或許是時候聊一聊了。
所以我們蒐集了一些生活中見到的廁所標識,展示在下面,只為了說明一件事:
微小不是我們容忍它的理由,糟糕的設計應該被替代。
01
📍濟南某酒店
我們需要的是正常的洗手間,
不是男性爬牆偷窺女性洗手間。

photo by @紅蘿蔔
02
📍某公廁
這不是誘惑,這是性騷擾。

03
📍臺灣桃園公廁
翻牆偷窺 150 米

掀女性裙子 45 米

當地市政府回應:
這個標識只是從幽默的角度出發設計的。
但這不是幽默,這是性騷擾。
04
📍俄羅斯
男性不是螺絲,女性不是螺帽。

photo by @Freedom
05
📍西班牙
男性不是插頭,女性不是插座。

06
📍英國
男性不是伸出的手指,女性不是“ok”。

07
📍俄羅斯
男性不是繩子,女性不是鎖頭。

08
📍波蘭
男性不是天生突出一塊兒,女性不是天生缺少一塊兒。

09
📍東京原宿Lava Lounge
男性不是天生強壯,女性不是天生性感。

photo by @100個廁所標誌
10
📍韓國
上廁所不需要性感,尤其不需要只針對女性。

11
📍北京某商場
無論男女,我們都不流行在廁所求婚。

photo by @開心椰椰🥥
12
在搜尋這些資料的過程中,我也瞭解到了一些新的知識:
比如廁所標識不建議只使用文字,
是因為要照顧到不識字人群。
比如文字標註即使加上了英文資訊,
也可能會對不認識英文的外國人士造成困擾。
因此用圖形標識是最合理的選擇。
但一個好的,沒有偏見的,不會讓人感到不適的標識,應該長什麼樣子呢?
或許一些例子可以給我們啟發。
📍冰島

這是冰島一個公共廁所門口的標識。
在清晰分辨性別的同時,它也在傳遞一個資訊:
“照顧孩子並不只是母親的職責,我們願意為你提供開放的條件和提示,因為男性與女性在育兒這件事上同樣重要。”
📍廣西藏族自治區

photo by @In31
這是廣西藏族自治區的一個廁所標識。
在能清晰辨認性別的同時,融入了當地的文化特色,並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所以才受到大家的喜歡。
類似的例子還有紅山動物園的廁所標識。



photo by @Joie-Morceau
網友說這裡強調的是實實在在的生物性徵,而不是裙子菸斗這類的附加品,感受到的是自然界的平等。
這些標識在提醒著我們,好的設計一直都存在,甚至就在我們身邊。
所以如果你手機中有曾經拍下過的照片,又或者你剛好遇到這樣的標識,也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出來。
13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還問了 AI,希望它們能夠給出一些更加“客觀”的回答。
下面這些是它們給出的答案:

photo by @ChatGPT

photo by@DeepSeek

photo by@豆包
一個真實的感受是,在搜尋了那麼多網路的資料,整合了那麼多相關的素材後,AI 給出的設計依然不是完美的。
所以我想把今天的文章作為一個契機,也是一個開放的討論空間,聽一聽你們的想法。
分享你看到的“糟糕”的標識,讓我們意識到問題存在;
分享你看到的“更合理”的標識,提供設計思路;
甚至是親手設計一個標識,展示你的看法與想法。
但無論哪種,我們都是在朝著那個“正確答案”更近一步。
而我們所做的一切,歸根結底只是為了一件事:
把那些糟糕的、冒犯的、越界的東西剔除出去;把那些清晰的、簡單的、溫柔的東西創造出來。
撰稿:拂曉星
實習:交交
設計:路遙
責編:許無
頭圖來自:@雪加的跑路日記
部分素材來源:臺視新聞網、pinterest.com
感謝小紅書使用者@紅蘿蔔、@Freedom、@100個廁所標誌、@開心椰椰🥥、@In31、@Joie-Morceau 等使用者拍下的廁所標識



你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出你看到的“離譜”設計,
也可以分享出你滿意的“貼心”設計,
甚至可以分享你親自創作的,符合你想象的設計。
因為每一個標識都是為了指導方向,
而我們的目的地在更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