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4月30日中午,兩聲巨響從店外面傳來,丁亞斌看到店裡的菸酒櫃都晃了。他以為是汽車爆炸或是地震,急忙跑出去檢視。眼前的情景讓他驚住了,對面自家所在的豐景佳園小區好像著火了,全都是黑煙。老婆和大兒子還在家裡,丁亞斌趕緊往八百米外的家裡趕,到了小區南門口,發現保安已經封鎖了大門不讓人進。
大約十分鐘後,丁亞斌看到老婆抱著6歲的兒子走出來,兩人的臉和頭髮都黑乎乎的,“像從煤礦裡出來的,不是自己人根本認不出來”。丁亞斌看到老婆上身只穿了一件吊帶,兒子連襪子都沒穿。飛濺開來的玻璃扎進了他老婆的腳和腿,劃傷了兒子的胳膊。他才知道,是小區的房子發生了爆炸。

爆炸現場(受訪者供圖)
龔偉家住在B區1號樓(B1)六樓。事故發生時,他和上高二的女兒正在小區停車。女兒立刻被巨大的聲響嚇哭了。龔偉說升起的黑煙“像電視上演的蘑菇雲一樣,比小區樓都高”。他讓女兒待在車裡,慌忙往家裡跑,路上又聽到幾次響聲,他後來知道是一號樓和二號樓中間的兩排汽車被引燃,“一會兒響一次”。通向他家裡的樓道瀰漫著濃煙,他的眼前一片黑,只能瞎摸著往上爬。跑到五樓,他遇到了正往下跑的老婆和兒子。逃出來以後,他才看到樓裡著火了,樓外面地上到處是玻璃碎片,有人被玻璃劃破腦袋,還有一個人被抬出來,一動不動。
正在上初三的吳彤住龔偉家樓下。爆炸發生後,一家人往外跑,他爸爸拿上家裡的錢財,媽媽拿著手機,緊緊地拽著他,他有點想哭。跑到一樓,他們發現水錶箱的門倒在了樓梯扶手上,推不開,只能從底下形成的小洞裡鑽出去。媽媽拉著吳彤往空曠處跑的時候,他看到一個老奶奶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還有一個老奶奶光著腳坐在臺階上,左臉全是血,“十幾輛車全炸得只剩下黑色的骨架。”
從地圖上看,豐景佳園位於太原市東南部的城鄉結合處,距離太原南站不足1公里,東南角穿過光明路是一所小學。小區有40餘棟樓,分成A、B、C三個區。丁亞斌住在B1樓2單元202。當天晚上六七點安頓好妻兒後,丁亞斌回到小區,看到B1樓2單元201和樓下的101全部坍塌,“梁都沒了”;B區2號樓(B2)也受損嚴重,一層有部分房屋坍塌,四層五層有部分房屋著火,燻得窗戶黑黢黢的——這裡是爆炸事故的中心。

爆炸所在樓層(來自受訪者提供影片)
爆炸產生的影響不止在這兩棟樓。豐景佳園C區8號樓的租戶宋洋告訴本刊,當時他正在午睡,聽到“砰”的一聲,整棟樓明顯地晃了一下。家裡的牆皮掉了下來,體重接近兩百斤的他從床上被顛起來。宋洋趕緊下樓,當時人群已經聚集在B1和B2外圍的空曠區域。宋洋看到B1的一樓在著火,氣浪和火焰不停地往外冒,“黑煙滾滾,火光沖天”。B1北面對街是一排平房,都是商戶,許多家被引燃,包括停在門前的汽車,被氣浪推到一起,有幾輛也在燃燒,玻璃全都被震碎。龔偉說,消防員來得很快,但滅火時水的高度不夠,五六樓的火遲遲難以撲滅。火從一點多燒到三點多。
丁亞斌從新聞裡看到,爆炸造成1人遇難,2人失聯,21人受傷,其中6人重傷15人輕傷。4月30日下午,“北營家園”公眾號釋出通知:“豐景佳園房屋受損的住戶,有條件的暫時儘量投親靠友,如無住處的可到豐景佳園物業辦公室報備安排住宿。”5月1日上午,本刊聯絡上龔偉時,他正琢磨著怎麼才能進家裡一趟。他說,受損嚴重的B1和B2樓周圍拉起了三層樓高的綠色圍擋,居民們進不去。他想去家裡把常用的生活用品拿出來,以省點錢。他還想看看地下室的情況,裡面有他做裝修用的材料和工具,價值三四萬,他心疼。最關心的還是房子的賠償問題,“一層的房梁都塌了,這棟樓就成危房了,後期怎麼處置,要慢慢來。”
龔偉今年50歲,是山西呂梁人,16歲上完初中就來到北營村的冶金廠做車工,一直在村裡租房住。他年輕時幹活拼命,一邊上班一邊在裝修隊做學徒工。2000年左右,他開始全職做裝修,後來越做越好,年收入有五萬多。2006年豐景佳園還在建設時,他買下了小區100平的房子。豐景佳園的許多住戶都是北營村民,相互熟悉。
買了房之後,龔偉的生活越來越好。買房時向親戚借的10多萬很快還清。他有三個孩子,大女兒上研二,小兒子正在上高中。他的收入能夠負擔孩子們上學的費用,而且“補課和吃喝穿都能滿足。”2023年,龔偉自己動手把家裡裝修成了新中式風格,買了高階傢俱,換了更結實的玻璃,“大女兒就快找物件了,為了女兒把未來的物件帶到家裡做準備”,“現在都沒了。”
出事後的幾天,丁亞斌一直奔忙在醫院和社群之間。5月2日下午,他告訴本刊,事故後社群雖然安排了酒店,但他們的基本生活仍然非常困難,連重新購買衣物和生活必需品的費用也難以負擔。這幾天他和父母穿的衣服都是向別人借的,他穿的是羽絨服,一天只吃一頓飯。

事故救援現場(圖源央廣網影片截圖)
丁亞斌今年33歲,家裡有六個人,“上下三輩只有這一套104平的房子。”平時,60多歲的父母和上幼兒園的二兒子睡一間臥室,老婆和小學一年級的大兒子睡小臥室,他自己在客廳擺了一個高低床睡。“只能算是一個住的地方。”在十多年前買房前,他跟著父母租房住。父母擺攤賣水果,他打些零工,送過快遞,跑過出租車,收入不高。買房時他向親戚借了十五六萬,最近兩三年才還清。他說買房時沒有選擇的餘地,“有多少錢就買多少錢的房子。”買了這個房子,他們至少有了一個家,他感到安心。
丁亞斌一直擔心存放在家裡的煙。2023年11月他貸款開了菸酒店,訂來的煙他不敢放在店裡的玻璃櫃,怕遭小偷,都放在家裡,用紙箱子打包了好幾層,摞在衣櫃裡。那個衣櫃裡的衣服則被他塞在了床底下。如果這些煙出事,他的生意就無法經營,還不上貸款。5月3日,社群組織住戶分批進入家裡拿貴重物品,他取出了80%的煙,另外20%的煙損壞。家裡已經被炸燬,冰箱、茶几都已經粉碎,沒有任何能取出來的其他生活用品。
丁亞斌說,菸酒店的生意剛起步,每天的盈利只有約100元,店租每天200元,每月需要還的貸款有六七千元,“還要往裡貼錢,全家人仍然不敢吃、不敢喝、不敢穿”。丁亞斌的老婆主要負責在家帶孩子,空閒時幫忙看店,父親在附近約一公里範圍內的學校當保安,每月有1800元的工資。他原本計劃讓老婆看店,自己再出去打一份工。但現在,他們的家沒了,所有的計劃都被打斷。到爆炸後的第八天,他和父母、兩個兒子仍擠在只有兩張床的酒店,老婆還在醫院,兒子受到了驚嚇,睡覺時總是哭著醒來,渾身發抖。對於接下去的生活,他找不到一個辦法。
5月1日,在事故發生的第二天,太原市召開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深刻汲取教訓,全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並將聚焦燃氣、消防、文化、旅遊、交通、運輸、煤礦等重點領域,聚焦人員密集場所和事故易發多發部位,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拉網式風險隱患排查整治。
截止到本刊發稿,官方尚未公佈爆炸原因,這讓豐景家園的住戶更加擔憂。在本刊的採訪中,不少居民開始擔心自家的燃氣使用安全。一位住戶告訴本刊,去年小區檢查出燃氣問題,計劃更換燃氣管道,但業主委員會不同意動用公共維修基金。丁亞斌平時忙於生計,不太關注這些資訊,也不太懂什麼是公共維修基金,但爆炸發生後,他聽到其他住戶聊起過這件事。
據太原市人民政府網站,豐景佳園所屬的北營社群是典型的“村改居”社群,於2008年2月撤村建居。多家房屋買賣網站的公開資訊顯示,豐景佳園小區竣工於2008年。本刊採訪到的大部分住戶都表示,燃氣公司會定期上門檢查,但大部分人都記不清具體的檢查時間。事故發生後,燃氣公司到小區進行了檢查。在C區一號樓一位房東的眼裡,檢查並不認真。她告訴本刊,事故發生後第二天早上八點半,燃氣公司工作人員空手進屋看了一眼就走了,她打12345熱線投訴,才重新帶著儀器上門檢測,並查出室內燃氣軟管老化需要更換,閥門和一個介面鬆動。

事故發生小區(圖源央廣網影片截圖)
“像火災這種事,我們早就擔憂過。”小區居民劉鳴說,豐景佳園的物業是北營村自己成立的,物業費差不多是1元/平米/月,物業管理很混亂。劉鳴說,他所在樓棟一共六層,一樓樓道常年放著兩輛電動車。樓裡很多居民向物業反映過,物業的反饋是不太好管理。“如果火災發生在我們這棟樓底下,兩輛電動車一著,所有人都跑不了。”他還看到,有住戶在樓頂裝了太陽能熱水器,把樓頂壓變形了,大風把它吹得搖搖晃晃,他都不敢把車停在樓的正下方,物業也不管。龔偉提到,他所在樓棟的房頂曾經漏水,但物業不修。住戶劉蘭說,她下班回家時,有時能看到一兩輛電動車是飛線充電,有人把充電線拉到家裡或地下室充電。
爆炸發生後,社群的工作人員告訴丁亞斌,社群給了B1和B2棟住戶一個救助方案:受損的房屋原地推倒重建,每家每月補貼2000元,最高補貼3萬元。他覺得難以接受:“我們一家六口所有的東西都在家裡,要重新添置,3萬元怎麼夠?他們說會趕在新年前完成重建,幾棟樓一時半會兒能建起來嗎?期間我們的生活怎麼辦?新蓋的房子有沒有質量保證?爆炸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得到解決?說實話,我們不敢住。心驚膽戰。”

事故發生現場(來自受訪者提供影片)
事故發生後,丁亞斌聽到居民們議論,一層廣告店的老闆娘爆炸時就去世了。丁亞斌說,他經常去店裡列印影印,老闆娘才32歲,屬雞,呂梁人,個子不高,對誰都挺熱情。她家兒子和丁亞斌家二兒子在同一個幼兒園上學,出事的前兩天他們還在學校門口碰見,打了個招呼。丁亞斌的大兒子在爆炸前還去找過對方的兒子玩。如今,兒子時不時會跟丁亞斌說,那個弟弟沒有媽媽了。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排版:初初 / 稽核:雅婷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