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目前,金融服務業對AI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效率提升上,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擴充套件,管理者正將注意力轉向收入增長機會,約70%的金融機構管理者相信AI將在未來幾年直接促進收入增長。(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編譯|李錫雯、謝彬彬 <<<<
文|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
人工智慧(AI)是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的會議焦點。在金融服務領域,人工智慧(AI)的投資處於領先地位,2023年該行業在AI上的支出達350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970億美元。這一巨大的投資規模反映了金融服務業對AI技術的高度認可與廣泛應用。銀行、保險、資本市場和支付業務等領域是AI應用的重點,自動化和機器學習技術在這些領域中被廣泛運用於簡化任務、降低成本和提高準確性。目前,金融服務業對AI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效率提升上,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擴充套件,管理者正將注意力轉向收入增長機會,約70%的金融機構管理者相信AI將在未來幾年直接促進收入增長。
報告顯示,金融服務業的AI投資不僅限於大型機構,還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這些公司透過開發行業特定的AI解決方案,推動了AI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廣泛應用。例如,OpenAI、Google、Microsoft和Amazon等技術提供商正在與金融服務公司合作,開發針對特定任務的小型語言模型(SLMs)和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以提高AI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AI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場景多樣,涵蓋從後臺操作到前端客戶體驗的各個環節。例如,在銀行領域,AI被用於存貸款、對公業務、證券交易和二級市場等多個方面。AI技術能夠處理和引用大量資料,為自動化日常手工任務提供了眾多機會,如銷售、客戶和員工體驗、欺詐和風險管理以及技術開發等領域。
在銀行領域,AI主要應用包括:
-
客戶支援:AI虛擬助手可以提供全面、個性化的支援,快速響應客戶的基本問題(如產品推薦或申請),並在複雜查詢中增強人工代理的能力;
-
產品創新:生成式AI(GenAI)使銀行能夠更有效地針對市場細分(如高淨值客戶的諮詢服務),並透過合成客戶資料和更高效的A/B測試創造新的收入來源;
-
風險管理:AI可以即時監控資料和交易,識別可疑活動,並在客戶識別過程中減輕資料收集和報告的負擔。
在保險領域,AI被用於自動化理賠和客戶檔案處理,提高工作流程效率,減少代理工作量,並最佳化檔案收集和驗證過程。
在支付領域,AI被用於欺詐管理和檢測,透過主動識別可疑行為或異常事件來提高客戶欺詐保護水平。
未來十年,AI將透過增強客戶體驗和支援決策能力而徹底變革金融服務業。隨著平臺數字化的進一步推進,將出現更智慧的自動化以及更具互動性的決策工作流程,客戶在銀行、投資、借貸和保險業務方面的方式將發生顯著變化。例如,AI將透過合成大量資料(包括財務資料和其他客戶資訊)顯著提高客戶互動效率,並提供更精準的建議,幫助客戶有效規劃退休、資產配置甚至醫療相關支出。
當然,這一變革也面臨挑戰。金融服務業在部署AI時面臨諸多風險,包括錯誤資訊傳播、深度偽造和資料隱私問題等。這些風險可能對市場操縱和欺詐交易構成威脅,進而影響金融市場穩定性。報告指出,錯誤資訊和虛假資訊的風險在短期內排名第一(相比去年上升了15位),在長期內排名第五。此外,深度偽造工具在暗網上的交易量在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2023年同期激增了223%,表明這一風險正在迅速增長。
儘管存在這些挑戰,AI技術也可以用來檢測和預防這些威脅。例如,AI提供了認證技術(如數字水印或元資料)和檢測技術(如識別假內容和惡意程式碼),以幫助減輕這些風險。
在金融服務業,負責任的AI應用至關重要。這涉及到自我治理、欺詐和網路安全、資料隱私、勞動力管理和虛假資訊傳播等多個方面。負責任的AI應用旨在以賦能員工和企業、公平影響客戶和社會的方式設計、構建和部署AI。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金融機構正在推進負責任的AI應用框架,84%的金融機構正在實施或計劃實施相關框架,以規範AI的構建、訓練、使用和審計,確保符合業務原則和相關法規。
此外,對於AI的監管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創新速度、監管物件及監管主體的界定等。報告指出,AI的快速演變和實施速度對缺乏資源的監管機構提出了挑戰。AI模型和能力的激增使監管範圍的框定變得極為困難。儘管如此,金融服務業由於現有監管框架的存在(如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模型風險管理、第三方風險管理等),相較於其他行業在應對AI技術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優勢。
總而言之,金融服務業在擁抱AI的變革潛力時,面臨著推動創新與維護金融系統穩定性的雙重任務。儘管AI潛力巨大,但其影響尚未完全顯現。金融服務業需要在技術進步和新法規的推出中找到平衡,以確保負責任的AI應用,同時實現客戶體驗與自身利益的提升。為此,金融機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如定義靈活的技術願景和戰略、確保資料隱私安全、標準化AI用例和資料模型的框架、跨功能思考AI機會、持續審查和評估AI應用等。透過持續的合作、透明的治理和負責任的實施,金融服務行業有望在AI時代實現可持續的增長和變革。
*本文版權歸“未央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開通白名單請在評論留言,轉載時在文首註明來源及作者。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