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調短劇春節檔:極限操作,爆款啞火,2025風向初現

⭐️歡迎預約“新榜內容節—2025新榜大會”直播
編者按:今年春節檔,短劇鏖戰依舊。相比於去年的出圈大爆款,今年並未有殺出重圍的熱議短劇,而與此同時,短劇的製作水平越發精良,這也代表著越來越卷的競爭現況。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新生Pro”(ID:xinsheng-pro),作者王珊珊、何婧。文章所述觀點不代表新榜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這個春節,聽花島有了入行短劇以來最強烈的危機感。
這家公司曾於去年推出《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等出圈大爆款,內容能力以及製作投入在行業內過去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然而,同行的迭代速度比想象更快,製作精良的優勢不再明顯,一向篤定的公司負責人在電話裡笑稱,「我已經炸了。」
一共有多少部短劇在春節檔期上線?粗略估計約有2000+部。
抖音小程式劇與端原生劇在數量上佔大頭。據DataEye-ADXray統計資料,春節前期每日上線短劇超百部,預計有約近2000部在春節前後上線。
更高調的是,各大頭部網際網路平臺紛紛推出「過年看短劇」專區,包括紅果短劇、抖音、快手、愛奇藝、芒果TV、騰訊影片、央影片在內的多家長短影片平臺,以及小紅書、百度、淘寶、美團、拼多多等去年上半年入局的平臺,所有短劇片單加起來約超過400部,其中大部分為免費觀看。
這個數字只是粗略估計,其中有非獨家多渠道分發的未去重,但已經足夠非常直觀地說明,這個春節檔的短劇供給達到了非常飽和的程度。
2024年至今,整個短劇大盤的天花板仍在持續走高,行業格局尚有不確定性,整個文娛內容行業,乃至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都無法坐視從這個流量分口賽道上掉隊。各大頭部平臺都在卯著勁進一步搶佔市場佔有率,或者藉助這個內容入口獲得使用者拉新與粘性。
與之相對的是,大量背景不同、規模各異的短劇製作團隊都在努力抓住這段平臺投入的視窗期,進一步探索短劇的上限,其中既包括提高製作水平,也包括免費模式帶來的商業化可能性。
相比供給數量的井噴,對於聽花島這樣專攻女頻精品賽道的一線廠牌,更加焦灼的是同行的迎面直追。「一年前還是頂配的製作標準,如今已經成了行業標配。」
過年期間,我們自己刷劇的最大感受就是,女頻短劇普遍更「好看」了,尤其是古裝短劇,男女演員的顏值與服化道的精良程度,乍看起來甚至不輸一些橫屏作品。
但另一方面,正因為製作水準的普遍提升,再加上大量上新導致的注意力分散,甚至有評論覺得這事一個虎頭蛇尾的短劇檔期,因為並未有如同《我在八零後當後媽》那樣能夠的熱議爆款出現。
然而,關於這一點,或許我們更該冷靜下來問的是,我們應該用什麼維度來判斷短劇行業的發展階段?短劇使用者是否追求像電影、長劇那樣的絕對注意力焦點?
春節期間,我們與短劇內容廠牌聽花島、冬漫社,檸萌影視旗下好有本領、短劇演員姚冠宇交流,試圖回答以下問題——
從過程看,這個高調的短劇春節檔都有哪些挑戰極限的故事?從行業底層邏輯看,各大平臺的目標及打法有何不同?從結果看,如何看待所謂沒有現象級爆款,更重要的是,如何解讀2025年整個行業的機遇與瓶頸?
行業頂配成標配
春節檔前夕,檸萌影視旗下短劇廠牌「好有本領」負責人安迪明顯感覺到,「橫店又火過來了」。
過去一年,隨著各地短劇拍攝基地的搭建,短劇劇組開始外溢向二三線城市,鄭州、西安、成都等城市紛紛上桌,橫店一度又重新變回橫店。
但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一批短劇劇組前來拍攝春節檔專案,橫店的群演、工作人員等都要靠「搶」的,主演演員的檔期更是難約。尤其是到了1月初快過年的時候,橫店幾乎都搶不到人了,「所以都是要拼製片、拼團隊,包括過往建聯的關係等等。」
聽花島面臨著同樣的困難,古裝題材是聽花島最擅長的型別之一,橫店的位置早早被訂滿,甚至公司內部團隊之間都在「搶」場地。
而此前聽花島負責人最引以為傲的製作精良,當團隊來到橫店拍攝時,也驚訝於同行的迎面追趕,「我很少感受到被行業捲成這樣的。」
聽花島原本對自家的製作水準非常篤定,以古裝短劇《慕雪傾城》為例,在服化道上對標《琅琊榜》,有兩個製作細節的高投入,一是要服化組找到最好的貂皮,把服裝質感提上去,另一個則是造雪,做出沉浸式的情緒氛圍感。
但是,橫店短劇劇組的實際情況令人驚訝。「每個組都穿很好的貂,都在自己造雪。」聽花島感受到了極大的競爭壓力,甚至要求妝造團隊,以後不能再直接對標任何長劇,要發明出電影、電視劇團隊都沒做出的妝造,「真的太捲了」。
作為2023年入局短劇的演員,姚冠宇對於劇組的製作水準提升同樣有切身感受。
大年初三晚上,姚冠宇正在忙著給自己主演的《帝凰業》做直播宣傳,這部古裝豎屏短劇拍攝期間,他觀察到短劇劇組人數從原來的30人到現在的50至60人左右,燈光器材變得更多,「服裝明顯看著更貴」。
姚冠宇曾在長劇《卿卿日常》《如月》中飾演過配角,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拍攝短劇,憑藉《戀夏的故事》《共你攬晴空》《曖昧失溫》《夠野》收穫了一批粉絲。2024下半年,他的工作幾乎無縫銜接,前一天殺青,後一天進組是他的常態,一個月最多能拍4部短劇,一直拍到年二十九晚上殺青。
短劇行業熬夜超負荷工作是一種常態,尤其是在春節檔前這個最忙碌的時間。
大年二十八,冬漫社創始人湯明明還在與團隊一起反覆除錯《重返90之內衣女王》的後期製作。
這部復古年代劇的製作成本達到數百萬,為了讓畫面更好看,以及劇組工作的天氣更舒適,外景選擇在廣州拍攝,代價就是各類費用比橫店要貴1.5到2倍。
後期環節更加令人焦灼。團隊發現女主演的聲音偏溫柔,與「爺們兒」的搞錢女主人設不符合,因此想要用配音來彌補,但發現兩個星期的時間完成度欠佳,留下一些遺憾。
在湯明明看來,短劇的剪輯是短劇裡普遍重視程度不夠高的工種之一。《重返90之內衣女王》追求的是「癲劇」喜感,很多場景要達到爆笑而不尷尬的效果,剪輯需要推翻了好幾次,反覆除錯。

平臺的差異化訴求 
短劇行業製作標準普遍拉高的背後,是各大平臺將春節檔視作使用者拉新與維護粘性的重要時間節點,紛紛願意投入成本來押注內容。
而基於原本各自的平臺性質與使用者畫像不同,各家平臺對於短劇業務的目標訴求有一定差異,因此具體的步調節奏與內容標準都不盡相同。
紅果短劇正處於使用者拉新、持續搶佔市場佔有率的上升期,對春節檔的籌備非常積極,是啟動最早的平臺之一。聽花島短劇負責人告訴《新聲Pro》,紅果從去年9月就開始陸續與一線製作方敲定合作,其它平臺11月找來談合作的時候,公司的生產力已經都被預定出去了。
根據《新聲Pro》瞭解的資訊,紅果春節檔期間的分賬係數比平時更高,推廣資源也更優質,這對於內容團隊意味著更大的試錯空間。聽花島表示拍攝週期從過去的8至14天增加到現在的18天左右,單部製作成本普遍上漲1.5至到2倍,除了自身對於創新的追求外,還因為紅果短劇的製作時長要求更高。紅果有一個硬性要求是全劇時長超過100分鐘,且分賬指標會看重完播率,這比聽花島過往的付費短劇的時長要多一些。
然而,從結果來看,聽花島今年在紅果上線的5部短劇聲量未達到去年《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裴總每天都想父憑子貴》那樣的現象級效果。
不止聽花島,實際上紅果短劇上線以來,儘管平臺整體聲量持續走高,但還未曾從站內誕生過單部現象級爆款。這一定程度上與紅果短劇注重多元個性化的推薦機制有關,紅果APP內部雖然會顯示熱力值,但不提供熱度榜單,每個使用者的首頁推薦內容都不一樣。
此外,紅果短劇的春節檔片單注重題材的多元差異性,在女頻言情已經吸引到一二線年輕女性使用者的基礎上,特別鼓勵男頻內容。這樣的內容策略顯然是為了儘可能地拉新不同身份背景的使用者,進而推動DAU進一步捅破天花板。
好有本領今年在紅果短劇上線了3部免費短劇,熱度表現最好的是紅色題材重點專案《重回1944:我在東北打鬼子》,這部的題材方向與紅果團隊提前對齊過,以確保在其它同期作品中有獨特性。
與之不同的是,抖音延續一貫的品牌定製劇模式,邀請一線影視公司及傳統影視劇明星加盟,在題材上更側重於當下的社會性話題,以期配合品牌調性達到社交平臺發酵傳播的效果。
其中流量表現最好的是倪虹潔主演的丸美品牌定製劇《夫妻的春節》,截止目前播放量突破3億。這部短劇由完美世界影視旗下的短劇廠牌「完美宣言」製作,此前2024年春節檔的10億播放量爆款短劇《大過年的》也是出自他們之手。
此外,還有大量付費短劇透過抖音小程式即端原生上線,有很多會同步其它渠道同步上線,也有可能同步免費上線紅果。
一批不同屬性的網際網路平臺在春節特別開闢短劇專區,其中包括宣佈要做短劇已久的小紅書。小紅書去年11月正式組建起短劇團隊,在3個月時間內籌備百部短劇填充春節內容,其中大部分是版權採買的老劇,16部是獨家出品的新劇,由小紅書負責品牌招商。
從集數時長與內容調性來看,小紅書尚處於一個摸索的前期階段,上線集數有8至16集的話題向短劇,也有50集以上的常規女頻內容。冬漫社與小紅書聯合出品的《重返90之內衣女王》屬於前者,是一部大女主年代爽劇,除了爽點和瘋癲誇張的笑點,還涉及不少關於兩性議題的直接討論,比如避孕環等時代話題等等。湯明明注意到,小紅書使用者的分享討論欲挺高,16集短劇截止發稿之日,已經近千萬播放。
從受眾群體來看,短劇有利於小紅書進一步向新一線乃至三四線城市下沉其影響力。
長影片平臺的微短劇佈局在某種程度上屬於「防禦式」動作,幾家長影片平臺都同步上線橫、豎屏短劇,普遍採用會員免費模式。
此外,長影片也在成為短劇合作方。由湖南廣電旗下風芒短劇出品的《墜入春夜》就是小紅書春節期間表現最亮眼的專案,獲得超過4000萬播放量。
2025年短劇行業的五個趨勢
透過這個短劇春節檔的表現,我們能夠梳理出短劇行業2025年的幾點趨勢:
一、各大平臺尤其是紅果短劇的投入視窗期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行業普遍估計還有一年時間,對於各大製作方來說是利好訊息。
紅果在過去一年內的迅猛增長首先得益於言情使用者的龐大基數,並且突破了一二線的都市年輕使用者群體,接下來如果繼續突破,短劇題材將更加多元化,尤其男頻的力度可能會繼續加大。
二、短劇內容整體制作水準普遍提高,充分滿足觀眾需求,但造成精品供給飽和,導致行業創新更難,現象級出圈爆款愈發難出。
在平臺主導的局面下,「行業頂配成標配」有利有弊。
好處是全面拉高了春節檔期短劇的平均製作水準,尤其是古裝女頻劇的質量提升,能夠充分維繫住主流言情使用者的粘性。
另一方面,這樣的局面打破了精品製作的行業壁壘,上新太多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進一步加劇了打造爆款的難度。
實際上,從今年的春節檔上線作品來看,內容製作可「卷」的空間看起來已經不多了。
因此,對於不同規模與背景的製作方來說,需要認清自己的能力,明確目標。正如湯明明提及,要避免「被動精品化」,如果要增高投入,需要確定這筆投入能夠對觀眾有用,最終應該反應在結算數字上。
某種程度上,按照電影及長劇的行業規則期待短劇生產頭部爆款,本身就與短劇擅長新鮮網感的內容優勢,以及創意平權的生產特質有所違背。
尤其是,不同觀眾群體眼裡的爆款是不一樣的。
三、沒有出圈現象級,不代表沒有「低調」的下沉贏家。
這個春節檔到底有沒有贏家?
從公開資料來看,由閱文短劇出品的《好孕甜妻被老公寵上天》很可能是今年春節檔的最大爆款之一。這部短劇1月23日付費上線,7天總流水破5000萬,重新整理近期流水記錄。它隨後在紅果短劇免費上線,截止目前的熱度值已經超過7000萬。
但這部劇由於題材偏「下沉」,核心使用者不是一二線熱衷於社交分享的年輕使用者,所以遠遠未達到去年春節檔的熱議局面。
四、免費短劇宣發費用正在增長。
儘管免去了投流環節,但免費短劇的營銷成本持續上漲,某頭部短劇公司表示,公司內部有35個人的營銷團隊 ,這次春節檔單部劇的營銷支出在50萬以上。
此外,抖音之外,小紅書逐漸成為了短劇宣發的重地,隨便搜尋任一春節檔期間的熱門作品,都能看到大量營銷物料的投放。
五、短劇檔期化還將持續,即時應景的內容是短劇的一大優勢。
今年春節檔出現了不少以春節、蛇年相關的短劇,比如「童年女神」舒暢主演的《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等。
觀眾愛看什麼,短劇就拍什麼,能夠高效地滿足中國廣大觀眾的娛樂需求,始終是這一產品能夠成為網際網路文化消費黑馬的本質原因。
2025年,正如聽花島團隊的感受,今年很可能將是短劇更加「國民化」的一年。
這個春節檔的表現就印證了這一點。「愛看短劇,及時行樂。」2月2日,劉曉慶在微博分享春節刷紅果短劇的過年日常,宣佈自己也要下場主演,特別備註,「不要錢」。
  關於新榜


• 作為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內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體內容營銷和企業服務系列產品,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獲取與管理,服務於內容產業,以內容服務產業。
• 我們的客戶既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國平安、比亞迪、京東、通威、貝殼、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雅詩蘭黛、迪士尼等頭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長的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和MCN機構。面向企業的內容化組織建設,新榜提供從公域流量募集分發到私域內容運營建設的各項所需。
• “新媒體,找新榜”是我們的使命。憑藉全面穩定的新媒體內容資料產品和企業服務能力,新榜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數字廣告領軍企業,曾榮獲“全國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中國廣告新媒體貢獻年度大獎”等稱號,擁有多個傳播評估監測專利。瀏覽器搜尋新榜官網,獲取更多新媒體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