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特朗普和哈佛真是幹上了!
上週他下達了一個命令,停止哈佛招收國際生的資格。

更有甚者,目前在校留學生也不能留,除非你能在短時間內轉學到其它學校,否則將被全部遣返!
要知道,哈佛大學跟我們國內的大學不一樣,它是一所私立大學,學生的學費是它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每年學費要6W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要近50W。

而國際留學生一直是哈佛生源的主力,佔哈佛學生人數的28%左右,也是哈佛重要的收入來源。
這麼一搞,對哈佛絕對是釜底抽薪。
要知道,哈佛大學可是全球最好的大學之一啊!
懂王這麼對哈佛大學下死手,真是讓我有點看不懂了……
02
我有個同事就是哈佛計算機系畢業的,我跟他合作過很長一段時間。
一開始見到他的時候,我也沒覺得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感覺論解題能力、程式設計能力,我並不比他差,甚至有時候心算個數學,我還比他快不少。
可是等一起工作一段時間後,我開始對他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因為我發現,他思維的角度跟我有很大的不一樣!

就比如說我們設計一個系統吧,系統會有很多模組。
我會嚴格遵照領導佈置我的任務,領導要我研發哪個模組,我就按部就班地推行下去,把這個模組搞定。
可是他卻不一樣,他會從系統的角度去構思,比如這個系統為什麼要加這些模組,這個已有的模組有啥意義,哪個模組又可以最佳化……
你看,雖然都是開發一個系統,
我關注更多的是微觀的細節部分,而同事關注更多的是宏觀的整體部分。
我關注更多的是如何聽領導的話去執行,而同事關注更多的是如何在已有基礎上創新。
這是我和他思維角度的很大不同。
後來我那個哈佛同事幹了2年就跳槽了,現在已經是一家AI創業公司的技術負責人,前景一片燦爛。
我很佩服那個同事,他的能力很強。
而他的能力並不是強在讀書,我相信單論做題,無論是數學還是程式設計,我都不會弱於他。
他的能力是強在主動學習和思維創新。
03
為什麼我那個哈佛同事在主動學習和思維創新上比我強呢?
現在憨憨上了高中,看了他們學校的教學方式,我終於知道了原因。
美國大學申請不是隻看成績的,美國也有自己的高考,比如SAT,那個成績只是大學參考的一個指標之一。
像哈佛這類名校,他們更看重的是這個孩子有什麼獨特的特質,跟別人有啥不一樣的地方!
因此美國名校特別鼓勵孩子,放大自己的能力!

就拿搞科研來說,我小時候是沒有什麼科研的,我就是學習數理化生這些基礎學科知識,頂多再做幾個課堂實驗,那就是我科研的全部。
但是憨憨這邊不一樣,學校如果發現孩子在科研上有興趣,真的是非常鼓勵孩子在科研路上走下去的,而且會學得很深!
比如憨憨喜歡生物化學方面,因此他的老師就跟他說:
“把生物化學學極致了,找一些專案研究一下,爭取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他給憨憨推薦了一個學術期刊,叫做Journal of Emerging Investigators。
這個期刊最早就是哈佛博士創辦的,匯聚了很多大學教授參與。

它專門面向初中和高中的學生,如果孩子對科研特別感興趣,那麼就可以在這份學術期刊上投稿,發表自己的學術論文。

老師看中了憨憨在學術上的天賦,因此鼓勵他走科研路線,找專案研究,發表學術論文,從而把這個天賦發揮到極致。
04
去年暑假,我帶兒子回國,本來是想帶他出去遊山玩水的。
但沒想到他對旅遊沒興趣,自己一個人跑到位於寧波的國家海洋研究院,跟著一位教授搞生物方面的科研。
他們從事的研究專案是——
“貝類核糖體ITS2序列克隆、分析及分子系統進化關係研究”
說實話,我對兒子研究的東西一竅不通。
只看到他們買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貝類。

然後把這些貝殼敲碎,對裡面DNA進行提取。

接著分析裡面的基因序列。

還要利用基因片段,進行基因重組轉基因,像下面這個就是他們轉基因後的藍白斑生成物。

這個專案,他搞了將近一個月!
05
我以為這個專案體驗一下,研究完就算了,但沒想到回到美國後,憨憨也沒閒著。
他基於之前實驗採集的資料,然後開始分析裡面的資料,並著手寫論文。
這個是他對實驗資料的分析:

這個是他關於基因結構的研究:

前前後後搞了幾個月時間,最後終於寫出了一篇論文,標題是——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2 of Nine Bivalve Species”

併成功投稿了Journal of Emerging Investigators學術期刊。

前段時間收到期刊那邊的郵件,兒子的論文初審已經透過,還需要做一些修改,然後再發表。

看到這樣的成績,我很是為憨憨感到高興,我也希望他的論文最後能順利發表。
我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是在大四,而娃在高中階段就能發表學術論文,這真是他人生路上一個里程碑!
06
這樣的經歷對兒子幫助是巨大的!
以前我都是覺得他還是個孩子,但這次之後,我覺得娃已經成長為一個大人了。
以前我總是想著靠我的能力來幫助他,幫他走得更輕鬆一些。
但沒想到,憨憨現在長大了,他研究的東西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就像他研究的DNA,寫的論文,我完全一竅不通,沒法給他提供任何的幫助。
不過最讓我欣慰的是,他不依賴於父母的幫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因此娃能一個人跑到陌生的地方去搞研究,一個人去把研究成果彙總成學術論文,並投稿學術期刊。
這種主動學習和創新能力是我欠缺的,但我在兒子身上看到了!
更讚的是,透過這次經歷,兒子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興趣方向,知道未來的專業選擇和努力方向,這對他人生觀、世界觀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幫助。

07
之前我在朋友圈分享憨憨的學術成果時,很多朋友都問我能不能讓自己孩子也來參與這種學術研究?
我去年送妹妹去寧波的國家海洋研究院,參加那裡的海洋夏令營。

她們會近距離觀察各種海洋生物,並且親手做實驗,研究海洋裡的微生物。

跟哥哥一樣,那次的經歷也讓妹妹收穫好多。
我這幾天跟國家海洋研究院一直在溝通,他們最近正好有一個研究專案,叫做“超級大黃魚的DNA改造工程”。
因為野生大黃魚現在是極危物種,可是國家海洋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偶然發現了一種抗病性很強的大黃魚,攜帶了一種特殊的DNA片段,導致它們具備很強的抗病性。
因此科學家們希望透過培育來保留這段DNA,以創造更多的“超級大黃魚”並放歸到野外,來讓大黃魚種群更加強大。
於是我就想到,我們可以開設一個研學營,帶著中學生參與到這個研究專案中去。
我們會請憨憨去年的指導老師龔教授,帶著孩子參與這個DNA研究專案,從而體驗人類未來最重要的一項前沿科技——基因工程。
憨憨去年加入了龔教授的研究團隊,從事貝類生物的DNA研究,那個專案非常有意思,用到很多前沿科技以及科學儀器,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憨憨寫的論文能被學術期刊認可的原因。
目前人類對於DNA所知還是甚少,基因科學是人類急需攻克的核心領域之一!
而透過研究不同生物的DNA,可以幫助人類更多地發掘基因的秘密。
在這次研學裡,科學家會帶著孩子們進入國家實驗室,用各種高精尖的儀器去提取DNA。

然後進行PCR基因擴增,也就是複製特定的DNA。

最後用凝膠電泳法檢查DNA。

透過這個過程,感受基因科技的魅力。
或許孩子透過這個活動,發掘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將來也想為人類的生命科學貢獻一份力量!
人類未來有四大科技將改變人類的命運,分別是基因工程、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機和可控核聚變。
而我們這次帶孩子親身體驗基因工程,希望能開啟孩子的眼界,給娃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 我想請憨憨的導師龔教授,來我直播間。
我請他給大家科普一下影響人類未來的生物科技和基因技術,參觀一下國家海洋研究院的重點實驗室,體驗一下各種高精尖的生物儀器。並且也會介紹這次生物科技研學的安排。
👉 歡迎來聽!
✅ 對這種生物科技研學感興趣的話,歡迎掃碼新增小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