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友誼,全靠“搭子”


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讀者:任真
戴爾·卡耐基曾說:“打動人心的最高明的方法,是跟他談論他最珍貴的事物。” 中年人最珍貴的事務有不少,身體健康、夫妻關係、子女教育、職場發展。
最關心的、最容易引發討論的是這種情況,珍貴的事物處於麻煩之中。例如體檢亮紅燈、夫妻吵架、子女教育耗氣血、職業發展無貴人。和朋友一起聊的都是這些,一頓飯吃了多久,主要要看這頓飯聊了多久。大家多半會帶著脫口秀的功底,將工作的不如意、生活中的不稱心,把平時領導用來浸泡自己的雞湯一一擺上,然後評頭論足、吐槽陰陽,在朋友們的哈哈大笑和捧哏中舒緩了精神。

《好東西》劇照

這樣的場合當然欣喜萬分。但是身處大城市繁忙生活之中,身處上有老下有小的關鍵人生環節,中年人在這樣暢聊兩到三個小時候就要紛紛告別。“我下午還要去單位加個班。沖沖月底業績。”“我家小孩鋼琴課稍晚就結束了,我要去接她了。”“房子在裝修,我一會兒得回去看看工期。”
想獲得一個完完整整的聚會並不容易。不是這個帶孩子出去遊學,就是那個專項工作取消雙休,要不就是這個家裡安排了走親戚。朋友能湊到一起,那是好幾個月修來的福分。
但是中年人對朋友的需求既是模糊的,可有可無的,卻又是清晰的、急切需要的。例如,當“運動是對抗油膩生活的正道”的觀念在中年人中盛行時,除了做八段錦、游泳、跑步等等,打羽毛球這種易上手、低門檻、還能治療頸椎的運動被送上熱門。這時,我們急需朋友。

《向你奔去的速度493km》劇照

作為中年人,我們不做選擇,我們都要。運動需要有人陪著,尤其是羽毛球這樣的配合類運動。中年人的運動,需要穿上鞋就能走,沒有任何障礙讓我們有機會猶豫和勸退自己;需要及時的正向反饋,不論是日復一日的體重減輕還是一次又一次的朋友鼓勵;需要有趣好玩,加上督促提醒,最好形成行為習慣和心理依賴,不練就難受那種。內生動力和外部環境都要對了,作為一個在生活和工作雙重夾擊下的中年牛馬,才可能堅持地下去。
在現在這種快節奏的環境下,大家已經無力在“你等我”“我等你”的等待中去做事,而是更傾向於輕盈、無壓力、低成本,來撫慰自己。
首先要討論的原因是,“每個人的時間都難以遷就”。這不是主觀上的“自我主義”,而是客觀上,當自己的時間被工作、加班、孩子、家務、應酬性社交擠佔完之後,僅剩的時間再沒有遷就和等待別人的縫隙了。對於這種需要一週兩到三次的運動,時間隨機、且存在變動機率,同時距離你家近就距離我家遠的運動,硬要約會只會讓友誼不堪重負。偶然機會,我被推薦進入了社群附近的群。群主經常群內發訊息,週二、週五固定約羽毛球場地兩個小時,咱們自主報名參加。包場費用180元1個小時1個場地,雙人混打。
《全力扣殺》劇照
這麼算來,6人平分只要30元每人每小時。也就是一晚上花60塊錢,就能暢玩2小時。在消費降級、社交降級的情況下,這既是種集體的暢玩,也是種個人的狂歡。羽毛球館抬腳就能到,價錢也被整理到划算的離譜。要說我還有點顧慮,是我好久沒打,也算不上打的好的。一到場,我有些靦腆地和配合的男生說,我不太會打。事實證明,這種忐忑不安和不好意思,在這種場合下幾乎沒有醞釀起來的機會。我們即刻上場。他邊準備發球,邊半真半假地笑著,“我也不怎麼會打。”分工配合僅僅就是10秒鐘。“你負責前場,我負責後場。發球時你在側面,發完立刻回到中間。這樣前場的球你就能接地過來了。”於是,我就混入陌生人中玩了起來,距離感早已經忘了,只有接球、發球和撿球。接住、接不住,沒有誰有什麼讓你不安的大表情和大反應。
在雙打的過程中,大家有頻繁的互動。通常情況下,我以為這需要很大的默契,然而發現在這個場合,默契要有,但是如果只是這樣的“家常範圍”,不是比賽場,無需做那麼多準備,考慮那麼多因素,默契這種東西現場邊打邊培養就夠了。只需要考慮,你自己累不累,想不想繼續玩。
在這兒,沒有人聊起工作、老闆,家住哪兒,有沒有談朋友。收入多少,是不是本地人。大家在場外休息的時候,僅僅說起來,“你看起來不經常打羽毛球。”“不過你有這個接球的意識,只是腳步有點慢。”大家聊上幾句,場上的一組又打完了,又到了上場的時候。那個飛來飛去的小小羽毛球,和剛剛見過30分鐘、在場下休整朋友的喝彩聲,讓我越發矯健起來,感受到久違的身體熱絡和鬆懈。

《三十九》劇照

大家多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但又不是大街上那種人與人之間的陌生和距離感,而是無形中地形成了一種關係,這種關係類似於友誼,是鼓勵、肯定、包容和友善。日常下班累地要命,但是如果是直奔羽毛球場,即使打著哈欠進入球場,一會就會精神煥發地走出來。能休息休閒的不是躺在床上玩手機,還可以是換個環境、拉伸下身體、找到一起玩的朋友。
有了這次拼場的經歷,我對心心念念很久了的密室也動起了心思。一般密室都需要2–6人,需要配合完成或者有支線任務。這個人數,在中年人中也著實難以湊齊。一次午休時間,我“拼場”參加了單位附近的一家密室的尋寶主題。參與人是我和兩個陌生的大人、兩個陌生的孩子。和陌生人在一起的不適和彆扭沒有持續很久,在第一個房間找線索、闖關的過程中,大家迅速熟絡起來,並在“密室語境下”臨時團隊中誰能勝任Leader、如何配合、怎麼高效溝通作出了判斷。共同攻克某種難關,這種難關不是現實中存在的,那種反反覆覆無法跳脫出來的人際關係,不是那種工作中司空見慣的套路化的WORD、EXCEL,而是一起在一種新奇的環境中,體會思考、觀察和找到機關的樂趣。在這個環境下有共同的話語體系,有共同的任務和目標,大家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最終透過一點點略帶著艱難的思考,找到一個個謎底。沒有手機可以玩,沒有椅子可以癱著,但是在這種從事共同愛好的過程中,一小時很快過去了。在這兒,得到了更加純淨、敏銳的感受力和思維力。
中年人的友誼,在帶娃這個場景下也極為需要。娃這種生物缺了夥伴就無法生存,鬧騰難安,但是一旦變成群居生物,就變得容易看管起來。誰能和我一起帶娃,誰也許就是我最渴盼的友誼物件。在上學期間、上班期間形成的朋友,確實也難次次約上,理由同上。這類親密關係,無法讓我在我和娃都方便的時間段裡,或者朋友和她娃都方便的時間段裡,我們彼此擁有。在遊學團“拼場”,同理解決了我們友誼與陪伴的疑難問題。

《玫瑰的故事》劇照

那次是晚間到公園捉螢火蟲遊學。我帶著娃到了現場,大大小小各個年齡段的小孩陸續都到了。娃很快透過三言兩語找到了自己可以牽著手玩的同齡人。我和娃的夥伴的媽媽,自然被拼到了一起。兩個娃在前面聽著老師關於昆蟲的各種講解,我和媽媽也跟著,邊照看著娃邊聽上一兩句,在這種環境下形成了較其他人更為緊密的關係。在整個遊學過程中,並未發生什麼了不得的大困難,只是在這個炎熱的夏季,這個媽媽看著滿頭大汗的我,在大家都無裝備的情況下,主動拿出包裡剩下的紙盒給我折了一把扇子。我拿出花露水,在給自己娃噴腳腕的同時,給另一個娃也噴了噴。總共沒說幾句話,只是零零星星聊了兩娃的一些趣事,直至散場。在帶娃的路上,兩個媽媽並肩度過了還算愉快的夜晚,娃有伴,媽媽們也有。正如蒙田所說:“沉默較之言不由衷的話更有益於社交。”中年人懂得何時該說,何時該靜,他們的社交不再是喧囂的狂歡,而是安靜的陪伴。
友誼的產生,不固定在某個場景。有的是瞭解、熟悉你的人生、你的本性、你的經歷,可以為你的人生困惑、人際關係難題提供定製版的安慰方案。有的是在你想要放鬆沒有負擔,可以把握的自由時間段裡也恰恰有空,能夠陪你一起盡情運動、玩耍。有的是和你雖一面之緣但一樣身份的另世你,在你需要都未張嘴提出的時候就給了你幫助。這些關鍵詞都指向友誼的特性。

《加油媽媽》劇照

羅蘭說:“要把同道的人當作朋友,而不必把同利的人當作朋友。”中年人更傾向於與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是基於對生活的共同理解和對未來的相似追求。這種理解和追求可以是某個方面的或者某個時間段的,不必全面鋪開、面面俱到地進行苛求。當大家理解了“階段性友誼”,對“朋友一生一起走”祛魅後,發現友誼並非如同想象中,地久天長是唯一標誌。
“即時”社交,拼場友誼,這種友誼不見得“見了這一次,還能見下一次。”但在這個可能性和選擇性都爆炸的時代,某個時段的緊密關係也是好的關係。在被安慰、陪伴、給予友善、分享快樂過後多了些許能量,能夠繼續一個人往前走、努力卷,這就夠了。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雅婷
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 
徵稿要求
本刊對投稿的真實性有嚴格要求,個人故事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真實可靠,保證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對於文章內容,作者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圖片、影片均可),且願意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文筆流暢,以第一人稱敘事,字數不低於5000字。
徵稿長期有效,投稿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將投稿與【作者投稿原創承諾書】一同上傳至附件,並在郵件主題標註【標題+字數】
詳細徵稿要求請點選👉【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長期徵稿
稿件示例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