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惡魔披上了人皮。最近江西的一件事情衝上熱搜,令人細思極恐。

11月2日,江西樂平。
7歲的女孩小莉(化名),如往常一樣下樓到小區裡玩耍,父母也沒有多想。
孩子都上二年級了,玩的地方也就在樓下,本以為沒什麼危險。然而,恰恰就是離家最近的地方,發生了最危險的事情。
事發時,小莉玩完正準備坐電梯上樓回家。一進電梯門沒多久,一個高大的男孩也跟著她進來,並站到了她的身後。
天真的小莉,並沒有多想,全然不知男孩在她背後已經伸出了罪惡之手。他先是伸手試圖去觸碰小莉的後背。

或許是在糾結怎麼下手,他並沒有馬上採取行動。隨後,趁著電梯門開啟的功夫,他突然上去抱住了小莉,熟練地捂住了小莉的口鼻,然後迅速關上了電梯門。

動作一氣呵成,快到小莉根本來不及反應。接著,男孩低下頭來,像是做出了猥褻的動作。

被嚇壞了的小莉只能無助地扒拉著男孩的手,不斷地蹬著雙腿試圖擺脫他的控制。
可這點反抗,在巨大的體型差面前絲毫不起作用。眼看著小莉的反抗越來越激烈,男孩下手也越來越狠。
他用一隻手捂住了小莉的嘴巴,另一隻手直接掐住了她的脖子。

直到小莉再也無法呼吸,被勒到窒息,瞬間昏死過去。等到她失去了反抗能力,男孩這才抱起她走出電梯。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簡直不敢深想。
而不幸中的萬幸,男孩抱著小莉走出單元門的時候,碰到了路人。此時小莉也稍微恢復了點意識開始求救和哭鬧。
出於恐懼和路人的關注,男孩嚇得把小莉放下就跑路了。然而他的惡行已經被電梯裡的監控拍得清清楚楚。
小莉的父母立馬報了警。透過監控,警方很快找到了施暴的男孩。

讓人震驚的是,這個下手如此狠毒,動作如此嫻熟,心思如此縝密的罪犯,竟然還只是一個14歲的少年。
對於自己猥褻小莉的行為,男孩供認不諱。

據悉,他也是這個小區的住戶,但並不是小莉的熟人。
也就是說,作案之前,他很有可能已經在小區裡觀察了很久,看準小莉年紀小又落了單,才敢下手。
進電梯之前,他甚至還有意識地看了一眼攝像頭。明知自己是在犯罪,但仍抵不過內心的衝動。明知自己會被拍下,仍控制不住心裡那頭慾望的猛獸。
然而,因為是未成年,男孩只是被行政拘留,出來後又有可能繼續禍害無辜。
他才14歲,就成了公眾場合明目張膽的猥褻犯,真是越想越覺得膽寒。這背後,絕不僅是單純的作惡這麼簡單。
試想一下,要是他的惡行沒有被路人發現,會發生什麼?一個女孩的一生可能都要被他毀了。
他並不僅僅是壞,其中還夾雜著惡以及令人細思極恐的暴戾。但更讓人憤怒的還在後面。
當小莉的父母找到了男孩家長的時候,對於孩子的惡行,對方既沒有道歉,更不用說什麼賠償,甚至還表示,自己管不了,他們隨便告。態度囂張至極,怪不得能養出這樣的惡魔,敢情是“珠玉在前”了。
看似作惡的只是這個14歲的孩子,但實際上縱容他的父母,難道不也是幫兇嗎?
很多惡童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他們背後,大多站著一個比他們更惡的父母。
“我未成年,法律不敢拿我怎麼樣”
令老育震驚的是惡魔兒童作惡事件竟不是個例。
2013年發生了一個震驚全國的十歲女童李某電梯摔嬰事件。
十歲女孩李某趁原原奶奶把嬰兒車推出電梯,迅速抱起還沒來得及離開電梯的原原並關閉電梯門。
監控顯示李某先是毆打原原,再將原原重重地摔在地上,在狹小的電梯間內反覆來回踢原原,電梯到達25樓(李某家所在的樓層),李某將原原提起、像丟豬狗一樣丟在電梯外。

據李某坦白,她將原原帶回家後又在家裡的沙發上對原原進行了毆打,最後將原原帶到陽臺欄杆邊逗原原玩,導致原原從25樓墜落。

李某事後來到原原墜落的灌木叢中,將原原拖到七八米外的小道,便鎮定地回到家。
面對原原奶奶的詢問時謊稱“被一個男孩帶走了”,隨後立即改口稱“被一個女孩帶走了”,並主動提出“奶奶,你彆著急,我跟你一塊兒去找。”甚至多次拍著原原奶奶的肩膀安慰她。
真相水落石出,李某的家人狡辯李某因遭受過車禍才變得“不正常”,矢口否認李某所作所為是故意的,不久後全家搬離重慶。
10歲的李某沒有達到我國法律規定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因此對於李某某不予刑事立案偵查,只能走民事訴訟程式。
除了上面提及的事件,更可怕的是某些年齡稍長的惡魔兒童,把年齡當做犯罪的保護傘。

2004年,四位少年為了網費綁架16歲少女,對其索要150萬贖金,並殘忍殺害人質。
在動手前,四位少年首先確認四人皆未滿18週歲,揚言“我們怎麼整都不可能給我們判死刑的,整大點也沒事。”
和他們料想的一樣,四人皆僅判處有期徒刑。
在法庭上,逃過死刑的四位少年相視一笑。
這不禁讓人想到“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對此,許多網友提出“這些孩子就是天生的壞種”。

那麼這些兒童真的都是天生惡人嗎?或是家庭教育造成的?
有些孩子就是天生惡魔兒童
其實網友說的話不無道理,有些孩子就是天生的惡魔,他們惡的種子從出生就已種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及反社會人格(即天生犯罪人)這一概念。
反社會人格是一種疾病,是一種人格障礙,目前無法使用任何醫療手段解決,只能“帶病延年”。

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有什麼特點?
-
反社會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天生的,即天生犯罪人。
-
家庭成員精神狀態、行為舉止正常。
-
早年頑劣,在6-10歲之間就會顯現問題。
-
缺乏自然情感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喂不熟”。
-
道德白痴,缺乏道德感,無法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
智力較高,心思縝密。
-
具有高度的攻擊性,犯罪衝動且囂張。
-
從不內疚。
孩子出現上述的某些特點,該怎麼辦?
-
要進行專業的鑑定。確認孩子是反社會人格後再進行干預,既不要耽誤治療也不要隨意給孩子打上反社會人格的標籤。
-
對反社會人格有正確的認識。反社會人格≠犯罪,但反社會人格是一種疾病,是人格障礙。
-
靠近孩子,讓孩子無法做壞事。反社會人格是精神上的高位截癱,需要父母時刻盯住孩子,陪孩子渡過危險期。

李玫瑾談如何引導反社會人格兒童
老育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反社會人格不等於犯罪。
如果確證孩子具有反社會人格,作為家長不能把孩子當做“怪物”看待,要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及時制止孩子的一切不良行為,防微杜漸、正確引導和教育。
有些孩子是後天養成的惡魔兒童
除了天生的惡魔兒童,還有後天養成的惡魔兒童,這類兒童往往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結果。
有些家長缺乏對孩子的管教,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在孩子犯錯時無動於衷,一步步將孩子推向犯罪的深淵。
就像老育上面提及的兩個惡魔兒童傷人事件一樣。
8歲男童陳某曦格乖戾,曾多次撒謊、偷盜,在學校惹事、和同學起衝突,但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教育,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縱容。甚至在此次事件發生後,陳某曦父母沒有主動承擔責任,對受傷的小宇一家避之不及。
10歲女童李某也被曝光,平日以碾碎蝸牛、摔打小狗為樂,甚至說過“想用包把小孩裝起來,從高處扔下去。”李某的母親性格暴躁,經常採用武力教育,而李某父母又極少管教孩子,爺爺奶奶溺愛孩子,縱容李某毆打玩伴、攻擊老人,久而久之李某更加暴戾。

無論是陳某曦還是李某,他們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沒有進行教育,直至釀成悲劇也逃避責任、一味地縱容和偏袒,這樣的家長只會製造更多的惡魔兒童。
那麼,家長該如何預防孩子養成極端性格?
-
不要缺失孩子的家庭教育。
-
以身作則,不以暴力解決問題。
-
避免過度溺愛。
-
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
為孩子營造正確的三觀,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
當孩子犯錯時,要及時糾正錯誤,教會孩子主動承擔責任。
“性善論”和“性惡論”看似背道而馳,卻是殊途同歸,都強調後天教化的重要性。
因此,無論是天生具有反社會人格疾病還是後天養成的極端性格,家長都應該對孩子進行心理撫慰,在孩子犯錯時及時教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莫讓孩子心中開出惡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