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怎麼把來之不易的旅遊時光玩出最佳體驗,是許多國人每年都要思考的難題。
這個五一,武功山上又是“三步一個小吊帶,五步一個瑜伽褲”,泰山上的廁所又擠滿了夜宿的遊客,沙漠裡騎駱駝的人數堪比古時攻打匈奴的大軍……

這種情況下,普通人要想玩得爽,必須想三件事:避開人流、價效比、新鮮感。
平替旅遊,因而火遍全網。
不想去三亞人擠人,可以去萬寧、北海等地,花更少的錢,體驗一樣的海闊天空。

不想去雲岡石窟“排隊2小時拍照2分鐘”,可以去同樣位於山西的龍山石窟,那裡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元代純道教石窟群。
不過平替旅遊也不全是高性價比的代名詞。
不久前,國內有些“富士山平替”景點火上熱搜,有推薦文案強調:這裡集合草地、湖泊、火山、白馬、木屋。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富士山平替”只是噴了漆、鋪了綠草地的大土堆,連上面的“雪頂”都是刷的白色油漆。許多人一去一個不吱聲。

不論好壞,平替旅遊總能震驚人們一遍又一遍。
問題是,怎麼儘量讓平替旅遊成為驚喜而不是驚嚇?

“全球有22個‘冰島’,21個在中國”
有人曾調侃道:全球有22個“冰島”,21個在中國。
另外據網易數讀統計,全國至少有63個城市擁有“小聖托里尼”,62個城市擁有“小京都”,61個城市擁有“小鎌倉”,以及59個城市擁有“小奈良”。

從“XX平替”或“小XX”的稱呼不難看出,平替旅遊承載了人們對詩和遠方的嚮往。這也是平替旅遊的第一大特徵:以近替遠。
最初,“平替目的地”概念的誕生,就是為了在國內尋找國外知名目的地同款風景。比如在過去,新疆的喀納斯是瑞士平替,青海的東臺吉乃爾湖是馬爾地夫平替,陝西的甘泉雨岔大峽谷是美國羚羊谷平替……
社交平臺上,此前也充滿著平替旅遊的各種推薦:“不是夏威夷去不起,而是日照更有價效比。”“山東長島,更適合中國寶寶的邁阿密海灘。”“XX人自己的聖托里尼。”

網友好評加上旅遊體驗升級的趨勢,平替旅遊開始深入人心。
《2023年輕人搜尋關鍵詞報告》中公開顯示,“平替”是夸克平臺上的年度搜索關鍵詞之一。
到了2024年,更是勢頭不減。馬蜂窩旅遊網釋出的《年輕人平替旅遊報告》顯示,2024年年初至10月,平臺上的平替旅遊相關內容量增長134%,超200萬用戶分享和交流了自己的平替旅遊經驗,90後和00後佔比近60%。
年輕人遊玩,除了好玩的因素,也有低成本追逐潮流的動機。
因此催生了平替旅遊的第二大特徵:以冷門替頂流。
去年,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帶火了新疆阿勒泰。這個曾經的“東方小瑞士”,就此從平替其他地方變成了被其他地方平替。

一時間,“小阿勒泰”和“阿勒泰分泰”在全國遍地開花。小紅書上,一些熱門的“小阿勒泰”,包括了江蘇啟東紅陽牧場、常州修心谷、梅州市五華縣增塘村、武夷山大紅袍山莊等地。

同樣是頂流,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也享受到了被平替的待遇。
冰雪大世界聲名遠播、人潮洶湧。去年開園第一天,有的人甚至裹上被子,凌晨3點就開始排隊等候,而當天哈爾濱的最低溫度是零下22攝氏度。為了玩上園內的網紅大滑梯,南方遊客在冰天雪地裡排隊站上六七個小時,把北方人看服了。

一些不那麼不扛凍的遊客,只能轉頭搜起了爾濱平替,結果驚喜連連。長春的冰雪新天地,園區規模更大,滑梯更多更長;還有黑龍江的雞西,滑雪場、冰雕、東北洗浴等應有盡有。

“正版”讓你花錢找罪受,“平替”幫你省錢當大爺,不火才怪。
花更少的錢買到不弱於“正版”的體驗,對於精打細算的國人,這件事本身就極具誘惑。

跑偏的平替旅遊,淪為濾鏡大比拼
一部分平替旅遊超出人們預期,也有一部分平替旅遊讓人目瞪狗呆。
一方面,有平替旅遊需求的遊客不太好“伺候”。
馬蜂窩資料顯示,前十名關注“平替旅遊”的使用者客源城市中,無不是一二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位列前三。
這些城市的年輕人大多吃過細糠,之所以關注平替旅遊,主要出於沒錢、沒時間或為了避開人流、追求體驗的權宜之計。但出遊計劃可以調整,品味卻沒法說降就降。一旦平替目的地名不副實,他們罵得比誰都兇。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許多地方硬蹭平替流量。
過去有過建造微縮景觀的熱潮,讓你在一個景點裡看遍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蹟,比如深圳世界之窗、北京世界公園等。但這樣的平替,普遍建造不精、缺乏內涵,隨著人們真的見過了廣闊天地,吸引力直線下降。

2021年,相關部門還印發通知,明確要求堅決剎住濫建山寨文物之風。
但蹭平替流量這樣一本萬利的行為,是很難剎住的。
據報道,在社交平臺上,恩施屏山峽谷攻略加上“仙本那”的稱號後,平均每篇能比正常敘述的帖子多近1500個的互動量。
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小阿勒泰”“阿勒泰分泰”的標籤出現在了全國各地的郊區周邊遊攻略裡,擴張速度堪比蜜雪冰城。
以北京為例,“阿勒泰平替”多到讓人挑花了眼。曾經被叫做“京郊小瑞士”的張家口崇禮,去年夏天化身“京郊阿勒泰”。承德的壩上草原,以及從包頭到呼倫貝爾的一系列內蒙古城市,都被“小阿勒泰”附體,連北京的一些公園也能被賦予“五環邊阿勒泰”的名頭。

比起自動變換平替身份的地方,最讓人揪心的是“照騙”式平替。
前幾年,小紅書就曾為了“濾鏡景點”的問題公開道歉,聲稱今後將嘗試推出景區評分榜、踩坑榜等產品,便於使用者獲取更多元的資訊。
但很顯然,“照騙”橫行不是小紅書一個平臺能改善的。美化過去是人性,否則也不會有“毛坯的旅程,精裝的朋友圈”的全網共鳴了。

因此最近兩年,“照騙”結合平替話題更是氾濫。
說好是景色遼闊的大草原,遊客到了跟前只看到了小山坡;公園草地裡有兩頭鹿,就能自稱“小奈良”;坡上有幾幢彩色房子,就能冠以“XX人的五漁村”的稱號。

更打擊人的是,當你發現貨不對板、吐槽被騙時,博主和其擁躉還會反駁:你沒有發現美的眼睛。

平替旅遊的體驗好壞,
只在一念之間
平替旅遊有好有壞,不能一味鼓吹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真正值得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提升平替旅遊的體驗?
對於地方而言,要享受平替旅遊的紅利,前提是先承擔起對應的責任。
首先明確自己有平替的底蘊,切忌胡編亂造。
例如吉林的延吉平替韓國,可謂得天獨厚。這裡距中朝邊境僅10餘千米,在延吉的朝鮮族人數多達30餘萬人,佔了市區人口的57%以上。街上招牌、路標、指示牌都標註了中文和朝鮮語,連公交播報都是雙語。

甚至可以說,延吉的美食、文化、交通的綜合體驗,已經不是平替韓國,而是超越韓國了。
有這樣的底蘊,才可能“一朝平替天下知”。
其次,對於想吃上平替流量的地方,還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平替≠將就。
一些平替旅遊被差評,不一定是因為名不副實,也可能是因為服務不足、管理缺位,比如停車位和廁所寥寥無幾、交通堵塞、物價飛漲……結果平替成了“貴替”。
反之,如果既有平替的底蘊,又有成熟的服務和管理,絕對是大大的加分項。
例如網上不少浙江版“平替旅遊”攻略裡在提到打卡地時,除了美景,也經常會給村裡的環境、食宿、交通點贊。這背後就和浙江這些年的“萬村景區化”工作息息相關,一些村裡連新能源充電樁都安上了。

還有上個月,深圳提出要打造週末節假日暢遊地、“出國旅遊替代”首選地、入境旅遊第一站,也是做足了準備。
一方面深圳坐擁多個爆款平替。大鵬半島桔釣沙被稱為“深圳版馬爾地夫”;蛇口,“小濟州島”;仙湖公園,“深圳版瑞士”;官湖村,深圳版“小鎌倉” ;永珍天地,深圳版“曼哈頓”……

另一方面深圳把服務升級視為重中之重,對標世界級水準。例如,全域支付便利化、AI翻譯裝置覆蓋重點場所、實施“即買即退”政策等。
平替旅遊是淪為一次性買賣還是發展成長久的生意,只在地方的一念之間。
對於遊客,平替旅遊的體驗好壞,有時也是一念之間的事。
出發前可以做好心理建設,告訴自己能接近和超越正版的平替註定是少數,想要看到類似正版的風光,特定角度和濾鏡大機率是不可或缺。既然能大方接受被美顏的自己,不妨也嘗試去欣賞被調教之後的風景。
退一步說,哪怕該平替實在名不副實,再厲害的拍攝技術也救無可救,也儘量找找別的閃光點。
畢竟,來都來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主編 |張一弛
今日好書推薦:
假期不想出門人擠人,除了平替旅遊
也可以在家體驗沉浸式劇本殺
這本硬核、燒腦、內容紮實的新作
真實案件改編9樁神秘兇案
真實案件原型改編,100%心跳細節感
原價51元,今日金錯刀特價39元!
一頓飯錢,解鎖最正經硬核科普書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