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起三亞的中產,春節擠爆小眾城市

中產正在降級一切奢侈品,包、高階餐飲和春節旅遊。今年春節,一些中產直接放棄三亞,不打算再去“冒險”了。畢竟,春節是用來放鬆和團聚的,不是用來戳破腰包的。
文 | 王瀟
編輯 | 張輕鬆
運營 | 泡芙
來源 |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八妹說:
根據公眾號平臺最新的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八妹的文章,記得標星標哦,以前加過的也需要重新新增,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人生總會有遺漏,但是不要忘記 “新增星標”哦!!!
· · ·
中產正在降級一切奢侈品,包、高階餐飲和春節旅遊。今年春節,一些中產直接放棄三亞,不打算再去“冒險”了。畢竟,春節是用來放鬆和團聚的,不是用來戳破腰包的。他們開始尋找溫暖、小眾,且不那麼昂貴的平替。福州、泉州、北海、順德等以往的春節小眾旅遊城市正成為更多人的快樂老家。
1.
找平替/
中產春節旅遊也不想當“大冤種”了,去不起三亞,就開始找平替。有人已經吵了好幾架。
像很多雙職工家庭一樣,除去工作和育兒時間,鄭倩雲和丈夫幾乎只有每天晚上才能抽出幾十分鐘“見面”,說上幾句話。對於他們而言,睡前的這幾十分鐘有時更像是家庭會議,在以往的無數次睡前家庭會議中,他們決定了小孩唸書、買房選址等重大議題。而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決定春節旅遊到底去哪兒。
春節出遊去哪兒,北京直飛三亞——這曾是鄭倩雲心裡板上釘釘的想法。記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鄭倩雲翻開朋友圈,只要有人過年出行,座標似乎都在三亞。翻開社交平臺,演算法首先推薦的旅遊地也是三亞。每次過年,在老家抱著暖爐刷到朋友曬出的陽光沙灘時,都會再次加深鄭倩雲的執念,“一定要去三亞過次年”。
三亞是國內春節出行的“奢侈品”。圖 / 視覺中國
以三亞為首的海南城市似乎成了殷實家庭春節出遊的首選。攜程釋出了《2025春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春節期間,海南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增長了61%,而親子家庭的佔比將增至49%。春節期間的機票和酒店價格都會大幅上漲,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說,過年去三亞,也算是財力的一種象徵,“去三亞的執念多少也有點虛榮心作祟”。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三亞也是最快被排除的選項。十一國慶後,鄭倩雲早早就開始規劃春節假期的行程了,第一個查詢的目的地就是三亞,可查詢機票時,原本淡季只要幾百塊就能拿下的機票竟然漲到了四五千元一個人——足足翻了快十倍。鄭倩雲心裡給春節過年行的總預算是兩萬元,她心裡快速換算:一家三口光是機票來回就得一萬多元。鄭倩雲趕緊退出頁面,“連攻略都不用查了,直接pass”。
過去一年,鄭倩雲的消費觀念越發謹慎,有時哪怕是買箱水果,都得多平臺比價,一定要找到價效比最高的平替產品。按照慣常的邏輯,她開始尋找三亞的平替。
找平替的過程並不容易,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家庭會議上否決了三版方案:先是馬來西亞的仙本那,路程太折騰,換;又想到了泰國,路程同樣複雜,似乎還有點危險,改;目光又落在廣西北海的潿洲島,機票同樣飛漲,“快趕上三亞了”,否決——尋找一度陷入僵局。
鄭倩雲經常會查詢到深夜一兩點,機票和酒店價格是主要的篩選條件,如果單人往返機票超過5000元,酒店每晚超過1000元——根本不會考慮。可選來選去,有時甚至買好了酒店套餐券,愛人總會推翻,她只好再把套餐退掉。幾次操作下來,鄭倩雲“快要崩潰了”。
終於,在12月的一次睡前家庭會議中,鄭倩雲等不了了,衝愛人怒吼一聲,“還能不能定了!”愛人突然想到福州,再一查機票,往返只要3000多塊,於是,在怒吼聲中——定了,去福州。
從疫情前開始,趙瑩幾乎每年都會旅遊過年,12月時,她開始思考今年的旅行地,“三亞壓根沒想過,肯定很貴”。趙瑩思考的平替方案要更多,去年她們一家去了海南文昌,她原想繼續南下去海南陵水縣,可一查,一個兩室一廳的民宿,“一晚都要4000多塊,太貴了”。接著,趙瑩如同報菜名一般,回想整個思考過程:福建泉州、廣東汕尾、廣東順德、廣西崇左、遼寧瀋陽——選項縱跨南北,幾乎都是小城市,但“越想越不知道去哪兒”。
在社交平臺上搜索春節旅遊,聯想詞會自動跳出溫暖、小眾、便宜等關鍵詞。而這也是中產挑選三亞平替的三要素。除了溫暖,首先絕對不能超過預算,其實還希望不要太擁擠,太“旅遊景區”。好不容易過個年,他們不想人擠人。而春節加上路途時間最多七八天假,目的地最好生活便捷且沒有挑戰性,他們也不想花費精力做攻略。
春節旅行,到處都是人擠人。圖 / 視覺中國
張子甯已經從事旅遊行業十幾年了,和暑假、國慶等旺季節假日相比,“春節是最貴的”,就拿三亞旅行團來說,春節期間甚至可能會比平常貴30%到40%。但這些又不是旅行團能控制的,航司會在春節前調高價格,酒店也會漲價,請導遊也會變得更貴,“(旅行社)毛利其實幾乎沒變”。
這幾年,找平替的人似乎變得越來越多。在張子甯的記憶中,原本大多數人會直接選擇三亞,春節最熱門的城市似乎也只有三亞,也大多都以家庭出遊為主,可從疫情後開始,出遊的家庭們的選項似乎變得更多了,“很多都是曾經的小眾旅遊地”。
2.
“小眾”城市不夠用了/
中產尋找平替的過程中,一些新晉“頂流”湧現出來。去年春節,600萬人次湧入福州的新聞引人矚目。短影片平臺上飄來飄去的“遊神”吸引了不少眼球。今年春節,福州成了一些人不約而同的選擇。
福州遊神。圖 / 視覺中國
根據攜程《2025春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福州旅遊預定訂單同比去年春節增長了182%。鄭倩雲定下福州行程後,發現部門裡還有兩個同事也選了去福州過年。其中一位也是一家三口,選福州的理由是,“覺得福州好像沒有那麼有名,但查了一下它的文化,包括可以玩的地方,以及過年的氛圍都是相對比較好的”。
福州成了新的春節旅遊目的地。圖 / 視覺中國
年輕單身同事則計劃和朋友分別從北京、濟南、深圳三地出發,在福州匯合。她們想找個暖和的地方過年,從廈門往北一路找,覺得廈門太“旅遊化”,最終定了福州,“有遊神,還能順便去個海島平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看了些攻略,大家都認為福州比較好吃,有一些特色的食品,比如撈化、糯唧唧的甜食”。
有人專門根據美食尋找過年目的地。李婉瑩是東北人,每年春節,家裡都準備很多美食,“然後在家7天就吃7天剩菜”。旅行過年後,有一個重要好處,不用吃剩飯。2021年,她偶然刷到了《尋味順德》紀錄片,裡面記錄了順德的各種傳統美食:油光鮮亮的手撕雞,咬一口就爆汁,還有現涮的無骨魚肉,滑溜溜,“一入口就化了”。自此,順德幾乎成了李婉瑩的第二個老家,今年,她早早訂好了到順德的行程——這是她第四次到順德過年。
順德美食牛雜。圖 / 視覺中國
對她來說,去順德過年一點壓力都沒有,城市不大,唯一目的就是吃和逛,值得逛的地方,來的次數多了也比較熟悉了。最主要是吃的東西“踩雷機率很低”,“即便不做攻略,看哪家人多,進去吃就好了”。相比之下,去年春節,帶著父母去了土耳其,李婉瑩就特別累,4個人花了七八萬元,“總覺得要好好做攻略好好玩才能值回這個價”。
在旅遊方面,中產和在其他消費領域一樣,該省省,該花花,追求價效比和體驗。
對於旅行體驗,趙瑩的核心需求是希望不要太擁擠。去年她在雲南錯峰旅遊,體驗不錯。年前到了西雙版納,大年初一發現星光夜市廣場“擠到沒法動了”,於是緊急撤走,到了普洱,享受清靜。大年初四在昆明遊玩,人也不是特別多。不願意人擠人也是她不考慮三亞的原因之一,“很怕住酒店人很多,吃個早餐都得人擠人那種”。
但隨著被越來越多人“發現”,小眾旅行目的地也逐漸變得擁擠,甚至昂貴,不夠用了。
張子甯介紹,廣西北海的潿洲島就因為船票很難搶,導致旅遊的價錢很難打下來,算下來,“和去趟三亞差不了多少”。
在福建泉州做導遊的阿成也發現,從2022年底開始,“人好像一下就變多了”。
2021年時,泉州市的古蹟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遺成功,緊接著,簪花又開始流行。阿成開始轉行做起泉州導遊,給遊客設計路線,還提供拍照等服務。
原本,到泉州旅遊的人很少,可2022年以後,人變得越來越多,尤其是春節期間,人簡直爆滿。甚至古城區很多地方都要封路,景點也堵得厲害,想找個停車位得繞上好幾圈,“以前根本不會出現這些情況”。不止路上變擠了,吃飯也要排隊,過年期間,本地人和遊客都會下館子,很多老字號餐廳都擠滿了人,“排隊至少幾百號起排”。
阿成無疑踩中了這波旅遊風口,他的客戶流量翻了一倍多,客戶如果想到泉州過年,至少要提前一個月預約,“否則,根本排不上”。
3.
美食取代美景/
選擇旅遊過年,有一次就會有很多次。而對過年旅行的追求,中產最大的需求是輕鬆悅己。
以前,搶票回家曾是一件讓鄭倩雲“打怵”的事情。鄭倩雲每次過年回家要麼晃悠十六七個小時,坐綠皮火車,要麼坐高鐵再轉火車,“也要八九個小時”。不止如此,南方沒有暖氣,即便抱著電暖爐,依然覺得冷。
而且搶回程票也是一場賭博。有一次,鄭倩雲從放票起就開始搶票,可直到出發前一天,才搶到一張從始發地出發的全程票,還得早早出發到附近城市坐車。直到凌晨時,鄭倩雲還在刷機票,突然,臨時放出一張機票,鄭倩雲騰地從床上彈起,“搶到了!”十幾年下來,一想到過年回老家,就是一場考驗。
過年回家是一場考驗。圖 / 視覺中國
鄭倩雲幾乎沒有旅行過年過,今年算是第一次。想到旅行過年,不用再擔心有去無回。
宋瑩在外過年好幾次了。從泰國清邁、新加坡到國內的雲南西雙版納、海南文昌,今年是第五年,她選了去福州。
原本的旅行計劃應該是越走越遠,“比如紐西蘭、澳大利亞、夏威夷”,但是“現在是壓根不去想這個事情了,因為會覺得太貴了”。
作為國內冬季度假的標杆,三亞逐漸淡出中產的過年選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價效比。甚至連旅行社也開始替客戶考慮起價效比。這兩年,每當有客戶詢問春節出行的旅遊團時,張子甯都會勸客戶考慮一下國外,她也做國外出行團,今年去日本過年,便宜的團不到一萬元就能拿下,“去三亞的錢都夠出趟國了,(三亞的)景又單一”。
對於鄭倩雲來說,三亞還是值得去的,她打算在物價平常的日子再去,春節去戰戰兢兢,無疑和“輕鬆躺平”的預期背道而馳。而且去年春節期間,大量遊客因運力不足或機票昂貴被困海南島的新聞也讓她PTSD,這不又回到了以前回老家無法返程的焦灼了嗎?
從某種程度上說,越來越精打細算的人們也在倒逼各行各業壓縮水分,提升價效比,旅遊業亦是。春節上跳的價格讓三亞過年變得越來越奢侈,彷彿是旅遊界的奢侈品。而奢侈品,正是過去一年消費降級浪潮中,最先被中產捨棄的。
在社交平臺中,有人吐槽三亞的旅遊花銷,“價格越來越虛高,可旅遊體驗卻沒有提升”“逢年過節抬價宰客的體驗實在太差了,不是三亞去不起,祖國大地還有很多地方更具價效比”。
除了去海南的人變少了,抵達的人花錢也更謹慎了。這兩年,曾經備受中產追捧的海南免稅購物也正在快速降溫。海口海關釋出的資料顯示,去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309億元,同比下降了近3成,購物人數568萬人次,同比下降了16%。
而今年春節,根據《鳳凰網財經》報道,與入境人數上漲形成對照的是,多位一線民宿酒店從業者透露,相比往年,客房價格在下調,生意卻沒有更好做,忙活一整年,也僅僅只能勉強保本,有的甚至還要虧損,一些寄希望投資民宿賺錢的投資人也賠了不少錢。
評論區有人點評:“價格原本就虛高,迴歸正常(才)是自然。”
為休閒時間付出極大代價,包括昂貴的成本和擁擠的體驗,中產苦之已久,如今隨著賺錢變得更難,他們對休閒娛樂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更樸實、折中,融於生活本身。
比起對面朝大海的憧憬,還是腳踏實地更安心。比起揚帆遠航的奇觀,吃頓地道美食也是一種享受。
比起揚帆遠航的奇觀,吃頓地道美食也是一種享受。圖 / 視覺中國
追求價效比的思維模式也會滲透到旅遊的方方面面。平替城市並不是終點,平替可能還會延伸到機票、酒店等各項開銷上。鄭倩雲旅遊時很在意住宿條件,在福州,有一家她很喜歡的酒店,平時只要七八百塊,春節期間漲到了1700塊一晚——瞬間又有些沒有價效比了。
最終,在訂了平替城市後,鄭倩雲又訂了平替酒店。
(除張子甯,講述者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價格降了一半,還是沒人訂”,三亞民宿涼了?》 鳳凰網財經
2.《海南免稅購物快速降溫,中產不願意去海南買買買了?》三聯生活週刊
本文轉載自【每日人物
關注檢視更多文章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亮“星標”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hezuo

極揚文化,是一家新媒體、新消費為主業的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程式碼:873375),旗下金八媒體矩陣包括金融八卦女、新10億商業參考等,超過1100萬用戶選擇關注我們的新媒體。

由於微信改版,公眾號文章不再按時間順序推送文章,而是根據權重推送。 


如果您還希望經常看到我們的文章,記得點在看和給八妹新增一個“星標”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