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ccy
轉載:國際科學
正文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運動常常被忽視。
我們總抱怨自己忙於工作、學習和生活,因此沒有時間去鍛鍊。
最近,一項來自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研究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定期鍛鍊不僅能改善健康狀況,更能顯著延長我們的生命。
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公佈的研究結果,40歲以上的人群,如果能夠增加每天的運動量,就有可能將壽命延長整整11年!

這項研究基於2003-2006年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的資料,涉及40歲以上人群的體力活動情況,結合了2017年美國的死亡率資料和2019年的人口普查資料。
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預測模型,分析了不同運動水平與預期壽命之間的關係。
參與者被分為四組(Q1-Q4),從最不活躍到最活躍。
運動量的定義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通勤、家務、休閒娛樂以及專門的運動訓練。
結果表明,2017年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8.6歲,而運動量的不同將直接影響這一數字。

研究發現,對於最不活躍的人群(Q1),如果繼續保持最低的運動量,預期壽命將減少5.8年。
而當活動量增加到中等水平(Q2)時,預期壽命將增加0.6年;
若增加到較高水平(Q3),壽命可增加3.5年;
而如果所有人都能達到最活躍的水平(Q4),預期壽命將增加5.3年。

更令人振奮的是,想要從最不活躍的Q1人群躍升至最活躍的Q4人群,所需的日常運動量僅為每天額外步行111分鐘。
根據研究,增加這一運動量,平均可使預期壽命延長10.9年。
換句話說,若能每天步行一小時,便能延長約169分鐘的生命。

研究還提供了一些具體資料,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運動對壽命的影響:
1.從Q1到Q2:需要每天額外步行28.5分鐘,能將平均壽命增加約6.3小時。
2.從Q2到Q3:每日增加27.8分鐘的步行可延長近3小時的壽命。
3.從Q3到Q4:需要55分鐘的步行,步行一小時則可延長不到一小時的壽命。
4.從Q2到Q4:需要82.8分鐘的步行,平均每步行一小時可延長4.6小時的壽命。

這些資料讓我們看到,運動帶來的健康益處遠超以往的想象。即使是小幅度的增加,也能帶來顯著的效果。
除了延長壽命,規律的體育鍛煉還能帶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好處。
例如,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情、減輕焦慮、增強自信心,同時也能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降低慢性病風險等。

體育活動的積極影響不僅體現在身體的健康上,對心理狀態也有顯著提升。
運動時,身體會釋放內啡肽,這種被稱為“快樂激素”的物質能夠讓我們感到愉悅,從而減輕壓力。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強調了體育鍛煉在健康和長壽中的關鍵作用。
無論是選擇步行、游泳、還是健身,重要的是邁出第一步,行動起來。
參考文獻:
DOI: 10.1136/bjsports-2024-108125
美本早申資料大揭秘

翠鹿升學榜2025早申資料報告如何領取?
點選下方名片
關注“視角學社”公眾號,
後臺對話方塊傳送“資料報告”(不是評論區哦~)
獲得完整版報告領取方式!
更多精彩
相關閱讀:
華爾街日報:有更好的步行鍛鍊方法
研究證實:每週步行這個時間,死亡率降低31%、壽命延長6年!
作者:Succy,轉載:國際科學,本文經授權轉載。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