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單側在2021年左右經歷過一次返修,所以這側的水路有做預留,但是山上的水壓並不如城區大平層有加壓系統。日常洗澡是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對壓力有一定要求的噴淋系統來說真的力不從心。為了解決管道過長,末端水壓不足的問題

只能採取分時段、分割槽域來排布管路,減少單管路末端水壓不足的問題。

這裡採用的是供應歐洲德國的產品,做工極為紮實。真的把工程塑膠的屬性用到極致~~好評~

帶雨量感應,一對5號電池能用大概八個月~1年

噴淋頭有多重形式,包括類似“此面向敵”的160度噴淋

旋轉式噴淋, 定點霧化/噴射噴淋。

這裡用得最多的是定點霧化/噴射噴淋。

優點是可以隨意切換模式,缺點是在太陽下有一定壽命衰退,並且噴頭容易被微生物堵塞導致不如原來的噴射/霧化效果。 大約壽命是1~2年。 噴射模式由於流速較大,壽命會相對好一點。但是塑膠在抵擋不過uv引起的分子健斷裂的問題。後期會出現脆化。 假如請園林工人過來剪草的時候需要務必要小心一點。

控制單元可以錄入3組定時資訊。

一般採用早上噴5~10分鐘,夏季中午3分鐘,傍晚5分鐘。冬季把中午的噴淋關掉就好。一般會在備忘錄記錄一下,方便記憶

進階:花花草草檢測儀(已停產,伺服器已停機)雖然噴淋系統可以基本解決淋花的問題,但是無法做到更精確單獨每棵植物的精確控制。對於單棵高價值的蘭花,這裡插了一個花花草草檢測儀作為精確的監控補充。


可以對土壤肥力、光照強度、土壤溼度、空氣溫度進行檢測。目前植物們長勢喜人~


裝置透過低功耗藍牙的形式與家裡的小愛音箱pro進行連線,能接入米家。但是由於這個市場的確太小,伺服器已經倒閉,無法本地資料/雲資料進行跟精細的聯動。只能說是未來的方向,但不是最終解。

寵物餵食系統:Petoneer(米家版,已停產)嚴格來講,我家的三隻貓也是園林系統的一部份(領地守護者!)那些偷吃魚糧的老鼠是靠他們解決問題了。。


所以這種自由狀態的原住民們,還是需要一個固定的食物出生地餵養(綁住)它們。

雖然目前米家依然有在售產品可以滿足這個基本功能,但是Petoneer的餵食器會有一個影片對話功能,能喊貓貓過來,緩解外出旅遊相見貓的相思之苦,所以目前還是在用舊產品來滿足需求。(然後貓主子會高冷不管。。。擦)


安防系統老系統直連110報警,就別動了。。不過適當增設帶移動監測的攝像頭+照明還是挺好的。這裡沒選小米自家,而是選了生態鏈孵化出來的小白智慧Q2產品之前是Q1產品的老使用者,但是Q1的後期無線版本削弱太強,這次Q2帶了雙路攝像頭,不足監控範圍的缺陷,並且也重新接入了NAS系統,我設定了3個月的覆蓋,也方便之後找貓、找車等工作

順帶一提的記憶體卡:記憶體卡必須選用帶endurance(耐用性最佳化)的卡,首選Sandisk的endurance白卡系列。普通記憶體卡極其容易因為是圓晶邊角料,壽命極低而頻繁宕機重啟。穩定是第一要素。

道閘控制智慧化:老式道閘是透過433或類似的頻段進行,透過一個藍牙/wifi接入控制器進行對拼即可把道閘接入智慧化系統。

道閘依託433頻段來控制齒條開合,複製過去就能控制了~

戶外門鈴(自發電版):常住別墅的小夥伴知道,快遞是經常性丟進來但是沒人開門。要是遇到高價值易碎物還是麻煩。這裡配合道閘智慧化之後,能遠端監控快遞員有沒有送到門口,並且留下影片證據。但是門鈴位置不像大平層能接電,所以找了一個自發電的門鈴配合射頻訊號就可以了。


魚池餵食系統:之前用過一段時間刷毛投射形式的餵食系統,在戶外最麻煩的是青蛙會爬進去產卵。導致黏液汙染投放口。卡住不出糧。

這裡改用了旋轉式投送的餵食系統,並且改成了鋰電供電。在每天餵養一次的頻率下。應該工作半年不用充電了。(為了電池健康我還是大約3個月充一次)有效解決了青蛙產卵的問題。糧倉容量能頂半個月左右。懶人福音。

設定好投射距離、投射時間就可以安心睡覺,不用每天餵魚或者怕自己外出忘記餵魚了

魚塘水迴圈系統:魚塘是花園裡最複雜的系統,透過三級沉池的形式來進行微生物培養、魚糞過濾、水質淨化的工作。同時也是全家耗電最高的系統。這種水泵跑起來比起家裡的nas可耗電太多了。(允悲)

你永遠不知道工業級水泵是如此耗電。。。

為了在魚不死/耗電/荷包之間取得平衡,就對原來使用空氣開關控制的線路進行智慧化改造

在米家系統裡面,Aqara的雙路控制模組可以達到所需的功率需求。(純燈控的那種記得要看電流,不一定可以)

雙路系統接線比較複雜,建議自己徹底搞清楚雙路的原理再去接。接反了的話這個模組會直接燒掉。或者找有經驗的智慧家居系統整合商去搞。。。根據我們本地峰谷用電情況,凌晨時分是紫外線殺菌的工作時間。然後水泵工作的時間則儘量避開尖峰用電時間,隔大約3~4小時工作一小時。

保證魚不死的狀態,省電/省錢運作。。。假如遇到春季的話,則全開迴圈系統和紫外線系統。

魚塘清潔系統:(泳池清潔機器人)家裡的錦鯉目前大約半米~80釐米長,目前都挺健康的。

開放式魚池在秋季比較煩的是落葉清潔的問題,雖然水面有迴圈收集系統,但是池底假如堵住底吸泵進水口的話會導致前面的水迴圈系統缺水。泳池清潔機器人其實在美國非常發達,但是國內的智慧廠商並沒有涉足。這個當下也只能採用(偽)美國的產品先頂著。

這臺泳池清潔機器人宣稱有路徑規劃。不過我是沒看到很多感測器。。。姑且它演算法足夠先進。。而不是早期的傻撞掃地機吧魚池已經遠離主建築,並且為了滿足這好幾十噸的建築需求,當初是用了許多鋼筋+混凝土來鋪設地基和池體,導致水下wifi訊號較弱,就沒有進行智慧化接入了(如果有這產品我排除萬難接入!!!)

泳池清潔機器人的工作模式和掃地機器人類似,我們熟悉的掃地機器人是風機+過濾網來收集髒汙。而泳池機器人則是採用前後水泵+過濾棉+過濾網來攔截樹葉、漂浮物等容易造成池底進水口堵塞的物質。

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在後面尾翼用航海繩結綁好,然後啟動丟進去魚池即可。

腦補了《藍寶石之謎》裡面全開馬力沉入海底的動作..

但是清掃力只能說聊勝於無,還是需要一個真正的大佬級產品來滿足這種錦鯉魚池使用者。

結語:

又是中年人水了一期的智慧生活~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