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請使用網站Justicepatch.org檢視完整文章及更多內容,為防失聯,請透過郵件訂閱網站,或關注我們的電報頻道:https://t.me/piyaoba

上週是川普重回白宮的第100天,不少媒體都對這次川普2.0時代的開局進行了一系列盤點和總結,其中包括《大西洋月刊》、《衛報》、CBS News等多家媒體都將目光聚焦到了一份名為“Project 2025”的檔案上(下文簡“2025計劃”)。
這份長達900多頁的檔案是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出資的一份指導性檔案,邀請了上百個保守派機構參與,於2023年編寫完成,本意是為下任共和黨總統(現為川普)提供施政藍圖。
由於檔案中的施政方向過於激進,比如撤銷教育部、削減衛生與科研經費、取消所有DEI專案、停止FBI對虛假資訊行動的調查等,在川普競選過程中,他本人一直保持著與“2025計劃”之間的距離,甚至在他和哈里斯的辯論中,還公開否認說“我沒讀過,也不想讀”。
然而,時至今日,不但多位“2025計劃”的關鍵作者已經成了川普政府的高官,該計劃中的多項政策主張也已經變成了川普的行政令,頒佈執行了。可以說,川普重回白宮後的施政方向,與“2025計劃”密切相關。
那麼,究竟這份藍圖中的多少內容已經成為了現實,又是如何實現的,在未來還有哪些更加具有破壞性的政策可能出臺呢?
“2025計劃”的前世今生
“2025計劃”是傳統基金會系列叢書“Mandate for Leadership”的第九部,也是最新的一部,於2023年4月出版。
傳統基金會是一家成立於1973年的保守派智庫,在1981年1月里根總統上任前出版了該系列的第一部書,試圖為里根提供保守派的政策建議,之後在總統大選期間或上任前,推出新的版本。

前8部“Mandate for Leadership”
2023年出版這部“2025計劃”,其核心目標有兩個,其一是重塑聯邦政府體系,透過裁撤機構、削減預算、賦予總統更大行政權力,弱化專業公務員體系的獨立性,實現行政權力集中化。
其二是推動意識形態轉向,使聯邦政府從自由派掌控的官僚體系,轉變為由保守派掌控的執行機器,全面貫徹右翼的文化、宗教與經濟價值觀。
可以說這份檔案是在右翼意識形態指引下出版的一部關於重建美國政府運作體系的操作手冊,其整體編排也是以各政府部門應當如何變革來進行的。

而且由於2025 計劃的約三分之二作者或編輯都曾在川普的第一屆政府(2017-2021 年)或 2024 年競選活動中任職,他們非常瞭解政府各部門的運作方式,可以從非常具有實操性的角度來提供政策建議。
例如,現在白宮的高階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就在“2025計劃”中撰寫了貿易平衡的章節,他在川普的第一任期中,也曾是白宮的貿易顧問。

紅框部分就是納瓦羅撰寫的貿易平衡章節,源自“2025計劃”目錄
川普已經完成了“2025計劃”施政建議的29%
不同於第一次進入白宮時在用人和施政方面的捉襟見肘,在這樣一群右翼核心成員和他們炮製出的操作手冊的幫助下,川普2.0時期到目前簽署的行政令已經是所有美國總統同期的第一名,甚至已經接近奧巴馬第一任期四年內簽署行政令的總和,可以說這份922頁的“2025計劃”已經為諸多行政令打好了草稿。

過去30年美國總統前100天釋出行政令數量對比,來源:華盛頓郵報
今年2月初,政治類媒體POLITICO的一項對比調查發現,川普的早期行政令與“2025計劃”相比,部分內容不謀而合的情況共有37處,其中包括一些幾乎是逐字逐句地從“2025計劃”中摘錄的文字。
比如下面這組對比,右側是川普行政令中的文字,而左側則出自“2025計劃”的第四章,兩者高度一致。該行政令的目的是讓過去因拒絕注射新冠疫苗被從軍隊中解職的人員,重新加入軍隊,並恢復職務和補償工資。

類似的還有以下這條,右側川普的行政令是要求對拒絕配合聯邦執法部門的“庇護城市”暫停聯邦撥款,而類似的政策建議就出現在“2025計劃”中的第五章。

這只是今年2月初,川普重返白宮不足一個月時的統計。
在這之後,川普的諸多行政令依然與“2025計劃”密不可分。《大西洋月刊》的專欄作者大衛·格拉漢姆(David A. Graham)就發現,“2025計劃”預言了高階將領被撤職(如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C.Q.布朗),稱這些軍官是“奧巴馬時代的將軍軍團”(第88頁),並指控軍官晉升“並非因其作戰能力,而是其他原因”(第104頁)。
再如,撤銷委內瑞拉人臨時保護身份(TPS)、透過削減學生簽證打擊學術界——這些內容也都出現在“2025計劃”中(第145和第141頁)。
據《衛報》報道,非營利機構“影響治理”(Governing for Impact)的政策總監威爾·多布斯·奧爾索普(Will Dobbs-Allsopp)與“進步改革中心”(Center for Progressive Reform)的政策總監詹姆斯·古德溫(James Goodwin)正在追蹤“2025計劃”中針對20個聯邦機構的行政建議。

兩位專家制作的追蹤工具截圖
這兩位專家制作了一份追蹤工具,並對公眾公開,可隨時查閱川普的行政令與“2025計劃”之間的關聯。根據他們的統計,在該計劃列出的532項可透過行政命令實施的建議中,川普已提出、嘗試或完成了153項——約佔29%。
“2025計劃”重要作者成為川普的高官
“2025計劃”的編寫不僅為川普準備好了一籮筐符合右翼意識形態的政策草案,更篩選出了一批致力於踐行這些政治理念的官員。多位參與編寫“2025計劃”的作者,都轉身成為了川普內閣的高官。
第二章的作者拉斯·沃特(Russ Vought)現任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主任;參與第七章情報機構編寫的約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則擔任了中央情報局局長;第二十六章的作者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也重新進入白宮,繼續擔任高階貿易顧問;第二十八章的作者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成為了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的主席。
另外,像現在負責驅逐移民的“邊境沙皇”湯姆·霍曼(Tom Homan)、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S. Atkins)等人的名字也都出現在“2025計劃”的作者名單中。
這些作者都成了川普政府內某一具體職能的負責人,可以直接開始執行他們在“2025計劃”中提出的政治目標。
例如,FCC主席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今年早些時候致信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與公共廣播服務(PBS)負責人,告知其FCC已對兩家機構旗下約1500家成員廣播電臺的節目播出情況展開調查。
其調查目標就寫在“2025計劃”中:透過撤銷公共資助,打擊以NPR、PBS等為代表的“左翼廣播機構”。

按照川普2.0時代的用人標準——只要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經過“2025計劃”的編寫,足以證明這些作者們的政治觀點和目標都與川普主義相吻合,這樣就能更徹底地執行川普的政令,甚至不惜變本加厲。上個月,國土安全部大規模終止外國學生簽證一事就是胡亂行政的具體表現。
同樣,有了這樣一個後輩人才庫川普對重要內閣人員的安排也比第一任期時效率高了不少,到100天時,已有53人通過了參議院的任命,而2016年同期,僅有25人。

一方面有了行政令支援,另一方面有了各級右翼官員的大力推動,過去這100天讓很多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時代雜誌》就認為川普2.0的這前100天,是小羅斯福總統以來對美國影響最為深遠的總統百日執政。
該文章認為,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劃”為川普提供了大量資訊,使他可以圍繞這些內容,實施行政令“大水漫灌”戰略,在法院、媒體和反對人士進行有效反制之前,就實現深遠的改變。
哪些改變已在路上,還有哪些可能到來?
梳理清楚為何“2025計劃”對川普2.0時代無比重要,我們再來看看哪些曾出現在這份計劃中的主張,已經成了現實。
廢除教育部
長期以來,共和黨人一直主張廢除美國教育部,而“2025計劃”也提出了這一建議,宣稱“聯邦教育政策應當受到限制,並最終廢除聯邦教育部”。
今年3月,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啟動了這一程序。其政府已裁減教育部員工,並計劃將部分職能轉移至其他聯邦機構。
然而,徹底關閉教育部仍需獲得國會批准。
終結DEI專案
川普總統頻繁抨擊多元、公平與包容(DEI)實踐,他在重返白宮當天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終止聯邦政府內所有DEI專案。
川普在該命令中聲稱,DEI政策可能違反聯邦民權法,剝奪了因種族或性別本應獲得“實現美國夢”機會的美國人。
“2025計劃”同樣呼籲拆除各聯邦機構的“DEI架構”。
將FEMA的救災支出轉由各州承擔
3月,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稱美國的政策是“州和地方政府及個人在國家應災與備災中應發揮更積極、更重要的作用”,並表示他的政府將“協助州與地方政府更好地瞭解、規劃並最終滿足其公民的需求”。
此次對聯邦應急管理局(FEMA)的改革引發了人們對其在颶風季節前能否有效提供援助的擔憂。FEMA已經否決了多個聯邦援助請求,包括阿肯色州的強風和龍捲風、西弗吉尼亞州部分地區的洪災,以及華盛頓州的風暴。
“2025計劃”的政策手冊主張“改革FEMA應急支出機制,將絕大多數備災與響應成本由聯邦政府轉移給州與地方”。
凍結聯邦資助
今年2月,白宮指示各聯邦機構暫停對數百個非政府組織的資助,等待進行審查,目標是識別出那些所謂“支援恐怖主義或為恐怖主義辯護”的組織。
這一命令是在保守派人士日益加大對拜登政府資助以色列批評者的指責後釋出的,尤其是針對部分團體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後對以色列的態度。
“2025計劃”在其“以斯帖計劃”(Project Esther)章節中提出了類似政策,旨在打擊“反猶主義”並加強與以色列的關係。

《大西洋月刊》的作者大衛·格拉漢姆認為,2025計劃最重要的戰術,是透過大規模解僱聯邦公務員、將部分職位轉為政治任命,並以恐嚇方式讓其他人員服從命令,從而改造聯邦官僚系統。
而這一理念正在聯邦政府中發生,川普已透過買斷、逼退或直接解僱的方式,使數萬聯邦僱員離職。儘管部分法院已下令恢復他們的職務,但聯邦文官體系可能已被永久性地重塑。
此外,川普的行政令風暴不僅停留在對“2025計劃”的照單全收,甚至還變本加厲。例如川普的一份行政令要求引用1798年的《外國敵人法》,企圖跳過正當程式驅逐非法移民。這一做法就比“2025計劃”中的建議更加激進。
該計劃的編輯保羅·丹斯(Paul Dans)在今年3月對POLITICO表示,川普的第二任期“已經遠遠超出我的夢想”。
“我們所期望的一切都已實現,我無法想象還能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丹斯說。

《衛報》採訪了正在追蹤“2025計劃”執行情況的政策專家威爾·多布斯·奧爾索普(Will Dobbs-Allsopp),他認為第一波與“2025計劃”一致的舉措主要透過行政命令完成。第二波建議需走聯邦機構制定規則流程,部分則需國會立法。
奧爾索普說:“他們現在才剛剛開始真正推進政策與放鬆監管,還未全面展開。過去幾個月,他們一直專注於機構運作與人事安排。我們預計在6個月或一年後,他們將走得更遠。”
康涅狄格大學歷史教授瑪尼莎·辛哈(Manisha Sinha)則表示,如果徹底解構行政國家的嘗試成功,美國或將“回到食物有毒、飲水含鉛的年代”。
她表示,“2025計劃”代表的是共和黨自尼克松與里根時代以來一直在兜售的極端路線:它將反政府言論與妖魔化移民、窮人及有色人種結合在一起。“共和黨一直靠這個維生,那些討厭政府的人,如今正在掌控政府。”
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和觀點。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檢視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參考資料: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americas/us-politics/trump-project-2025-maga-b2742240.html
https://www.cbsnews.com/news/trump-project-2025-first-100-days/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may/02/project-2025-trump-100-days
https://www.theatlantic.com/newsletters/archive/2025/04/project-2025-goals-trump-presidency/682597/
https://www.politico.com/interactives/2025/trump-executive-orders-project-2025/
https://progressivereform.org/tracking-trump-2/project-2025-executive-action-tracker/
https://time.com/7281246/trump-first-100-days-significance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