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卡馬拉·哈里斯,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
在他的第二任期內,川普承諾將實施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驅逐行動、全面增加進口關稅、修改與氣候相關的法規、重塑聯邦衛生機構,並在教育系統中引入意識形態上的變革。
川普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做出了許多重大政策改變,但他曾抱怨官僚體系妨礙了他實現一些最有雄心的目標。
現如今,川普的顧問表示,憑藉第一任期的經驗,他預計第二任期的官員,將更加熟悉如何應對複雜的機構和政策流程,這將使他能夠推進速度更快、規模更大的議程。
川普承諾對美國的移民政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一計劃將在其第一任期的強硬措施基礎上更進一步。
按照他競選期間反覆提及的設想,川普將計劃對數百萬人進行大規模驅逐,行動或將包括全美範圍內的職場突襲,甚至動用美軍。同時,他還計劃加大聯邦資源投入,擴建美墨邊境牆。
若川普的移民計劃得以推進,這將標誌著美國移民政策的重大變化,以數百萬無證移民為主要目標,並重新定義美國接納新移民的方式!
此外,他計劃援引1798年的《外敵法》,在無需法庭審理的情況下,驅逐被懷疑從事販毒或犯罪團伙活動的人員。
川普還表示,將終止“抓了就放”政策——即允許移民在等待法庭審理時留在美國社群。他也計劃恢復其上任期的“留在墨西哥”政策,要求尋求庇護者在墨西哥等待案件處理。
關於是否會重新實施廣受批評的“零容忍”家庭分離政策,川普並未明確表態。該政策曾導致約5000名兒童被安置在收容所或寄養家庭,而他們的父母因非法入境面臨刑事指控。
儘管這些政策顯得強硬,但它們的執行細節仍不明朗。總統尚未詳細說明如何實施大規模抓捕行動或為這些計劃提供資金支援。此外,考慮到邊境巡邏隊長期以來難以招人,增聘人手也可能面臨阻礙。
他的另一提議——將部分軍費用於邊境安全——也可能遭遇法律挑戰,這是未來可能面臨的多重障礙之一。在上次任期內,川普的一些移民政策,如“留在墨西哥”政策,曾被訴諸法律,而像家庭分離政策等舉措也引發了廣泛的社會反對。
川普曾承諾一旦重返白宮,將在第一天簽署行政命令,廢除在美國出生即自動獲得公民身份的憲法原則。他表示將要求聯邦機構明確規定,只有在美國出生的孩子至少有一名家長是合法永久居民或公民時,才能為其頒發護照或社會安全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 )。
川普團隊表示這項行政命令,旨在防止非法移民的孩子,以及持旅遊簽證來美分娩的外國人自動成為美國公民,打擊“生育旅遊”現象。此政策預計將引發法律爭議,反對者認為這可能違反憲法第14修正案這一做法很可能引發法律挑戰,最終或將鬧上最高法院。
川普在競選時曾提議為美國高校畢業的外國學生自動發放綠卡,旨在留住高技能人才。
然而,該提議引發爭議,且其競選團隊隨後澄清,只有經過嚴格篩選、能為美國做出重大貢獻的畢業生才有資格。因此,留學生在畢業後獲得綠卡的途徑可能會有所調整,但具體實施細節尚不明確。
川普承諾大幅削減他認為妨礙就業創造的聯邦法規,並表示將繼續執行他在任時簽署的2017年減稅法案。此外,他的經濟團隊正在討論超出他首次任期內所實施的個人和企業減稅計劃的進一步減稅方案。
川普承諾將把美國公司稅率從21%降至15%,以鼓勵國內生產。他還表示,他將尋求立法,取消對小費和加班工資的徵稅,旨在幫助服務員和其他服務行業員工。此外,他還考慮對消防員、警察、軍人和退伍軍人完全免稅。這些措施旨在減輕特定群體的稅收負擔。川普還承諾不會徵收稅或削減社會保障福利。
如果再次當選總統,川普表示將向美聯儲施壓,要求其降低利率,但他並未表示會直接干預。儘管如此,他的大部分稅收政策仍然需要國會的批准。
預算分析師警告稱,若實施這些減稅措施,可能會導致聯邦債務大幅增加。
川普承諾放寬監管,幫助建築商加大住房建設,以降低住房成本。與此同時,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也支援一項提案,主張出售聯邦土地用於住房開發,該提案目前正由猶他州的共和黨議員在國會推動。
在川普首次執政期間,政府曾試圖為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家政府控股企業進行資本重組。這兩家公司承擔了大約一半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支援工作。然而,這些將兩家企業脫離政府控制並實現私有化的計劃在疫情爆發後遭遇阻礙。
如今,川普政府或許有機會重新推動這一程序,這將取決於他對財政部和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領導層的任命。
川普表示將迅速採取“關稅”行動,實施他在競選期間承諾的新的貿易限制措施。
他表示,將對3萬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徵收10%至20%的統一關稅。對部分國家徵收高達60%的關稅,這將大大擴充套件他在第一任期內實施的關稅,當時他對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鋼鐵、鋁等商品加徵了關稅。
不過,川普和競選團隊並未具體說明如何實施這些關稅。許多貿易專家認為,川普可以藉助《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迅速行動。這項法律在總統宣佈緊急狀態時允許他控制經濟交易。
雖然這可能引發法律挑戰,但自由市場智庫卡託研究所的報告認為法院或國會可能難以限制川普的權力。同時,像歐盟這樣的貿易伙伴可能會對美國出口商品進行報復。
預計川普還將對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採取更強硬立場,該協議是他第一任期內重新談判並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協議。
該協議的6年審查將於2026年開始,但各國已在為此準備。川普還可能像2019年那樣,再次利用IEEPA對墨西哥施壓,透過關稅推動其在移民問題上合作。
國會可能會在續簽川普的2017年減稅政策時,將貿易和關稅政策納入立法。川普表示,進口稅可以增加收入並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
川普任命了三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他們在推翻“羅訴韋德案”的裁決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撤銷了對墮胎的憲法保護。他可能會繼續任命支援墮胎限制的聯邦法官。
與此同時,川普表示沒有必要在聯邦層面禁止墮胎,認為墮胎問題應該由各州決定。他認為,部分共和黨人支援的6周墮胎禁令過於嚴格,任何相關法律都應包括強姦、亂倫和保護母親健康的例外情況。
在最高法院駁回了對政府監管墮胎藥米非司酮的挑戰後,川普表示不會尋求進一步限制這種藥物的使用。此外,川普還支援促進試管嬰兒、生育控制和產前護理的政策。
關於奧巴馬醫改,儘管一些保守派分析人士希望廢除“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但他們認為完全取消它幾乎不可能。取而代之的是,他們預計川普會專注於放鬆對保險公司的管制,廢除或改革法律中的一些具體條款。
在藥品價格方面,儘管川普在2016年競選時支援允許醫保與製藥公司談判藥價,但他後來放棄了這一立場。
現在,他將繼續推進國會在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中授權的談判,預計在他的任期內會將幾十種新藥納入談判範圍。
川普表示會利用聯邦資金向 K-12 學校施壓,要求取消教師終身教職、實施績效工資制度,同時廢除所有教育階段的多元化專案。
他還表示,任何學校或專案如果向學生灌輸 關鍵種族理論、性別意識形態或其他“與種族、性別、政治不符的內容”,都將失去聯邦資助。
此外,他還承諾禁止變性女性參加女子運動隊。他的前政府也採取過類似的措施,曾經認定變性女性參加女子運動隊違反了聯邦反歧視法,並威脅學校如果不遵守這項規定,可能會失去聯邦資金。
川普承諾修改第九條反歧視法的實施規則,恢復2020年的政策,這個政策規定學校如何處理性騷擾和性行為不端的案件。拜登政府廢除了這條規定,但法院已經暫停了這一廢除行動。
川普可能會推出新的規則來進一步明確“性別”定義,並決定變性學生是否可以參加運動隊或使用符合他們性別身份的設施。
川普還表示,他將調查那些在招生過程中考慮種族因素的學校,這些學校可能會面臨民權調查。
川普可能在毒品和犯罪政策上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他曾多次表示,支援對毒品販子實施死刑,認為這是解決毒品問題的有效手段。
他在競選活動中強調,只有透過快速審判和執行死刑,才能有效遏制毒品氾濫。
雖然儘管部分州已將大麻合法化,川普政府曾採取反對大麻合法化的立場,可能繼續維持聯邦對大麻的禁令,並加強對娛樂性大麻使用的打擊。
川普希望透過談判,迅速結束俄烏戰爭,可能要求烏克蘭在領土問題上做出妥協,以換取和平協議。這一立場可能與現有的美國政策產生顯著差異。
川普可能要求北約成員國增加國防支出,否則可能減少美國的軍事支援。他曾表示,如果盟友不支付“保護費”,美國可能不會提供保護。這可能導致美國與歐洲盟友關係的緊張。
他總外交政策可能更具交易性和單邊主義色彩,強調“美國優先”原則,可能減少對國際組織的參與,並重新評估與盟友和對手的關係。這種風格可能導致全球政治的不確定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