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枳為橙
來源: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
2025開年,《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刷爆全網,票房更是不斷重新整理影史記錄,一次次創造歷史。
如今上映二十天,《哪吒2》全球票房已經突破119億,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票房過百億的影片。
在歲月的見證下,申公豹曾經留下的那句“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正中了多少人的眉心。
而五年時間裡,那個曾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少年哪吒,成長得更加勇敢、堅定,再一次用行動和信念告訴所有人:
“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
最令人潸然淚下的,莫過於故事中,所有父母對兒女毫無保留且始終如一的愛與支援。
有網友總結道:
“世人眼光各異,但父母的信任和託舉,是孩子永遠堅定向前的勇氣。”
的確如此。一個人最終會走上什麼樣的路,究其根本,必然離不開環境的影響和家庭的引導。
看了三遍《哪吒2》,發現一個殘酷的教育真相:為人父母,永遠教不出自己認知之外的孩子。
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父母的教育認知息息相關。
一個家庭,養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給他金山銀山,而是建立起這3層認知,陪伴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人。
打破標籤:
暗示的力量,決定著一個人未來的人生走向
不知你是否聽過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大概講的是,有位心理學家去學校做測試,他先在每個班級抽取一部分學生,然後告訴老師們,這些孩子將來都是前途無限的人。
自那之後,老師因為受到抽選結果的影響,常常會誇獎那部分學生,總是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
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因為長期被認可、被肯定,成長地越來越優秀,學習和生活越來越積極向上。
然而事實上,那份被選中的學生,其實是隨機挑選的結果。
但由於成長過程伴隨了極具正面的心理暗示,孩子們的自信心得到了極大提升,從而收穫了無限力量去成就光明的未來。
這就是暗示的力量,帶給一個人最有力的改變。
殷夫人對哪吒的教育也是如此,不管世俗給孩子貼上了什麼樣的標籤,她都能始終堅定地鼓勵孩子,支援孩子。
哪吒降世時,所有人都覺得留下這個“魔丸”後患無窮,可她會緊緊抱著暴躁的小哪吒,即便被咬傷也會耐心安撫他:“別怕,娘在這兒。”
殷夫人陪哪吒踢毽子時,哪吒力道異於常人,一擊之下傷到了她,但她沒有一句責怪,鼓勵兒子:“踢得好。”
哪吒從出生就被定義為“魔丸”,骨子裡就帶有邪念,只會給世界帶來災難。
可殷夫人卻一直告訴他:
“你是靈珠轉世,註定不平凡,天生就是來守護百姓的,但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力量。”
不管外界怎麼評價,她都會給予足夠的支援:“娘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做到。”
從始至終,殷夫人都認為,人是可以教化的,只要好好引導,孩子終究可以走上正道。
這世間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想撕下旁人賦予的標籤,耗盡心力後卻被標籤困在死角。
而真正厲害的父母,就是孩子心中最溫暖的那束光,為其賦能,帶著他一路打破標籤,走遍世界,看最好的風景。
近幾年網上流行一句話:愛人如養花。
你給種子什麼營養,最後就會收穫什麼樣的風光;你想養出什麼樣的花,就應該付出同等的養護條件。
溫和的語氣如清泉一樣,一次次耐心地澆灌,促進孩子健康生長。
讚許的目光似暖陽一般,給孩子不斷輸送能量,更好地養護孩子心靈。
父母足夠的信任和肯定,就是孩子前行的勇氣,是花兒燦爛綻放必不可少的條件。
永遠不要忘了告訴孩子:“因為有你,我很驕傲。”




樹立榜樣:
父母三觀正、格局大、懂自律,
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董宇輝在一場直播時講過: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身教言傳。家長不自律,那就別要求孩子自律。如果你做的足夠好,根本不用言傳,不用講什麼道理,因為孩子能看見你的所作所為。”
父母的為人修養、處世之道,對孩子的影響,是長遠且難以抹去的,會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習慣裡。
李靖對哪吒一直十分嚴厲,但他從未懷疑過兒子,當諸多惡評向哪吒砸來時,他會教導兒子:
“別在意他人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能決定。”哪吒惹下禍時,他會負起責任重整局面,但也會批評他:“犯錯要認,爹信你能改。”
而是告訴申小豹,他的哥哥是英雄,讓這個正面榜樣的作用在少年的心底生根發芽。
申正道出身低微,但總是能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為兒子們樹立起了一面鏡子,也時刻都在影響了兩個兒子的三觀和行為。
他引領著申公豹即使在成仙之後,也秉持著“修煉不可懈怠”的勤奮習慣。
最好的教育,其實正是用榜樣的力量,照亮孩子前行的方向。
《首席訪談》的一段採訪,主持人董超的話說中了現實:
“你這個原生家庭只要達到85分以上了,你們家的孩子差不到哪裡去。”
很認同一個觀點:教育路上,無需過度焦慮能提供給孩子什麼樣的條件,也不必總想著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
如果你把生活過得充實,孩子自然會懂得人生的意義,腳踏實地往前走。
如果你做事擁有責任心,孩子自會獲得正確的價值觀,認真做好每件事。
教育的意義,不在於時刻要求孩子,而在於從細微之處影響他成長。
請記住,你的三觀、格局、習慣,就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指路牌。
教育的根,在家庭。根扎穩了,樹木終會長得枝繁葉茂。


向上託舉:
教育的終極目標,
是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規矩和愛》中寫著這樣一段話:
“在沒有規矩的愛中長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沒有愛的規矩中長大,孩子學會了自卑;在沒有規矩也沒有愛中長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規矩和愛中長大,孩子學會了謙卑和自信。”
無論是魔丸還是靈珠,他們都心懷對父母的感恩,保持著對生命的敬畏。
讓他們一次次突破枷鎖的,也正是那份堅定不移的信心。
殷夫人和李靖從小就給哪吒立規矩,教他如何做人,怎樣處世,並不是為了約束他,而是希望他堅守底線,做一個有原則的人,活得坦蕩舒心。
他們不求哪吒能有多大成就,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平安健康。
李靖會因為眾人的偏見,不惜挨家挨戶磕頭求大家來參加哪吒的生辰宴,只為能讓兒子開心。
整個故事中,讓所有人紅了眼眶,久久難以平靜的一幕便是:
中了穿心咒的哪吒,渾身是刺,無法動彈,可殷夫人卻用盡最後力氣,奔向哪吒,緊緊給了兒子最後的擁抱。

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告訴哪吒:
“娘從沒在乎你是魔是仙,娘只知道你是孃的兒,娘永遠愛你。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娘都很幸福。”
在餃子最艱難的那些年,她遮蔽了外界的非議,靠著一千塊的退休金支撐著母子倆的生活,只希望孩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他放棄了原來的專業,準備自學三維動畫的時候,母親給予了他足夠的理解。
就像餃子說的那樣,不管是殷夫人還是自己的母親,對孩子的愛都是毫無保留且沒有附加條件的。
而這些,正是哪吒“逆天改命”的關鍵要素。
家庭無條件的愛,是孩子無畏困難、勇敢前行的底氣根基。
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堅持不懈、突破枷鎖的勇氣來源。
一個家庭給孩子最好的託舉,就是堅定站在孩子身旁,用無條件的愛養護他的靈魂,用正確的引導鑄就他的精神世界。
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正如學者張怡筠所說:
“父母存在的最大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你的父母時,你的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故事的最後,敖廣在歷經世事後,突然醒悟,告訴兒子敖丙:
“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 你的路還需你自己去闖,今後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吧。”
孩子的人生路,最後還是要靠自己去闖,父母做好那盞明燈就好,剩下的,應該交給孩子自己完成。
養育孩子,是一場渡人渡己的修行。
始終記得,孩子終有長大的那一天,給他最好的愛,就是以身作則、用心託舉、及時兜底,父母和孩子一起,奔赴最美好的明天。

”,與大家共勉。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作者:枳為橙。本文首發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中小學免費有聲平臺,聽海量國學經典誦讀、中小學必背古詩詞,百萬父母的教育寶典,歡迎關注我們。


資源領取
資源領取
○ 60集自然拼讀動畫
○ 兒童運動影片《Little Sports》
○ 128集TED-Ed英文歷史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