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本文字數:3632,閱讀時長大約6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祝嫣然
國家正全力最佳化營商環境、破除隱性壁壘、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第一財經記者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下稱“國家發改委”)搭建的“全國向民間資本推介專案平臺”發現,截至6月25日,全國正在向民間資本推介的專案投資額超10萬億元。其中,光是國家發改委近日向民間資本推介的優質專案,就超過3200個,涉及的總投資額超3萬億元。

從當前正在推介中的專案來看,不僅包含交通運輸、能源、水利、新型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環保、倉儲物流、製造業等重點領域,還包括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除了推介優質專案,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將建立健全向民間資本推介專案專項工作協調機制,推動更多民間投資參與專案建設,加強跟蹤協調和對接服務,強化用地用海、環評等要素和融資支援,推動專案儘快落地實施。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應進一步推動原本由國有經濟主導的重大投資專案向民營經濟適度開放,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袁東明日前也撰文表示,要為民營企業敢於投資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營造更好環境。

上萬優質專案供民資挑選
6月以來,重點民間投資專案清單密集釋出,進一步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從結構來看,新基建、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佔比提升。根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清單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民間資本可參投的事項也越來越多。
中央層面,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建立重點民間投資專案庫,透過中央預算內投資不斷撬動民間資本投入。截至6月25日,2023年9月搭建的“全國向民間資本推介專案平臺”,正在向民間資本推介的專案達到11752個,總投資額達10.15萬億元。
地方層面,一些省市也出臺了扶持政策,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比如,天津提出持續清理政府採購、招投標等領域限制,推進競爭性領域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湖北提出將建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基礎設施專案清單、產業專案清單、特許經營專案清單。
山西省發改委6月19日公佈了2025年第二批向民間資本推介專案名單,共60個專案,計劃總投資952.2億元,計劃引入民間資本460.2億元,涉及產業類專案(含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專案)、重大工程和補短板專案、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專案等。
浙江省發改委6月5日釋出了8個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重大專案,總投資349.76億元,涉及杭州富春灣科創中心及產業化基地專案。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產業發展部未來產業處處長鬍擁軍表示,民營企業是擴大有效投資的生力軍,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建設,這些政策將讓民間資本有更大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專案的參股比例也提高了。
以核電專案為例,6月10日剛剛熱試成功的三澳核電專案,是全國首個民營資本參股的核電專案,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其一期工程民營資本的股權比例是2%。去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准的5個核電專案都引入了民間資本,並將民營企業參股比例首次提高到10%,其中,就包括三澳核電二期工程。從一期工程的2%到二期工程的10%,民資參股比例實現躍升。
國家發改委日前明確表示,支援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專案建設長效機制,已經在核電、鐵路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專案,目前有的核電專案民間資本參股比例已經達到20%,工業裝置更新、回收迴圈利用領域支援民營企業的資金佔比超過80%。
今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為保障民營企業投資釋放了最強烈的訊號。民營經濟促進法專設一章“投資融資促進”,立法保障“支援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支援民營經濟組織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專案”,明確要求“統籌研究制定促進民營經濟投資政策措施,釋出鼓勵民營經濟投資重大專案資訊,引導民營經濟投資重點領域”,給民營企業放心投、大膽投吃了“定心丸”。

民間投資偏愛“新”專案
“總的來看,今年投資向‘新’主體發力,民間投資政策支援訊號強烈。”胡擁軍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發現,新基建、人工智慧、量子資訊、低空經濟等新賽道備受民間資本的追捧。與此同時,傳統行業智慧化、高階化轉型加速,特別是製造業民間投資中的工業技改投資同比激增,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透過智慧化改造煥發新生。
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羅來君表示,透過調研,我們感受到當前我國民間投資主要出現了兩個新趨勢,一是向好的勁頭足,二是向新的動力強,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廣受民間資本青睞。
日前,國家發改委推薦的潤澤科技資料中心專案、萬國資料中心專案兩個基礎設施REITs獲中國證監會批覆註冊。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個專案既是資料中心資產型別的首批專案,也是民間投資專案,其成功發行上市,有利於深化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投融資機制創新,更好推動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有利於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提振民間投資信心。
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累計向中國證監會推薦92個基礎設施REITs專案,其中70個專案已發行上市,發售基金總額達1794億元,預計可帶動新專案投資超1萬億元。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大常態化推薦發行工作力度,積極推動基礎設施REITs市場擴圍擴容,助力擴大有效投資。
各地也積極鼓勵民間資本投向新興產業。
上海透過算力補貼支援民營企業在大模型研發和訓練應用方面的投入,建立民間投資重點專案庫。上海市發改委表示,上海將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專案建設的機制,支援民企在交通、能源等領域的投資,並鼓勵其在人工智慧和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
江蘇今年由民企投資的省級重大專案有228個,比去年多了27個,年度計劃投資達到了1500億元,主要分佈在新一代資訊科技、新能源、高階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在傳統產業技改方面,山東滾動推進“萬項技改、萬企轉型”,年均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改專案1.2萬個。山東將進一步強化裝置獎補、貸款貼息、股權投資等政策支援,引導企業加大工藝、裝備、產品更新力度,特別是支援企業積極參與“人工智慧+”行動,努力打造數字車間、數字工廠、數字產業鏈。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日前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將大力支援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投資佈局,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平等使用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產業共性技術平臺,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場景的創新與建設。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抓住機遇、敢作善成。

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除了要給民營經濟提供優質專案,還應不斷提升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統籌用好各類政府投資工具,著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促進民間投資發展。
羅志恆認為,要引導地方政府轉變治理理念,從管理型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從比拼優惠政策搞“政策窪地”向比拼營商環境創“改革高地”轉變,尊重市場、尊重規律,專注於提供耐心的資本、完善的基礎設施、便捷的行政審批、價格低廉的創業空間等。
袁東明表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在企業不斷探索和創新中成長的,要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與投資核准機制在實際操作中的一致性,避免一些新興領域民營經濟“准入不準投”。積極開展新興領域的區域試點、場景試點工作,逐步形成適用於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制度規則。在新興領域建立與企業共同協商的跟蹤監管機制,允許試錯空間,避免“做大後禁業”,穩定民營企業投資新興領域的預期。
浙江省發改委主任杜旭亮此前表示,浙江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進一步提振民間投資信心,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陽光雨露”。力爭今年將民間投資專案要素保障在2024年“三個70%”的基礎上,提升到“三個80%”,即“4+1”專項基金投向民間投資專案比重力爭達到80%以上,統籌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支援民間投資專案比重力爭達到80%以上,每年新增能耗支援民間投資專案比重力爭達到80%以上。
從今年1~5月的相關資料來看,民間專案投資正穩定增長,民營經濟開始發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1~5月份,民間投資同比持平。其中,民間專案投資(扣除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8%。分行業看,住宿和餐飲業民間投資增長25.3%,增速比1~4月份加快2.6個百分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民間投資增長10%,增速加快2.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10.0%,增速加快0.4個百分點;製造業民間投資增長8.1%。
國家稅務總局日前釋出的最新增值稅發票資料顯示,5月份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並呈現三方面亮點,反映出去年9月底以來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續顯效。其中,民營經濟發展向好,銷售增速快於全國。5月份,民營企業銷售收入增速較全國企業平均增速快0.9個百分點,佔全國企業銷售收入比重為72.3%。其中,製造業、高技術產業民營企業銷售收入增速較全國同行業企業分別高1.3個和0.7個百分點。
“隨著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地實施,民間專案投資穩定增長。”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