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記者7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嶗山實驗室等單位的科學家聯合攻關,成功構建出世界首個水平解析度達1公里的全球海洋環流模式LICOMK++,該模式近日在跨異構超算平臺實現全球公里級氣候海洋模擬的效能可移植與科學試驗雙重突破。
海洋是地球氣候系統中重要的能量和碳匯調節器,吸收了超過90%的全球變暖所帶來的新增熱量以及30%以上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近年來,隨著極端氣候事件頻發,模擬和理解海洋中渦旋、鋒面等中小尺度過程,成為提高氣候預測精度的關鍵。
據介紹,此次構建的LICOMK++模式,將全球海洋模擬解析度提升至1公里,能夠直接模擬海洋中的亞中尺度過程,相當於在全球“海洋地圖”上嵌入一副細緻入微的“顯微鏡”,可精確捕捉海洋渦旋和鋒面等複雜動力過程。這些精細的海洋動力過程直接影響著全球熱量和物質的輸運與分佈,對於理解與預測極端氣象事件,如海洋熱浪、颱風、極端降水等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詳情
↓↓↓
編輯:王程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