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續寫中國奇蹟,中國動畫和遊戲的“匠人時代”激盪人心!

「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熱詞如今頻頻出現在各類媒體報道和網路輿論中。國際政治格局和世界經濟環境的鉅變暫且不論,僅在全球科技和文娛產業發展中,越發頻繁地上演「中國奇蹟」。
從這幾年全球高歌猛進中國新能源汽車,華為自研晶片緩解“卡脖子”難題,到12月成功試飛、海內外刷屏的“六代戰機”,再到年初引爆全球AI新浪潮、技術力比肩OpenAI的“國運級科技成果”DeepSeek……
文娛領域,有前兩年為中國科幻正名的《流浪地球》系列;還有火速售出3000萬套的3A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也是去年全球銷量最高的買斷制單機新遊戲;春節檔期間,更有現象級動畫電影《哪吒2》一騎絕塵,僅用8天5小時斬獲中國影史票房榜首。
我們發現,這段時間、尤其是近一年內,科技圈、遊戲圈、影視圈和軍工行業密集誕生了一堆國產爆款。在國際局勢和經濟大環境如此動盪的情況下,無不讓我們感受到這份屬於國人的志氣。
各行業如此高密度地爆發「中國奇蹟」,本質上,是愈發強盛的國力牽引出的歷史新奇點,不同領域的成功故事因此接踵而至地兌現。

不是巧合,“國產文娛三幻神”餃子、馮驥、郭帆都有過類似發言

當人人都在討論人口負增長、網際網路行業紅利消失後,該如何尋找增長“新動能”?如今來看,從《流浪地球》到《黑神話:悟空》再到《哪吒2》,我們已經邁入一個屬於“匠人、工程師”的新時代。
只要創作者瞄準世界一流目標創新、創造高質量產品,國內、乃至全世界使用者都會給與強烈的正反饋。也正是這份支援,為這群冒著巨大風險走在最前沿的挑戰者巨大的信心和勇氣,才能持續不斷地上演「中國奇蹟」。
半路出家的動畫人,靠熱愛幹成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
剛剛過去一週多時間,全網熱議的《哪吒2》到底有多火呢?
持續打破紀錄,八天衝上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後,截至發稿前,《哪吒2》內地票房(含預售)已經超過67億,貓眼預測最終票房有望達108 億;目前《哪吒2》已經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地區票房冠軍,創下又一紀錄……
口碑方面,《哪吒2》罕見打破了續集不如前作的魔咒,豆瓣評分比第一部高出0.1分;也憑一己之力拉高整個春節檔票房和大眾觀影熱情,很多瀕臨倒閉影院因《哪吒2》重新營業,鄭州一影院甚至為《哪吒2》將河南省人民會堂一大廳改造為可容納2000人的放映廳。
春節檔火爆的現象級動畫電影《哪吒2》,並非由資本運作而生,而是出自真正的“匠人”之手。
很多人都知道,導演餃子(楊宇)並非科班畢業,其實是藥學專業出身,大三才開始自學三維動畫。雖是半路出家,但憑藉對動畫的熱情和全身心投入,他最終一個人從劇本到CG製作了16分鐘動畫《打,打個大西瓜》。
期間,餃子每天“臥室、客廳、廁所”三點一線,全靠著母親1000元退休金“啃老”度日。整整花費三年半時間一個人做出首個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並斬獲國內外30多個專業獎項。這個2008年的“業餘選手”作品,其效果仍讓很多影視遊戲動畫師感到汗顏。
《打,打個大西瓜》
為熱愛奮鬥的餃子,很容易讓國內老一輩遊戲人共鳴,大家同樣都曾遭遇過的一段艱難與激情燃燒的歲月。
雖然中國遊戲業已經是年產值3000億+的龐然大物,但在二十多年前的行業開拓期,市面上完全被國外遊戲佔據,當時加入遊戲行業的遊戲人,雖然也有被利益誘惑來的商人,但大多數人和餃子一樣並非科班出身、一窮二白,都是因為熱情一頭扎進來,憑藉滿腔熱血一往無前。
紀錄片《中國遊戲紀事》 前盛大遊戲董事長 譚群釗
但《哪吒2》之所以能在你死我活的春節檔中,憑藉質量和創意實現“贏家通吃”,離不開餃子端出的百分百誠意。
光是劇本打磨就超過兩年,製作用了三年,包含一千九百多個特效鏡頭、一萬多個特效元素。電影中最重要的一個場景:哪吒從穿心咒削肉重生,這短短十秒足足花費一年時間製作,反覆修改40多個版本。
餃子在採訪中提到,自己不想賺快錢,也從未給作品設定嚴格的時間節點,“重要的是把故事講好,把畫面做到極致”。如此投入,一度讓整個團隊差點揭不開鍋。為了養活團隊,餃子期間還接了《王者榮耀》外包,製作了那個出圈的CG《目標》。
GameLook發現,做到極致、不給自己留後路的餃子,到親力親為、手K《原神》的米哈遊蔡浩宇,再到死磕國產3A的遊戲科學馮驥……這些影視動畫行業的成功者都有一個共通性:顯而易見的工匠精神。
“匠人”引路固然重要,強大的工業化水平才是根基
但《哪吒2》的成功不是靠餃子一個人的努力,而是依賴於整個影視、動畫行業工業化水平的顯著提升。
從這幾年的市場反饋來看,國內文娛產品明顯進入了工業化升級階段。動畫、影視到遊戲,只有人員規模、裝置和技術、流程標準等維度工業化程度足夠強大的團隊,才有機會在當前市場環境中贏下使用者。
譬如上千人團隊的《流浪地球》,郭帆幾乎找到國內所有特效、美術團隊參與制作,四處“化緣”找到大量贊助資源,身體力行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化,以專業嚴謹的科學邏輯建立了一個製作流程,並在網路上無償分享。
開發團隊只有百來號人的《黑神話:悟空》,實際開發參與人數卻多達1400人,其中包括動畫外包、配音和技術支援人員。可以說《黑神話:悟空》最終呈現的成果,不僅是遊戲科學實力的展現,也是中國遊戲產業、乃至中國影視、動畫、音樂行業頂級工業化製作能力的證明。
《黑神話:悟空》片尾感謝名單
餃子也在央視採訪中提到,《哪吒2》曾嘗試找國際頂級視效團隊外包,但因為是中國專案,對方只派出三流製作人員參與。最終他們決定自己死磕工業化這條路,製作團隊相比第一部擴充兩三倍,總參與人數超4000人。
同樣地,作為遊戲圈工業化思潮的啟蒙人之一,《原神》出現之前,中國遊戲行業從未出現“700人、1億美金研發開放世界”這樣的案例。當然為了建立這樣一個工業化開發團隊,米哈遊也投入了相當大的成本。
畢竟無論遊戲圈,還是影視行業,最前沿的文娛產品創新,都是多個行業共同交叉努力的結晶。
比如影視行業後期製作的預渲染,涉及到搭建大量渲染農場,可能需要成百上千臺電腦同時渲染;數百上千人團隊的高效開發,關乎專案排期、預算控制、風險管理等多方面,相當考驗專案管理水平。郭帆曾提到,《流浪地球2》拍攝期間犯錯最多的就是吃飯問題。
而這些都是工業化開發的重要部分,涉及遊戲行業、影視行業、軟體行業等諸多專業知識交匯。
工業化水平提升的背後,不光要求團隊成員會的多、會的雜,還要求會的“深”。
製作前沿的現象級電影、遊戲,對開發工具的使用不能只停留在“會用”水平。以遊戲行業為例,學會通用引擎開發只是開始,還要在理解專案特定需求後進行定製化開發。如《原神》雖然使用Unity開發,但米哈遊早已“魔改”加入大量二次開發工具,僅用Unity是無法做出類似成品。
GameLook始終認為,文娛產品成功需要餃子這樣的匠人奮鬥,更需要一個行業擁有強大的工業化水平。
更高創意的實現,依賴整個行業平均水平的提升,而這往往需要具備冒險精神的高質量專案問世。每每有現象級產品出現,總能將中國影視、遊戲行業的工業化潛能挖掘得更深。有更多高質量專案願意花錢、培養人才,才會在遊戲、影視等創意工業形成正向迴圈。
餃子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的創作觀:“每一部作品都要當成最後一部作品去創作,不要給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過這座高山後你會發現不過如此,大家的能力又長了,下一部再去挑戰新的極限。”
而這,恰好指明瞭中國影視、遊戲工業化升級的方向:下一個專案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表現力、更好的技術和效果,才能推動行業整體水平的上升——用好專案養好團隊,實現行業生態的正迴圈。
匠人時代,文化+創意紅利總能走得更遠
這幾年,整個文娛行業陷入了一種集體性懷疑:去年國內電影票房萎縮至幾年前規模;全球遊戲行業疫情後進入震盪期,裁員、專案被砍、鉅額投資專案夭折屢見不鮮……這種大環境下如何突圍,大家都很困惑。
客觀來說,對於遊戲、影視和科技行業來說,錢並不是現階段最大問題。國債收益率都跌到2%以下,大量資金在空轉;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也在採訪中談到,錢不是問題。那當下問題是什麼?其實是「誰來做」和「做什麼」。
無論科技還是文娛領域,我們最缺的是像《黑神話:悟空》《影之刃零》《哪吒2》這樣的團隊,有馮驥、梁其偉、餃子這樣有行業經驗、有創意和夢想的“匠人”去挑戰世界一流目標。
無需科班出身,只要持之以恆的決心和可抵萬難的熱愛。無論是郭帆(海南大學法學院)、餃子(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還是馮驥(華中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都是非藝術院校和專業出身。偏偏是這群沒進圈子的“散兵遊勇”,如餃子、郭帆都不是所謂“第X代導演”,卻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神話。
至於「做什麼」,GameLook認為文化性永遠值得被創作團隊一次次講述。
市場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想要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一定要和中國玩家共鳴。而這往往需要從深藏於中國人內心深處共同的文化記憶取材,它們承載著民族情感與價值觀。如《流浪地球》是中國式星辰大海,《哪吒》《黑神話:悟空》都是傳統神話,《影之刃零》圍繞武俠展開,《原神》以二次元風格講述世界故事。
至於全球化不是不能做,但完全歐美化並不可取,東西方兩條腿一塊跑才不會摔倒,騰訊網易正是這樣做的。比如網易面向西方市場推出《漫威爭鋒》,又專為國內玩家端出《燕雲十六聲》,表現也都大超預期。
雖然身處迷茫期,但我們驚喜地看到,《哪吒2》推開了國產動畫電影挑戰迪士尼的大門,《黑神話:悟空》則踢開了邁向國產3A的另一扇大門,《流浪地球》激發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可能性……
路是趟出來了,但要“踏平坎坷成大道”還需更多人接力。影視和動畫行業不該只有一個餃子、郭帆,遊戲圈在《黑神話:悟空》《影之刃零》後也需要“村裡有更多的大學生”。當優秀創意、文化性和製作能力遇上好的資本,至少中國市場會全力支援這些團隊創新和創作。
結語
每個行業永遠都在喊“難”,卻從未先一步自我詰問:是不是足夠用心。
中國影史導演票房排名TOP6中,前幾名導演電影數量如張藝謀、陳凱歌的電影數量都在40+部左右,第一名徐克更是多達71部,反觀餃子導演僅靠兩部《哪吒》電影的百億票房躋身其中。
在遊戲圈,米哈遊僅靠三款主力遊戲,成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二次元公司。這和餃子經歷類似:不靠數量而靠質量取勝,用創意和匠心征服世界。也許,這才是當下“匠人時代”最值得抓住的紅利。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一味地砸錢堆料的創作,已經很難再獲得使用者認可;但好在只要少點套路、多點誠意,最終中國玩家和觀眾,甚至全世界使用者都會為這份努力和認真買單。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