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號:鳳凰WEEKLY(ID:phoenixweekly)文/劉三金,編輯/章魚


辦公室的時尚達人小K下班後去商場逛街,結果卻在工作群裡大發感慨:
她熟悉的太平鳥,似乎消失在商場了?
情感上,太平鳥幾乎是編輯部所有女性的白月光。它是不少人初入職場時買下的第一件大人衣服,也是年終獎到賬後小心翼翼犒勞自己的戰利品。
太平鳥雖然不算奢侈,卻足夠體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太平鳥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翻開太平鳥的財報,我們驚訝地發現:2024年太平鳥新開門店477家,關閉低效門店835家,淨減少358家。
開啟社交媒體搜尋太平鳥,滿頁都是歪歪斜斜四個大字:
物是鳥非。
1
太平鳥,成了「燒錢鳥」?
在社交媒體搜尋太平鳥,第一個關鍵詞,就是貴。
雖然十年前的太平鳥也是中端女裝,一件大衣的價格通常要在一兩千左右。
但現在,開啟太平鳥的官方店鋪,大衣的售價直逼打折的maxmara。
一件大衣定價在4000上下徘徊,即便金價來到歷史高位,依然可以買到4克還多的黃金。

一件太平鳥襯衫,券後價也在五百上下。

專櫃裡的羊毛衫定價一千多,但消費者扭頭髮現:
這個價格在別家能買到品質更好的山羊絨。

商場同款牛仔褲的定價,大多也在五百左右。

明明是中端的價格,結果卻被消費者吐槽,洗了幾次之後就出現起球脫線的問題。
更有人發帖稱,只穿了兩天,就出現了釦子壞掉的情況。

比貴更讓消費者破防的是,太平鳥降價太快。
一件新品小皮衣售價799,季中399,第二年直接199清倉。

剛花800多買的裙子,吊牌還沒摘就直降200。

原價買完沒多久,網友們就眼睜睜看著太平鳥價格一路滑坡,直呼背刺。
太平鳥,也因此被調侃成奧萊釘子戶。

久而久之,有網友甚至摸索出一套太平鳥購買指南:
新品別急著買,等兩個月後去奧萊;
生日月和店長談生日折扣,75折拿下。

而太平鳥被消費者吐槽的遠不止價格,還有設計風格。
曾幾何時,太平鳥就是都市麗人的代名詞。
一二線城市熱度不減,在三四線同樣受歡迎,許多加盟商甚至把門店開到了縣城。

一段時間裡,太平鳥和縣城年輕中產之間幾乎劃上了等號。
對當時的消費者而言,太平鳥代表著一種觸手可及的時尚:
小貴但高階。
穿上太平鳥不僅體面,還顯得有追求。但如今,太平鳥多變的風格卻讓老顧客直呼看不懂:

吐槽太平鳥的同時,人們也在懷念太平鳥。
畢竟,太平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二三線城市的時尚風向標。女孩們每每路過門店都會習慣性多看兩眼櫥窗,在太平鳥工作的朋友都自帶時髦氣場。

有人說自己在2014年買的太平鳥現在穿也不過時,款式和質量放到今天依然能打。

有人說自己2017到2019年的工資,幾乎全交給了太平鳥。

儀式感強的網友,還把家裡太平鳥吊牌專門放進收納盒裡“珍藏”。

只不過這份喜歡,終究還是停在了過去。
近年來,太平鳥頻繁被指抄襲大牌設計,甚至一度被時尚博主稱為“學人雞”。

價格上漲,質量堪憂,風格不定,設計抄襲……太平鳥的營業收入連續三年下跌。
2024年的店鋪數量相比2021年末,減少了1800多家。
2
縣城「時尚教母」,跌落神壇?
不誇張地說,太平鳥一度是縣城女孩的「時尚教母」。
在歐陽娜娜的vlog還是網際網路流量抓捕器的年代,太平鳥就邀請她成為太平鳥女裝的全球代言人。

太平鳥和歐陽娜娜聯名釋出的小鹿斑比系列外套,直到2024年依然可以在二手平臺流通。

後來,隨著青年偶像的更迭,太平鳥的代言人一路從歐陽娜娜換到張婧儀和王鶴棣,始終緊跟娛樂圈的流行風向。

2018年,太平鳥代表中國品牌首次登上紐約時裝週。
2019年,太平鳥又亮相巴黎時裝週,當時的網際網路給出了高度評價。有媒體稱走在T臺中央的不只是太平鳥的模特,還有“國潮”的野心。

近幾年大火的品牌聯名,也是太平鳥玩剩下的。
過去幾年裡,從樂事薯片、花木蘭到貓和老鼠……太平鳥聯名的跨度之大,風格之多,幾乎覆蓋了年輕人的所有興趣點。
僅是2020年一年,太平鳥就推出了超過50個聯名系列,也正是這些聯名的加持,讓拉夏貝爾、美特斯邦威等服裝品牌虧損之際,太平鳥實現了營收、淨利雙增長。

過去十幾年裡,國內女裝市場可謂是群狼環伺。
一方面,國內電商平臺的紅人類女裝井噴式發展,定價百元左右的網紅服裝店以周為單位更新自己的選品。
另一方面,ZARA、H&M這樣價格穩定、上新勤快、選項極多的國際快時尚大軍也在飛速進入中國。光是H&M一個品牌,在2013年至2017年間,在中國市場每年開出約100家門店。
即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平鳥依然坐穩了精品女裝的寶座。
別人賣快時尚,太平鳥賣的是高階感。用今天的話來說,昔日的太平鳥走的是長期主義。

憑藉著小貴的定價、時尚的設計和中高階的質量,太平鳥迎來了自己的黃金年代。
2017年,太平鳥成為了首家A股主機板的時尚服飾企業,2019年前後,太平鳥搶到了一波國潮流量,一度被譽為女裝界的“國貨之光”。
如果故事就這樣發展下去,太平鳥到今天也還是國產精品女裝的佼佼者。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顯著變化:
價效比成為了第一要義。

動輒上千的價格,讓很多消費者選擇放棄太平鳥。
為了挽救銷售頹勢,太平鳥在2024年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品牌升級,將目標客群調整為25-35歲的一二線城市中產消費者,並在寧波、武漢、長春、杭州、深圳、重慶等核心商圈開設品牌旗艦店。
新的問題,隨之出現。
太平鳥的目標客戶中,30+的女性在自媒體中通常自稱「中女」,雖然她們可以負擔千元價位的服飾,但卻對時尚有自己的要求:
從“要好看”變成“要穩妥、要質感、要適合自己”。

她們買服裝挑面料、看剪裁、講究搭配得體,而不是單純追著流行款買單。
原本,品質、實用和舒適都曾是太平鳥的舒適區。但太平鳥近幾年的設計風格,卻遭到了消費者的質疑。
一度被稱為“大學生的款式,上班族的價格,初高中生的偶像代言”。
潮流設計,中端定價——昔日的時尚教母,就這樣陷入了一種尷尬境地:
喜歡的人大多買不起它,買得起的人大多不喜歡它。
3
精品女裝,集體走向沒落?
十年前的太平鳥,總是出現在本地最好的商場裡。

門店裡明亮的燈光、櫥窗內時尚利落的模特,配上PEACEBIRD閃耀的LOGO,每個細節都透著高階。
據悉,太平鳥的加盟店主要分佈在三四線城市,其80%到90%的加盟收入也來自這些下沉市場。
對於當時的小鎮青年來說,它不只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明確的嚮往:穿上它,就有一種我也很時尚的底氣。
那是“窮學生有錢後的夢想”,承載了很多人對未來的想象。
那時的我們渴望被看見,而太平鳥剛好足夠顯眼。
然而,時代迅速向前滾動。
電商的發展幾乎抹平了縣城與大城市的消費壁壘,關於時尚的定義在迅速迭代,一線城市和縣城的消費也在某種程度上極速平權。
本文轉載自有態度、有溫度、有趣味的微信公眾號【鳳凰WEEKLY】,關注鳳凰WEEKLY,做市井中最有深度的靈魂。
本文轉載自【鳳凰WEEKLY】
點選關注,閱讀更多文章
▼
光是最近兩三年,潮流的風向就把辣妹風、戶外風、靜奢風、老錢風挨個吻了一遍。
都市麗人的市場進一步縮小,太平鳥幾乎正好踩在這個市場之上。
事實上,不止太平鳥一家,許多昔日的精品國產女裝,都在這場消費認知的改寫中步履維艱。
主打都市時尚麗人的拉夏貝爾,最終走向破產清算;
代表高階少女浪漫幻想的淑女屋,線下門店全部關停;
而曾經大小S代言、以“公主風”風靡一時的阿依蓮,也早已在主流商圈銷聲匿跡。

在消費邏輯不斷重塑的當下,它們集體撞上了時代的拐點。
相比之下,仍在嘗試轉型、押注年輕化的太平鳥,已經算是大浪淘沙後的倖存者。
當人們的消費方式極速轉身,那些曾依賴品牌構建起的身份認同也正迅速迭代。
中產拋棄的未必是精品女裝品牌,而是那個需要精品女裝來確認自我價值的時刻。讓人唏噓的是:
太平鳥們還沒來得及告別熟悉的自己,走進櫥窗的年輕人早已換了模樣。
參考資料:
有意思報告.太平鳥是怎麼做到“又貴又土”的?2023.3
投資時報.再跌9.9億!太平鳥2024營收為何創上市新低?2025.3
中新經緯.太平鳥上半年淨利降逾三成 關閉556家加盟店.20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