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拿比鄰里糾紛大戲!投訴一整年!屋內的臭味,蔓延到走廊?!

住公寓的煩惱,恐怕不少人都深有體會!
鄰里之間的“距離感”太小,麻煩自然就多了!
本拿比最近接連上演兩出鄰里糾紛大戲,
一邊是“惡臭纏身”,一邊是“午夜噪音”,
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惡臭纏身”:

鄰居囤積雜物,味兒飄滿走廊!

住在本拿比Wyndham Court的Strydom,
因鄰居囤積雜物產生的異味,
向物業投訴了整整一年。
他說,那股味道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甚至飄滿走廊,像被惡臭包圍了一樣。
鄰居露臺上的堆積物
更是讓他擔憂存在安全隱患。
但物業檢查後認為,
這些只是普通的烹飪氣味,並未違反規定。
Strydom不服,
直接把物業公司告上BC民事法庭,
指控他們“管理失職”。
結果,法庭審理後卻站在了物業這邊。
法庭認為,物業管理採取了多項合理的措施,
包括檢查和合理警告鄰居房間、
請消防部門評估火災隱患、
安排專業清理公司檢視等。
最終裁定鄰居的行為並未構成違規,
味道也只是偶爾的烹飪氣味,
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
Strydom的訴訟被駁回,只能無奈收場。

“午夜交響曲”:

腳步聲+狗叫吵得鳥都受傷!

而另一邊,
本拿比Beresford St的Gerlich,
則在“噪音大作戰”中,
憤怒地將樓上鄰居和物業告上法庭。
她投訴鄰居的腳步聲
和狗叫聲總是在深夜和清晨出現,
擾得她徹夜難眠。
更誇張的是,她家的小鳥
竟然因為噪音受驚受傷,治鳥花了685元,
搬家改房間又花了156元,
她一氣之下索賠1841元。
物業對此回應稱,他們接到投訴後
已經第一時間處理,還提醒過她,
開發商早就告知牆壁隔音不好,
噪音傳播難以完全避免。
最終,法庭裁定Gerlich證據不足,
噪音問題雖存在,
但未達到“無法容忍”的程度。
物業的處理也沒有問題,
因此駁回了她的訴訟。
這場噪音糾紛也只能草草收場。

異味和噪音,怎麼破?

鄰里糾紛年年有,
如何避免成為“下一位主角”?
其實,很多問題都有解決之道。
1. 要了解物業的規定
每個公寓對於異味、噪音
等問題的管理都有詳細條款,
比如噪音是否超出普通人
可以忍受的範圍,露臺堆放的標準等。
2. 收集有效證據 
單靠主觀抱怨很難說服他人,
使用噪音計、空氣質量監測器,
保存錄音錄影,都能增加你的勝算。
3. 溝通比對抗有效
鄰里之間,問題可能源於
不瞭解或者無意而為之。
真誠的對話往往能緩和矛盾。
4. 適時向物業投訴
投訴時儘量理性客觀,
並提供充足證據。
耐心等待物業調查處理,
必要時可以適當跟進進度。
有時公寓生活看似方便,卻因為鄰里“距離太近”,
容易讓小問題放大成大矛盾。
但多點理解和溝通,
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大家生活中遇到過類似問題嗎?
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