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希望的投資,為何換來“原地踏步”的結果?

長按即可免費加入哦👆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思想鋼印9999
來源:雪球

01

努力誠可貴賽道更重要

投資者在判斷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時很容易受到股票階段性的強勢或者弱勢的影響也容易受到個人感受和經驗判斷的影響最終前者得到的結果是情緒後者得到的結果是偏見——因為大部分人並沒有管理和創業的經驗
如同下圖企業自身的努力就好像小球向左向右的動力而行業和企業所處地位類似圖中的軌道努力固然重要但決定企業能不能走出困境的往往是行業因素
最左邊的A小球的運動軌跡非常好預測獲得左的動力就能向上
中間的B小球的運動軌跡觀察一段時間也不難判斷它處於一種非常均衡的狀態獲得動力後短期就能向上但很快就又會回到原來狀態
最有迷惑性的是右邊的C小球它看上去跟B小球處於差不多的均衡狀態容易回到原點實際上它更類似於A小球只要獲得的動力稍大一些就可以持續向下運動
如果把這三個小球理解為三類不同的上市公司最簡單的就是A公司
A小球的發展軌跡非常明確很多白馬成長股都是如此但在正常市場下它的估值都包括未來明確的預期而且是樂觀者定價再給個時間的貼現投資者最後賺的並不是企業增長的錢而是時間貼現的錢以及市場本身波動造成的低買高賣的錢
當然這一類企業還是非常適合普通散戶投資的企業發展相對比較透明賺的是紅利耐心的回報以及人棄我取的波動收益
只不過如果想要賺一點預期之外的企業增長的錢還是要好好研究BC小球代表的這兩類公司

02

馬爾可夫過程

股市中大部分都是B小球代表的上市公司公司戰略與經營動作永遠是誠意滿滿包括但不限於
擴大產能渠道進入大客戶
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
收購企業進入新行業
精簡費用降本增效
可那些滿懷希望的投資者在持有一兩年後卻發現企業還是停留在原地這些戰略要麼效果不佳要麼投了一半發現問題中途放棄要麼營收上升但利潤下降要麼引發新的問題企業高管在股東溝通會上總是急於推出新的戰略而對老戰略的推進語焉不詳
總之這種不管怎麼努力最後都會回到開頭的現象科學界有一個名詞馬爾可夫過程以俄國數學家安德烈·馬爾可夫命名如果讀者中有程式設計師一定很熟悉這個詞這是人工智慧的基礎演算法
什麼叫馬爾可夫過程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有時候雄心勃勃想要擴張但有時候又更關注風險畢竟事關多年的積累事關成千上萬的員工的生計最後的結果就會進入馬爾可夫過程——考慮到很多人沒有企業決策者的經歷很難理解這一點我先換成大家都能熟悉的個人成長的例子
作為一個普通人有些時候你想捲一捲有時候你又想算了人生一輩子舒舒服服的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再加上人有相對固定的性格導致卷和躺這兩種狀態又有一定的切換規律
下面我假設你的卷和躺的切換規律
1你今天卷完後有90%的機率感覺不錯那麼明天就依然卷有10%的機率感覺太累了次日就想切換成躺平的狀態
2你今天躺平如果晚上感到內疚明天切換卷機率為30%如果感覺太舒服了次日繼續躺平機率是70%
好了現在就可以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你的人生狀態的密碼就藏在這條數學題中——
首先隨機選擇100天並且保持一定的間隔
其次假設其中一半的天數是卷的狀態一半的天數是躺
接下來看一看這個模型的演化卷的50個次日按前面的機率有5天10%的切換機率變成躺而躺的50個次日有15天30%的切換機率變成卷所以次日有60天卷40天躺
繼續算下去次日有66天卷34天躺
繼續算第四天……直到第N天你得到的結果是次日75天卷25天躺
從這一天之後神奇的數學開始發揮作用了7.5天從躺變卷7.5天從卷變躺每天都是如此換句話說接下來的每100天都是75個卷25個躺就像那個最終處於穩定狀態的B小球
有人可能會想如果一開始不選擇50/50而是其他機率結果會怎麼樣呢
答案是一樣的大家可以動筆算一算不管你如何設定初始值只要切換機率不變這一組人生卷躺機率對應的最終結果只能是75個卷25個躺
如果中途想某一下改變機率奮發圖強或者徹底躺平但只要你後面又回到這組機率畢竟這是由你性格決定的最後的結果也就是75個卷25個躺
任意狀態值下無論你以什麼樣的方式改變自己某一點的狀態不管是改行辭職升職出國旅遊中獎結婚離婚生孩子移民等等只要你的卷躺切換機率不變你的人生經過一段時間後都會回到某一個固定的狀態
這就叫馬爾可夫過程可以換一個普通人更熟悉的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其實大部分企業也都是如此只要企業沒有重大重組股東管理層沒有大換血不更換經營主體就可以認為是原來的企業它不管怎麼折騰都會回到原來的狀態
進化論認為生命只有拼命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上市公司變成只要拼命奔跑就會停留在原地
很多讀者可能要質疑了難道企業瞎投資也能回到原點

03

週期的遍歷性

當然馬爾可夫過程也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能超過這一組切換的遍歷性要求遍歷性這個詞很難解釋只能舉一些極端的例子比如重大災難比如中了億元大獎你就無法回到原來的狀態等於超過了這個過程的遍歷性的要求
企業也是如此瞎投資只要不把自己搞退市搞破產理論上都能回來只是時間太長在投資上就可以認為企業是失敗了如果是小打小搞的瞎投資仍然會回到最初的馬爾可夫過程
B小球兩側的軌道高點可以看成是經營週期遍歷性的極限值能否透過遍歷性的考驗回到馬爾可夫過程可以用來判斷週期類企業和困境反轉類企業的投資價值
比如東方雨虹在地產下行週期受傷極大包括萎縮的房地產需求拖長的付款週期和鉅額的壞賬下游大客戶的萎縮經營上主動去地產去施工化斷尾求生自降規模營收從最高點下降15%利潤下降97%
但在公司的溝通中也發現很多變化
1品類加速從防水拓展到塗料砂漿粉料
2零售工程和直銷這三大渠道更均衡以抗衡地產風險
3更注重風險管理與現金流質量
如果行業視為向下拖力上述動作視為企業自救的向上拉力實際處於B小球的狀態無論是財務報表還是企業調研投資者都應該相信企業內在的管理能力仍然讓企業處於馬爾可夫過程
對於B類企業它的股價會階段性的處於大箱體很難有持續上漲的機會那麼投資最重要的是判斷是否還在馬爾可夫過程可以讓企業迴歸原來的狀態找到最壞的階段耐心等待週期反轉或困境反轉的利潤
只不過B類的兩類企業需要區別對待
對於週期反轉類投資機會需要避開經營狀況非常好的階段要相信以大部分此類企業的戰略與管理能力以它們所處的行業並不足以跳出馬爾可夫過程進入更高的水平
而對於困境反轉類企業不確定在於當它在走出困境後是否會如同大部分B類企業一樣又回到下行狀態或者穩定不增長狀態你需要把其中的C類企業區分出來

04

階段性成長公司

前面說過C小球看上去跟B小球的處境差不多其實上更類似於A小球只要向左的動力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進入穩定增長的狀態
用前面的理論就是打破了前一個無論如何努力都改變不了現狀馬爾可夫過程將前進至下一個更高層次的馬爾可夫過程
自身的技術產品和管理水平一般的企業但所處行業好一個風口機遇就像向右的動力馬爾可夫過程C1進入更高水平的馬爾可夫過程C2這就是熱門賽道的投資價值
科技股更是如此絕大部分2B的硬科技類公司都只有一兩次行業風口可以讓自己的馬爾可夫過程明顯上一個臺階而且其中至少一半的企業還會回到原來的坑因為行業天花板的問題因為管理水平不足以突破品類的問題等等
這一類企業實際上就是以前寫過的階段性成長股這種產業趨勢投資而且都是不太有名的公司往往你看到並研究透的時候已經漲了50%以上了股價已經先於業績進入下一個平臺
但只有管理能力很強產品有競爭力的企業遇到了好的賽道才能不斷從C1到C2到C3到C4
能夠讓企業不斷向上的行業增長邏輯有三種
規模優勢型規模擴大——成本下降——盈利能力上升——規模再擴大大部分重資產成本曲線陡峭的行業的龍頭
研發驅動型強研發——技術突破——盈利能力上升——研發加碼投入半導體設計行業的優勢賽道龍頭
品牌規模型規模擴大——品牌投放規模上升——消費者基數擴大——規模擴大大部分的大眾消費品龍頭
賽道本身也有區別有很多行業從C1到C2上去很難下來有些行業從C1到C2還會從C2又回到C1企業實際上是不斷處於C1+C2的大的馬爾可夫過程後者其實更常見
以白酒為例這個行業最好的地方在於消費量穩定客戶層次感很強價格帶劃分清晰頭部品牌之間較少有基於價格的惡性競爭
白酒最大的變數在於渠道庫存在上行週期渠道的庫存容量讓企業藉此實現高速增長只要下游消費需求能跟得上企業就有動力填上這個衝上下一個但到了下行週期渠道庫存過高反而引發企業價盤不穩只能收縮又回到原來的
一般的白酒公司和好的白酒公司區別就在前者是進一退一後者是進二退一或者進一不退
當然階段有大有小數量也不一定只有兩個具體要看階段性成長的邏輯有沒有演繹完全下一階段的邏輯是不是容易看清公司有沒有演繹出新的邏輯如果答案為否那就是可以賣掉的臺階
總之對於C類企業馬爾可夫過程內部的操作是的層面看清該價格平臺是否有向上的基本面邏輯支援是的層面研究為本交易為末是邏輯驅動圖形而不是相反

05

總結

本文的核心觀點
1企業努力如同小球的動力而行業和地位是軌道A類企業發展軌跡明確適合散戶投資B類企業看似均衡但難以突破C類企業可能因行業機遇突破困境進入穩定增長狀態
2大部分企業處於馬爾可夫過程努力後仍可能回到原點企業戰略常因風險意識和管理能力限制而難以突破個人的卷和躺切換規律也類似最終會回到固定狀態企業若無重大重組或管理層變更也難以突破這一過程
3馬爾可夫過程的前提是不超出遍歷性要求B類企業投資需判斷是否處於馬爾可夫過程週期反轉類投資需避開經營高峰困境反轉類投資需區分能否持續增長
4C類企業可能打破原有馬爾可夫過程進入更高層次行業增長邏輯包括規模優勢型研發驅動型和品牌規模型賽道區別在於能否持續處於更高層次

雪球官方投資課程升級!
14章核心課程,聚焦大類資產投資方法論,重點介紹A股/港股/美股/債券/商品等資產的特性;精講優秀標的案例;入群即可獲得1本配套教學書籍……快來加入!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課程為雪球基金髮起,僅作為投教科普,不構成投資建議。
雪球基金是獲證監會核准的持牌基金銷售機構,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資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