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召開首次銀行資本公開會議,AI首度寫入監管議程

2025.07.24

本文字數:1554,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胡弋傑
近期,美聯儲召開歷史上首次銀行資本監管公開會議,聚焦“巴塞爾協議III終局”(Basel III Endgame)、壓力測試機制、系統重要性附加資本(GSIB surcharge)與補充槓桿率(eSLR)等關鍵議題。
此次會議由美聯儲副主席、負責監管事務的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主持,監管機構、華爾街主要銀行高管及學界代表悉數出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全程在場但未公開發言。會議期間,OpenAI執行長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受邀與鮑曼展開“爐邊對談”,人工智慧在金融監管中的潛在影響首次被納入公開議程。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會議反映出美國監管層在經歷去年資本規則推進受阻之後,意圖透過更高透明度和更多外部參與,重塑監管路徑並緩解金融體系對信貸與創新的約束。
“美聯儲將推動資本監管改革快速落地,即便有反對意見也會前進。”摩根士丹利銀行業分析師瑞安·肯尼(Ryan Kenn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美聯儲將在第三或第四季度就相關改革草案啟動徵求意見程式,並爭取在鮑威爾任期屆滿前完成最終規則制定。
監管重心轉向支援增長
此次會議核心討論議題包括:壓力測試機制、系統重要性附加資本的計算方法、巴塞爾協議終局實施路徑以及補充槓桿率(eSLR)的改革可能。多位與會銀行高管和監管代表對現行規則提出批評,指出其“過於複雜、成本高企且過度約束”。肯尼對第一財經表示:“無一發言者主張提高資本水平。相反,多方對簡化監管表達了一致訴求。”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資料,截至2025年一季度,美國大型銀行共計持有1960億美元超額資本,佔比達16%。在銀行體系普遍資本充足的背景下,複雜和重疊的資本要求被認為已對信貸投放、金融創新與市場競爭構成制約。與會討論顯示,目前存在“重複計提”問題,例如交易賬簿規則(FRTB)與全球市場衝擊測試(GMS)指標在風險加權計算上存在重合,壓力資本緩衝(SCB)中的分紅附加也與其他資本要求結構性重疊。
圍繞GSIB附加資本機制,不少與會者建議調整“方法二”中的計算係數,參照美國名義GDP的增長對短期批發融資等關鍵指標設限,也有建議迴歸國際較為通行的“方法一”加逆週期緩衝機制的計算路徑。肯尼表示,監管層在方向上已有趨同傾向。
此外,肯尼預計,壓力測試改革也將是本輪評估的優先事項之一。美聯儲亦在評估是否調整eSLR定義。有與會者提出,應將eSLR與GSIB附加資本掛鉤,而非統一設定為2%;另有討論認為,可從槓桿率計算中剔除已被充分市場計價的國債資產,但反對者認為此舉或放大利率風險敞口。肯尼對第一財經表示,一種可能的折中方案是在交易子公司層面剔除國債資產,而非在控股公司層面整體剔除,以平衡風險與資本釋放。
AI首度寫入監管議程
此次會議的另一亮點,是人工智慧作為全新議題進入銀行監管討論場域。Open阿爾特曼在現場表示,AI正在迅速滲透金融服務領域,尤其在支付、諮詢與風控等環節的潛在重構不容低估。他亦提醒,AI可能助長消費者欺詐行為,需警惕新型金融風險。
阿爾特曼說道:“我們一開始並未預期金融業會成為AI的早期採用者。”他提到,摩根士丹利與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是OpenAI在金融領域的首批企業合作伙伴。
此次對談也被外界視作美聯儲對AI監管風險主動回應的開端。
會議期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保持低調,未在公開環節發言,僅與部分與會者私下交流。目前正值美聯儲進入議息會議前的“靜默期”,鮑威爾本人也正遭遇總統特朗普公開批評。特朗普政府正在加大對白宮主導金融監管議程的介入力度,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已表示,財政部將主導推動美聯儲審查,並強調“金融監管的焦點應從華爾街轉向普通民眾”。
鮑曼則在會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的監管架構應更注重多元視角,“美聯儲有責任傾聽來自經濟各領域的聲音”。她亦強調,提高監管透明度、吸納市場反饋,是本輪審查的重要目標。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線下斷貨!馬雲西湖夜騎帶火同款,旗艦店每人限購2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