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個好東西,賣你黃金的不一定是

轉載自 | 風聲聲
作者 | 狗蛋本蛋

在全國人民加持及同行的襯托下,憑藉兩部電影,三歲的哪吒成了中國最年輕的百億影帝,成龍大哥用了50年,拍了幾十部電影才達到吒兒的成就。
截至2月6日13時20分,《哪吒之魔童鬧海》累計票房突破57.76億,超越《長津湖》,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榜新的冠軍。多家機構預測,其最終票房將超過90億。
很多女網友表示,看完《哪吒2》後,看上了兩樣東西:
一個是敖丙的爹,一個是哪吒的乾坤圈。
大家算了一下,實心乾坤圈手鐲需要150克,空心70克,按照當前市場價,不算加工費,一個空心乾坤圈都得五六萬。
2月5日,國內黃金飾品價格最高已經飆到863元/克,與去年同期最高價相比每克漲超230元。而現貨黃金價格再次創下新高,達到2860.66美元/盎司。
2020年六福珠寶與《哪吒1》跨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周邊黃金飾品,比如項鍊、手鐲、戒指。鐵柱弟弟鐵吒當時入了個聯名手鐲,大概50克重,那時候每克四五百,4年多時間漲了近一倍。
買房跌去首付的鐵柱跟鐵吒說:
以前覺得你的大金鐲子好土,現在覺得好香。
然後鐵柱準備買黃金了,除了囤點金條,鐵柱還打算買點黃金飾品。看著金價酷酷漲,很多人和鐵柱一樣想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買金子會遇到的套路不比買房少。
2月4日,春節假期最後一天,重慶網友機靈喵去中國黃金門店買戒指,銷售人員以優惠力度大誘導其購買一口價黃金戒指。
網友在黑貓投訴平臺自訴:銷售人員在其考慮時直接剪掉商品標籤,事前未告知克重,直到完成付款後,才被告知克重為 1.8 克。
以一口價1960元買入1.8克,換算一下,每克1088元。狗蛋查了下當天中國黃金門店的金價,每克是806元。
在黑貓投訴平臺或各大社交平臺上,關於一口價黃金的投訴非常多,黑貓一個平臺就有6000多條。可以說,這已經是行業潛規則,包括中國黃金、周大福、老廟、六福、老鳳祥、周大生、周生生,幾乎市面上你能見到的大品牌,都在玩“一口價黃金”套路,央視等權威媒體去年曾揭露過相關陷阱。
同樣是去中國黃金門店消費,長春的機靈喵和武漢的勇敢喵承受的代價更高,一個買入價1147元/克,一個是1400元/克,都是近期買入。
看到這裡,一些聰明且理智的讀者肯定會想,可以在購買時要求銷售方稱重再購買,為什麼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卻有那麼多人被套路。
買家永遠沒有賣家精。
“一口價黃金”營銷背後,都有著精心設計的銷售話術和場景佈置,甚至刻意模糊關鍵資訊,以此來削弱消費者的理性判斷能力,狗蛋讓deepseek給大家列舉幾個常見的套路技巧及其背後的心理操控邏輯:
<<  右滑檢視下一張  >>
在資訊壁壘和專業誘導及pua之下,多數消費者就像土撥鼠遇上敖丙附身的哪吒,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除了一口價黃金,金店還有另一個常見的套路,刮獎。店員會告訴你商場(或店鋪)正在做活動,可以免費刮獎。不出意外,你將刮出5-7折優惠,當然,不是黃金優惠券,而是鑽石等其它珠寶優惠券。這時候,全體店員奧斯卡影帝影后上身,一起驚呼沒見過刮出這麼大獎的,甚至假裝和總部核實資訊。
你也以為自己中大獎了,直到下一次走進店裡,你又刮出了一張五折券。
為了少踩坑,相信很多人在買黃金、房子這類貴重物品時,會優先選擇大品牌,諷刺的是,反而可能被品牌光環效應反噬。
去年3月份,中國黃金北京概念店跑路,這起“黃金大劫案”之所以涉案金額能高達5000萬,其中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就是,消費者信任中國黃金這個牌子,所以敢於大規模託管黃金。
中國黃金品牌隸屬於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登陸上交所,其控股股東為央企中國黃金集團。
說到中國黃金集團,那牛掰了,堪稱國內黃金行業的元始天尊:
這是世界黃金協會在中國的唯一會員單位,黃金行業內唯一的央企,集礦山開採、選礦冶煉等於一體,擁有48座礦山、6座冶煉廠。
這麼強的背景,誰會把中國黃金門店和跑路聯想在一起?
事發最初,中國黃金以涉事門店為加盟店為由,不願意直接承擔賠償責任,稱總部不允許加盟店開展託管業務,公司願意報警協助調查,並與加盟店方面溝通賠償。
鬧成全網熱點,特別是央視跟進報道後,中國黃金站出來回應,表示會進行墊付。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黃金門店總數4278 家,加盟店數量 4238 家,加盟佔比約 99%。
如果出現問題就甩鍋給加盟店,可以想象,消費者維權將面臨極大困難。
去年上半年,中國黃金品牌使用費收入超過7000萬,預計該項收入全年或達1.4億元,2023年為1.1億元。
很多股民吐槽中國黃金毛利率低,只有4%左右,只能說,中國黃金賣品牌比賣黃金賺錢。
龐大的加盟體系帶來業績擴張,也帶來了外部管理上的挑戰,如監管漏洞。
你說不允許加盟店開展託管業務,事實上,那家跑路的門店持續辦理託管業務長達14年,作為總部公司的中國黃金,是不知情還是假裝不知情?
回到公司內部,中國黃金及母公司的管理也存在不少bug。
2024年7月,前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雄偉失聯。12月,有關部門通報,陳雄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9月25日,前中國黃金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盧進,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而被調查;
12月8日,前中國黃金集團副總經理兼黨委委員趙佔國,同樣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及天津市紀檢委調查;
2025 年 1 月,盧進被撤銷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資格。
高管接連落馬,耐人尋味。
去年華僑系爆雷,華僑控股旗下 “僑行天下 APP”黃金租賃理財業務,未兌付資金高達 40 多億。該平臺以中國黃金集團旗下中鑫國際為租賃業務承接方,吸引大量投資者。投資者認為,中鑫國際有中國黃金背景,即便華僑爆雷也有中國黃金託底。
投資者稱透過僑行天下APP購買實物黃金,並授權中鑫國際進行租賃經營,沒想到的是,中鑫國際和中國黃金集團聲稱:
公章被冒用‌。
最近的溝通會上,中國黃金集團承認與華僑控股曾有戰略合作協議,但實際交易金額非常小,只有50多萬元‌。
投資者不信。
2017年華僑控股與中國黃金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時,陣仗搞得很大,作為中國黃金高管的陳雄偉還出席了;2021年中國黃金(600916.SH)上市敲鐘儀式,華僑基金總裁楊宇瀟受邀參加,與時任中國黃金集團董事長盧進、時任中國黃金珠寶董事長陳雄偉合影留念。
《第一財經》報道稱,記者從權威信源瞭解到,有關部門從陳雄偉及其家人、關係密切的異性家中搜查出數量驚人的黃金珠寶。
目前沒有確切資料披露,此處的“數量驚人”到底有多驚人。
那些不被看見或無法計量的金色光芒,不知道有沒有一口價。
而捅出40億“黃金窟窿”(整案70多億)的華僑系老闆餘增雲,正在海外逍遙。
不管買黃金飾品還是投資黃金產品,都要擦亮眼睛,deepseek說:
黃金是個好東西,賣你黃金的不一定是。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