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擺攤”,金店老闆套現400萬轉行買房

編者按:
“現在開金店,不如擺攤”,為及時止損,張雪把經營三年的黃金店關掉了。至此,她家經營的9家門店,已經關掉了8家。
國內金價上漲,牽動大眾的神經,黃金店主卻高興不起來。黃金作為價格越來越高的商品,消費者持續觀望,讓銷售額大幅下滑,同時,金價上漲又推高了門店的進貨成本,增加金店經營壓力。月虧損成為常態,迫於經營壓力,近年,多家品牌黃金店紛紛關閉。
來源|極速財訊
01
金店一天收入200塊,連房租都付不起
金店還能倒閉?面對外界的質疑,黃金加盟店老闆張雪只能苦笑。為了及時止損,張雪不得不忍痛,在春節前做出關店的行動。
自2022年以來,張雪的黃金加盟店營業後,金價一直在漲,當時國內黃金還是420多元一克,到現在已經漲到了680多元/克,漲幅超60%。金價看似上漲,但是對加盟店而言,意味著消費者的觀望情緒更濃了。
張雪回憶,2022年剛開業時,商場做活動,讓門店第一天業績就做到了30萬,一個月下來門店銷售額有100多萬,刨除黃金成本、人工和房租等成本,一個月淨利潤就有十幾萬。但到了2024年,門店單月業績下滑有75%。“黃金品類利潤點低,其實只有幾個點,靠鑲嵌的產品有點利潤,但門店一天固定開支就要3000塊,不算黃金成本,一個月就要十萬塊”,張雪說。
張雪倒閉的門店剛開業時 圖源/受訪者提供
張雪家裡已經做珠寶生意20多年,父母從最開始的打金店,到現在的品牌專賣店,線上下陸續開了9家金店,加盟了週六福、中國黃金等品牌。她回憶,在疫情時有門店業績很差,關閉了幾家,餘下的門店熬過了疫情,但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業績大幅下滑,2024年的五一和國慶節,更是經歷了黃金行業20多年來最慘淡的黃金週,“業績只有往年的四分之一”。張雪說,2024年國慶節後,一整天,店裡就入賬了200塊,房租都付不起。    
2024年下半年關到只剩兩家門店,地下商場的這家,是近期關的最後一家,現在,張雪手裡還只剩一家金店沒關。
張雪倒閉的門店 圖源/受訪者提供
這在行業裡不是個例。受金價衝擊,00後劉宇家裡的金店也突然倒閉了。劉宇一直在國外上學,很少管門店的經營,只是聽說月租金太高,線下很多消費者只是來看看但不買,持續虧損下只能閉店。現在,有不少金飾、翡翠、天然鑽石庫存,還有一筆外債要還,這讓剛畢業的他感受到了“命縮力”的暴擊。家裡讓他處置待轉手的鑽戒和櫃子,他在網上發帖處理,他調侃自己,“我夢想中的大少爺生活胎死腹中了”。
即便是大品牌門店也不好過。在2024年,周大福在內地淨關店315家,僅2024年上半年淨關閉180家,平均每日關閉一家。近日赴港IPO的週六福,2024年淨關閉門店250家。
某知名品牌區域經理表示,在五一這類黃金週,原本大區可以輕鬆賣上百套黃金,但去年五一加起來只出了三四套,銷量驟減。到了今年,隨著三八婦女節的到來,很多門店打出“零工費調換”的活動來增加業績,想吸引更多顧客走進品牌門店,透過以舊換新增加小克重黃金的方式,來增加門店黃金首飾的流轉,提升一部分業績。
02
幾天拿貨沒結賬,就虧了8萬
張雪調侃,為了瞭解金價,一天要關注八百遍特朗普,後者的舉動和決策,直接影響著黃金的走向。
生意之所以不好做,當然還是因為金價太高。金價的波動已經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近期又再次挑動人們的神經。COMEX黃金期貨才結束了連漲八週的行情,在上週(2月24日-28日)累計跌幅達2.91%,在這周3月3日、3月4日兩日就又大漲了2.23%,截至發稿前,COMEX黃金為2924美元/盎司。2025年開年僅3個月,金價又上漲了10%。六福、周生生、老鳳祥的金價,現在均逼近890元/克。    
春節前張雪去進貨,拿了近兩公斤的貨,當時金價是630元/克,但沒有立即“結價”,這是行業內常見的做法,店家先拿貨,隔幾天再打錢,但打款金額由當天金價決定。過完年張雪去結算時金價已經飆升到了670元/克,前後1克相差40塊,成本漲了8萬塊錢,“就相當於我虧了8萬”,張雪說。
張雪的門店,一個月虧損三、四萬,已經成了常態。
黃金飾品和金條不同,還有消費屬性。價格一高,很多人不敢下單,金手鐲的銷量影響最明顯。以前顧客一兩萬就能買個30克的金手鐲,現在一兩萬能買到的手鐲又細又軟,顧客看不上,轉而投向了空心顯大的串珠手鍊,“大家過年喜歡買大件,以前臨近過年門店一天能賣七八個金手鐲,今年最好的時候賣了4個,有時候一天一個都沒有”。
張雪家週六福店開業時,現也已經關閉  來源/受訪者提供
多家金店店長也告訴極速財訊,這一兩次的價格波動,對於門店的銷售影響不大,但近年金價持續的上漲,越來越多消費者觀望。
極速財訊探訪了北京的兩家商場,其中一家位於通州區的商場內有6家金店,只有兩家有零星顧客,其餘三三兩兩的櫃員圍在一起聊天。一名店長表示,受商場裝修影響,這幾天很少有顧客進店。極速財訊實探菜百首飾,一樓黃金飾品區依舊有不少人流,不過一位居住在菜百首飾門店附近的消費者提到,這和金價上漲前比還是有差距,“之前菜百一樓排隊擠都擠不進去”。
消費者不願再為金飾高工價費買單,轉向了金條投資。根據世界黃金協會資料,國內金飾需求大幅減少,2024年全年國內需求總量為479噸,比2023年減少24%,而金條和金幣投資總需求達336噸,同比上漲了20%。
但金條投資熱情上漲對金店幫助不大。張雪表示,門店終端畢竟都是以首飾為主的,金條業務本身佔比不大,金條大部分人還是會去銀行買。
03
高位閉店套現
為了維持門店運營,張雪嘗試過一切辦法。比如在微信上維護顧客,一有新貨就分享到朋友圈,還做微信線上特賣價引流;如果金價上漲過快,門店的定價沒有跟著金價上漲,而是在一段時間維持不變,希望能留住消費者;門店還透過一克黃金就賺幾塊錢的小金豆引流,但顧客依舊挑挑揀揀,很久才會下一單,“還認為你賺了很多”,她有些無奈,調侃“開金店還不如擺攤”。
2024年是張雪經歷過的行情最差的一年。之所以關店,是想趁著金價高,在高價賣金料變現,損失會少一點。
張雪簡單算了一筆賬,在2022年剛開業時,以390元的金價鋪貨,鋪了10公斤大約400萬的貨。2024年下半年,陸續把店鋪裡的6.5公斤黃金以回收價525元/克處理,收回資金就有三四百萬。
“雖然這一年每個月都虧損,但最後幾十萬的裝修費還是賺回來了,”張雪表示。
不僅張雪家在高位套現,她表示,很多同行去年和今年都選擇了閉店,高位變現離場,轉行去其他行業了。根據存貨數量,一家金店一般都能套現400萬到600萬,她身邊有同行開金店十多年,在今年閉店,把存貨黃金高位拋售,拿著錢買了一套房,又投資了一家量販零食門店。
對於這類金店的縮減,上述某知名品牌區域經理也對極速財訊表示,很多金店老闆會乾脆關店拋售黃金來增加手裡的現金流,“老闆開店時黃金進價三四百塊一克,現在黃金漲到了六七百塊一克,價值400萬元的庫存直接變成了700萬元,直接拋售關店,會比零售回款來得更快”。
金店倒閉容易,開店難。由於現在金價波動,一些老闆又擔心在高位入手貨砸在手裡,導致不敢開新店。
在張雪看來,這也是行業的一種洗牌。疫情期間很多金店圈地擴張,門店數量飽和,也是這兩年金店數量縮減的原因之一。根據公開資料,六福珠寶在2023財年淨增長了296家門店,周大生2023年半年就淨增加門店119家,週六福在2022年、2023年還以每年淨新增兩三百家門店的速度擴張。
此外,還不能忽視水貝模式對門店帶來的衝擊。深圳水貝是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水貝的價格和黃金大盤價相近,具有去品牌化、低工費、高性價比的優勢。水貝模式也陸續被複制,一些上游廠商跳過中間商,直接把黃金首飾按批發價賣給消費者,這也擠壓了金店的生存空間。
張雪去水貝拿貨時,也被水貝的人流嚇一跳,有朋友在深圳水貝租了兩節櫃檯,據她瞭解,這裡出貨量非常大,兩節櫃檯一天就出貨兩三公斤,“我們這一個月都賣不了兩三公斤的貨”。
不過水貝模式主要卷低價,很多人是衝著哪裡便宜哪裡買,店家間缺乏競爭壁壘,在近期也出現了一批閉店潮。
在張雪看來,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還有很多金店會關閉,部分老店還能繼續再堅持做下去,靠的是老顧客,薄利多銷,大部分門店現在盈利都很困難,她對行業依舊看好,黃金飾品依舊是人們日常生活和消費的一部分,有投資和消費雙重屬性,但前提是需要熬過寒冬,比競爭對手活得更久。
“只是這個寒冬會持續多久,誰也不知道,”張雪感嘆。
(文中劉宇、張雪為化名。)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國債1.6%/存款1.5%/保險2.5%/房租1.7%),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6%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