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圖 丨 envato
記者 丨 吳天一
出品 丨 DeThings
3 月 2 日,特朗普在推特公佈未來加密儲備中的前五種代幣:比特幣、以太坊、 XRP、Solana 和 Cardano。
截至本文撰寫時,比特幣上漲 9.41%,並在上週跌破 80,000 美元后回升至 94,070 美元。以太坊上漲 13.46%,因為它試圖擺脫 15 億美元的 Bybit 駭客攻擊以及更廣泛的行業說法,即它正在輸給競爭對手 Solana。
受此訊息影響,Solana 飆升 24.19%,而 XRP 因與特朗普政府掛鉤而受益最多(過去 12 個月上漲了 452%),又上漲了 28%。
值得注意的是,Solana、Cardano 和 Ripple 似乎都計劃在今年推出現貨 ETF。然而,根據 Unchained 最近的分析,近幾個月來,由於特朗普交易的影響,許多代幣的價格都得到了提振,投資者在購買任何代幣之前都應謹慎行事。
此外,白宮宣佈將於本週五舉辦首屆加密貨幣峰會,峰會“將由白宮人工智慧和加密貨幣專家 David Sacks 主持,並由總統數字資產工作組執行董事 Bo Hines 主持。
這並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這樣做,2025 年 1 月,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一段低迷期,比特幣價格從 1 月 20 日的峰值 109,071 美元下降至 1 月 21 日的102,546.13 美元。隨後,1 月 23 日,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成立工作組制定新的加密貨幣監管法規,並探索建立國家加密貨幣儲備的可能性。
然而,特朗普的一系列行為是否有益於加密市場,還值得探討。自上臺以來,除了 memecoin 醜聞以及 1 月 23 日釋出的一項含糊其辭的行政命令之外,加密行業沒有獲得任何實質性進展。這不禁讓人思考,透過表面工作和喊口號刺激市場,這樣的行為還能成功幾次?
從股市總統到加密總統
只要有可能,特朗普就會竭盡全力將自己的工作表現與牛市聯絡起來。縱觀大盤,摩根大通發現,特朗普在其第一屆政府任期內曾 156 次發推文稱讚股市表現。
然而,自 2024 年以來,他只發過一次關於股市的帖子。摩根大通稱,“特朗普目前關於‘美國經濟’的帖子大多是關於債務上限、政府支出/效率或關稅優惠。”
自 1 月 20 日他上任以來,標準普爾 500 指數已下跌 1.47%。另一邊,加密市場,比特幣已從 1 月 20 日的峰值下跌了 21%,並回落至 11 月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不久的水平。
其他加密貨幣的下跌速度更快,以太坊自 12 月以來下跌了 40% 以上。
於是,市場對於戰略比特幣儲備的希望逐漸消退,關稅威脅壓制了對投機性資產的需求。
考慮到作為執政基本盤的關稅策略不太可能有重大變化,那麼,還有什麼是比宣佈加密貨幣戰略儲備更能提振市場呢?
不僅如此,特朗普並沒有在社交媒體上提供關於計劃中的“儲備”的任何其他細節。加密業內大部分人也對這一措辭反應冷淡。
特朗普並非釋出行政命令明確規定了幣種,因此,在其推特提到的“數字資產”,未來也可能包括其他加密貨幣。
加密社群的許多人強烈認為,加密儲備應該只持有比特幣,因為它是加密網路中經過最嚴格考驗和最去中心化的。他們表示,加入其他貨幣也可能讓政府在加密市場中挑選贏家和輸家。
另一派別則反對美國儲備任何加密貨幣的想法,因為這可能會破壞美元的地位,而且未來的政府很容易推翻這一決定。
Enclave Group 聯合創始人兼諮詢服務副總裁 Adam Blumberg 表示:“下次選舉可能會有新政府上臺,他們需要資金償還債務、社會保障等。他們可能會出售這些儲備金。”
“我只是不喜歡美國政府或任何政府擁有有史以來最分散的資產的想法,”他補充道。“這不是它被建立的目的,並且將太多權力交給了聯邦政府,而聯邦政府總是以 4 年甚至 2 年為一個週期。”
儲備風險
“儲備”一詞的選擇似乎標誌著該政府與一月份行政命令中的立場發生了變化。
“儲備”一詞表明政府將主動購買更多資產,而 1 月份行政命令中表示的“評估建立和維護國家數字資產儲備的可能性”則更多地是指保留已從數十種代幣中扣押的價值 191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其中 97.9% 是比特幣。
如果特朗普的新意圖是政府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新資產,那麼就引發了一個問題:這是否需要國會的批准,以及 XRP 和 ADA 等代幣背後的團隊和基金會是否會向儲備捐贈資產。
如果政府要購買資產,那麼任何採購計劃的時機都將至關重要,因為許多交易者可能會試圖搶在政府之前採取行動。
特朗普的提議透過納入流動性相對較差且市值遠低於比特幣的代幣,可能會引發一系列新問題。
就在上週,比特幣的日交易量達到數百億美元。而 XRP、SOL 和 ADA 則可以透過相對較小的交易引發超大的價格波動和流動性緊縮。此外,Solana 網路不時會中斷,XRP、ETH由一群內部人士控制。
在更廣泛的數字資產行業中,我們已經看到代幣崩盤如何導致監管部門立即打擊、刑事指控以及公眾對基於區塊鏈的資產的厭惡。2022 年的 Terra 崩盤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衝擊波,FTX 醜聞繼續在華盛頓的權力殿堂中迴盪。每次發生這樣的崩盤,政客們都會尋求掩護,新的法規就會匆忙出臺,真正的技術突破可能會被淹沒在噪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