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銀行暴雷後的大變局,加密市場出現哪些重要變化

矽谷銀行暴雷,美聯儲緊急出手,這可能是新冠疫情之後最重要的金融事件。矽谷銀行暴雷,到底是加密金融風險外溢波及傳統金融,還是傳統金融中心化風險造成加密行業巨震?以太坊轉PoS之後,生態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帶給自身哪些新麻煩?緊縮週期即將結束?危機之中,加密市場出現哪些大機遇?

核心要點

1.在美聯儲提供緊急貸款之後,美國政府一方面在為矽谷銀行等尋找新買家;一方面則在為矽谷銀行暴雷事件尋找替罪羊,希冀轉嫁塞責,實現自身政治目的。但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比特幣在危機之中再次壯大。
2.伴隨以太坊從PoW轉向PoS後,出現了一些新危機,主要集中在監管和中心化問題上;反觀比特幣,宏觀市場銀行危機和新文化運動正在推動比特幣再次走向高光時刻,就像比特幣誕生時那樣。
3.矽谷銀行暴雷之後,美聯儲緊急出臺BTFP(銀行期限融資計劃)紓困計劃,市場再次迎來重要機遇期,有觀點認為美聯儲激進加息政策或將軟化,緊縮週期可能即將結束。

加密行業成白宮“替罪羊”,比特幣反迎高光時刻

美國政府在矽谷銀行暴雷事件後,出於政治目的,一方面指責政治對手特朗普放鬆了銀行監管導致危機,一方面讓加密市場當替罪羊,不斷收緊對加密行業的銀行服務。然而事實真相是,美國矽谷銀行等暴雷的主要原因是美聯儲激進加息造成流動性緊張,加之矽谷銀行資產和負債期限錯配等因素導致的,本次加密市場的巨大波動是傳統銀行危機蔓延導致。從市場表現上看,比特幣的暴漲與銀行股的低迷形成強烈反差,這反映出市場進一步增加了對比特幣的信任和投入,比特幣又一次在危機中迎來高光時刻。
據《比推》報道,前OCC代理署長Brian Brooks在週三接受採訪時表示,聯邦監管機構正共同努力,以將加密貨幣排除在美國銀行系統之外。很明顯,在這屆政府中,銀行監管機構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即加密貨幣本質上是有風險的,需要從銀行系統中分離出來。
針對美國政府試圖轉嫁塞責,讓加密行業成為“替罪羊”的行為,Ark Invest執行長Cathie Wood在推特上極力反駁,直指核心。Cathie Wood認為:“當美國銀行系統因銀行擠兌威脅到地區銀行而陷入癱瘓時,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加密網路卻不受影響繼續執行。銀行體系的不穩定威脅到了穩定幣,穩定幣是DeFi的入口,這與監管機構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監管機構不應該封鎖去中心化、透明、可審計、運轉良好且沒有中心故障點的金融平臺,而是應該關注傳統銀行體系中正在出現的中心化、不透明的故障點。他們本應完全瞭解這場顯而易見的危機:資產和負債期限錯配,短期利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飆升19倍,銀行體系中的存款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矽谷銀行暴雷,損失最大的就是高淨值人群,在吃過虧後,越來越多高淨值人群開始持有比特幣。3月17日,據彭博社報道,多名投資者擬募集1億美元推出比特幣機會基金,該基金的合夥人之一、自動化比特幣儲蓄計劃提供商Swan Bitcoin執行長 Cory Klippsten 表示:“最近銀行業危機恰恰凸顯了對比特幣的需求,每個人都需要一些他們擁有和控制的錢。”
據《比推》報道,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隨著對美國被迫關閉的傳統銀行的擔憂增加,這應該是比特幣的閃亮時刻。比特幣被設計為一種讓人們在私人數字錢包中持有價值的方式,而不需要中介機構為他們儲存價值或促成交易。
從交易資料看,市場對於比特幣的交易需求明顯上升,價格上漲背後是市場對於比特幣價值的一種認可。Kaiko資料顯示,截止3月15日,隨著昨日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26000 USDT,中心化交易所(CEX)的比特幣日交易量突破200億美元(USDT以及USDC交易對),創FTX崩潰以來的4個月新高。
以太坊的“新”危機,比特幣地位越發穩固
本文第二個重要的觀察是,以太坊轉PoS之後,反而為以太坊帶來了一些新危機,而對比之下,比特幣的地位卻越發穩固。之前,市場對於以太坊對ETH轉PoS機制曾抱以非常大的預期,認為其開始走向通縮,並且在龐大應用生態加持下,其漲幅在下輪牛市將遠遠超越比特幣,但目前看,越來越多人在更加看好比特幣。
首先,以太坊轉PoS後,ETH屬於大宗商品還是證券?SEC正在不斷用行動告訴市場ETH是證券,雖然CFTC不同意。據《比推》報道,上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Rostin Behnam表示,以太坊是一種大宗商品。3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Gary Gensler在被記者問及對此看法時表示,根據美國法律,使用質押協議的代幣應被視為證券。代幣持有者從質押中獲得的回報表明,這些代幣是證券,需要根據美國法律進行註冊。此外,紐約總檢察長Letitia James在針對加密公司KuCoin提起的訴訟中也表示,以太坊是一種未註冊證券,包括Vitalik Buterin在內的創始人違反了美國證券法。
SEC並沒有停留在說說上面,其早已開始行動。2月9日,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加密貨幣交易平臺Kraken未註冊質押服務,違反了證券法,並命令其停止在美國的所有質押服務,Kraken被迫同意支付3000萬美元的罰款並遵循SEC的要求,停止其所有質押服務。SEC主席GaryGensler又在一份宣告中指出,“無論是透過staking-as-a-service(質押服務)、借貸或其他方式,加密中介機構在提供投資合同以換取投資者的加密資產時,都需要提供適當的披露以及美國證券法要求的保障措施。此次監管在市場上明確表明,服務提供商必須註冊並提供充分、公正和真實的披露和投資者保護。”
其次,以太坊質押服務節點中心化問題嚴重。目前,Lido是以太坊2.0網路上最大的質押服務提供商之一,其目的是為使用者提供一種方便、安全、高效的方式來參與以太坊2.0的質押過程。但隨著Lido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特別是中心化交易所質押服務受到SEC打擊後,市場對於其中心化的擔憂越來越嚴重。首先,Lido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這可能會導致一些節點運營商失去了市場競爭力,進而影響到整個網路的分散性。同時,如果Lido運營商發生故障或者遭受攻擊,那麼整個網路的穩定性可能會受到影響。其次,Lido的質押服務是基於代幣化的質押權益的,這也意味著使用者需要委託他們的代幣給Lido,而不是直接質押到驗證節點。這種代幣化質押權益的設計可能會使得Lido擁有更多的控制權,從而對網路產生更多的影響。
反觀比特幣,其去中心化程度非常高,創始人中本聰像神一樣存在,SEC還未質疑過比特幣是證券,比特幣目前也沒有轉向PoS的計劃。至於生態,在比特幣“新文化運動“加持下,比特幣應用端雖然少,但影響力卻非常大,比如,今年以來爆火的NFT 協議Ordinals 和 Nostr 協議。比特幣上的應用還很新很少,但其出圈的影響力卻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以太坊生態,而且以太坊生態上的許多專案正在或計劃遷移到比特幣生態。下一輪牛市,比特幣和以太坊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更加有意思。

美聯儲政策或將迎重大調整?大機構已悄然埋伏

本文談到的第三個大變化則是美聯儲的宏觀政策,其出現一些即將轉向跡象。矽谷銀行暴雷雖然自身和客觀因素有很多,但核心原因還是美聯儲加息導致的市場流動性緊張。伴隨美聯儲緊急貸款政策出臺,市場認為,美聯儲貨幣政策滯後效應顯現,激進加息政策或將軟化,緊縮週期可能即將結束。
據《比推》報道,3月16日,滙豐信貸交易主管丹尼爾·沃恩表示,市場波動性明顯上升,似乎已導致投資者懷疑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進一步加息的能力。鑑於近期經濟活動和工資資料穩健,仍預計兩家央行將在3月份推進加息。然而,對金融穩定性的考慮強化了我們的觀點,即緊縮週期可能即將結束。
據《比推》報道,3 月 15 日,美聯儲利率掉期目前定價聯邦基金利率將在 3 月見頂,目前的加息押注僅剩 10 個基點;同時顯示美聯儲 3 月加息的機率已不到 50%。
面對美聯儲可能的政策轉向,雖然美國政府持續加壓監管加密行業,但機構投資者卻表現出靈敏的嗅覺和強烈的逐利本能。
據《比推》報道,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新檔案顯示,Cathie Wood旗下Ark Invest為一隻新加密基金募資超過1600萬美元,該基金於3月1日開放投資,沒有明確的募資目標,屬於私人基金,只對少數投資者開放。
另外,據《比推》報道,富達數字資產(Fidelity digital Assets)近日已悄然面向大眾開放了對其加密投資產品Fidelity Crypto的訪問。數百萬使用者現在可以在該平臺上免佣金交易比特幣和以太坊,該公司收取的利差不超過1%,提款功能尚未啟用。知情人士透露,Fidelity Crypto的全面開放是在過去幾周內進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該服務並非在美國所有州都可用。該應用程式之前僅限於等候名單上的使用者訪問,目前新使用者必須在設定過程中建立Fidelity Brokerage賬戶才可使用。

機遇往往隱藏在巨大的危機中,等待新週期

”風浪越大魚越大“,機遇似乎往往藏在巨大的危機之中。矽谷銀行等破產,美聯儲等出手相救,市場出現的異常反應,似乎都在暗示著大魚即將浮出水面。上文總結了目前市場的三個主要變化,最後總結幾個大V的評論,僅供讀者參考。
BitMEX創始人Arthur Hayes發推稱,“我會發表關於美聯儲BTFP(銀行期限融資計劃)紓困計劃的看法,這是自COVID以來最重要的金融事件。如果你能正確交易,你將為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加密牛市做好準備。”Galaxy Digital創始人兼執行長Michael Novogratz3月16日在接受時簡單明瞭地表示,現在是購買黃金、白銀和比特幣的最佳時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