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看空後,摩根士丹利繼續唱多中國股市:外資尚未真正參與本輪反彈,還有很大配置空間

摩根士丹利在放棄看空立場後,繼續表達了對中國股市的樂觀預期。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Laura Wang21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A股和港股自1月底以來已經出現顯著上漲,但外資尚未真正參與這輪反彈,仍有很大的配置空間。
她表示:
"投資者對中國的配置仍然嚴重不足。因此,他們從現在開始增加配置還有很大空間。"

Laura Wang:外資還有很大配置空間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和資料顯示,推動這波反彈的主要增量資金來自“南向交易”,即透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流入香港市場的內地資金。今年迄今為止,已有高達25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香港。此外,一些區域性和專注於中國市場的基金也積極參與了這輪反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總部位於美國或歐洲的積極管理型基金或被動型基金,尚未真正參與到這輪反彈中來。這意味著,大量潛在的外資仍在場外觀望。Laura表示:
“如果你看美國或歐洲的主動型基金或被動型基金,他們實際上還沒有真正參與地緣政治變化、中國技術創新突破以及週一座談會(引發的市場反彈)。”
摩根士丹利認為,幾個關鍵因素的變化正在提升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首先,地緣政治局勢的緩和為市場注入了信心。其次,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突破,特別是在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強烈訊號,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的長期增長潛力。
Laura強調,這些積極變化發生得非常迅速,許多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配置仍然嚴重不足。因此,外資未來有很大的空間增加對中國股市的配置。
20日,Laura Wang團隊發文表示轉向看多中國股市,預計MSCI中國指數有望再漲4%。報告表示,中國股市(尤其是離岸市場)終於發生了結構性的質變,這讓人比去年9月的反彈更加確信,MSCI中國指數近期表現的改善能夠持續。

此前,摩根士丹利一直對中國股票持謹慎態度。有觀點指出,大摩此次上調評級是一個大轉向,表明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態度可能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即使在10月份,當中國的貨幣刺激舉措引發股市大漲時,摩根士丹利幾乎不改其志——只是縮減了其低配倉位。

邢自強:中國市場“動物精神迴歸”

21日,摩根士丹利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團隊發表研報也指出,近期的技術突破、民營企業座談會以及阿里巴巴的高額資本支出計劃被認為是“動物精神”迴歸的早期跡象,不過這種精神目前僅限於科技行業。
報告提到,本次座談會的重點轉向了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領域。摩根士丹利認為,這種政策導向的變化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優先順序的調整,科技行業正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宣佈的資本支出計劃大幅超出市場預期,顯示出科技行業對未來發展的強烈信心。分析指出,國內成本效益較高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降低了訓練和推理成本,這將推動相關技術的更快普及和應用。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