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加拿大14歲華人女孩死亡!家人痛不欲生:對政府發出“靈魂拷問”!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大家都知道,人一旦染上毒品,想要戒毒會非常困難,對成年人來說是如此,對一個未成年孩子來說就尤其艱難。
最近大溫一個14歲華人女孩因吸毒過量死亡,家長痛苦之餘質疑為什麼政府不能允許強制戒毒?為什麼家長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掉入泥潭卻無法伸手救助?
檢視51網此前報道顯示,最近幾年加拿大已經發生多起十幾歲孩子吸毒過量死亡的案例,最近一起發生在2022年,14歲的女孩Sword的屍體被發現在她臥室的地板上,事後證實她因吸毒過量死亡。

圖源:CTV

據星島日報報道,2025年2月13日,在素裡溫哥華信友堂教會為一名因吸毒過量不幸離世的14歲華裔少女舉行葬禮。
約百名親朋好友、社群成員及政界人士參加了悼念儀式。在隨後舉行的記者會上,逝者家屬及多位政界人士呼籲政府做出變革,讓青少年遠離毒品的危害 。
去世女孩的母親在記者會上詳述了女兒的成癮歷程與最後的離世過程。她回憶道,女兒在加拿大出生,小時候性格天真、單純。去年3月,因孩子出現焦慮症狀,母親帶她看了心理諮詢師,接受心理輔導。幾個月後女兒出現感冒症狀,並告訴母親自己吸食了冰毒。到了11月份,女兒告訴學校老師講想用芬太尼。菲沙衛生局獲悉後,於12月委派一名戒毒師與女兒進行溝通。戒毒師每週上門,但在與孩子的談話過程中要求家長迴避,家長始終未能知曉談話內容。
之後家長與孩子談話要求她去戒毒,女兒也同意了。但戒毒師來到家中時,要求父母離開,說要聽聽她個人意見,結果談了1小時候出來,戒毒師卻說:你女兒不想去戒毒中心,她說不想在外面洗澡、不想在外面過夜。而且強調家長不能強迫她,任何人都不行。
今年1月26日,女孩在購物中心因吸毒過量被警察發現,警察告訴家長說這個孩子的情況很危險,今天差不多死掉。當晚這位母親帶女兒到醫院就醫,醫院沒有開藥治療,家長要求留院觀察,醫生說孩子不符合住院的要求,未能獲得治療就回家了。
1月30日早上,家人發現孩子面色發青,送醫院搶救十多個小時,當晚離開了人世。她的死亡原因被確認為服用過量芬太尼。
在記者會上,逝者母親表達了對毒品非刑事化政策的強烈反對,認為芬太尼的泛濫極大危及青少年的生命安全,這位母親說,“芬太尼很便宜,隨便在哪個車站就能輕易地買到毒品”。她呼籲政府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推行強制戒毒並加大預防工作力度。
專家表示,幫助14歲孩子戒毒 需要耐心、理解和專業支援。以下是一些關鍵步驟來幫助孩子走出毒癮:
1. 保持冷靜,不要責備
孩子染上毒癮可能讓家長震驚和憤怒,但指責、懲罰或過度控制 可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叛逆。相反,試著 以開放、關心的態度與孩子溝通,表達你的 擔憂,而不是憤怒。

可以說:

✅ “我很擔心你的健康,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

❌ “你怎麼能這樣?你太讓我失望了!”(容易引發對抗情緒)

2. 瞭解孩子的毒品使用情況
弄清楚:
  • 使用了什麼毒品?(如大麻、冰毒、可卡因等)
  • 使用多久了?(剛嘗試,還是已成癮?)
  • 為何開始使用?(同伴影響?壓力?情緒問題?)
如果孩子不願開口,可以觀察以下 成癮訊號:
  • 情緒變化(焦慮、抑鬱、易怒)
  • 成績下降、逃學、和新朋友混在一起
  • 生活習慣改變(食慾減少、睡眠紊亂)
  • 身體變化(眼睛發紅、說話含糊、體重變化)
3. 獲取專業幫助
戒毒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專業人士介入。你可以聯絡:

✅ 心理醫生(幫助孩子應對成癮背後的心理問題)

✅ 戒毒中心(提供專業戒毒計劃)

✅ 學校輔導員(老師和社工可以提供支援)

如果孩子染上的是高度成癮的毒品(如冰毒、海洛因),請 儘快就醫。
4.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毒癮往往與心理問題相關,比如焦慮、抑鬱或低自尊。因此,除了戒毒,還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

✅ 建立信任:讓孩子知道你是支援他的,而不是要控制他。

✅ 尋找替代方式:鼓勵孩子運動、畫畫、寫日記,用健康的方式釋放壓力。

✅ 避免負面環境:如果孩子的朋友也在吸毒,儘量減少他們的接觸。

5. 監督但不過度干涉
你可以溫和地監督孩子,但不要讓他感到窒息:

✅ 調整家裡的規則(比如回家時間、零用錢使用方式)

✅ 與學校保持聯絡(瞭解孩子的行為變化)

✅ 減少誘惑(不要讓孩子輕易接觸到毒品)

6. 讓孩子看到戒毒的好處
孩子可能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因此 讓他看到戒毒後的積極變化 非常重要。例如:
  • 成功戒毒的真實案例(可以是名人、親戚或社工的分享)
  • 改善的健康狀況(如更好的睡眠、皮膚狀態、體力恢復)
  • 更多的自由和信任(戒毒後,家人會更信任他)
7. 給予持久的支援
戒毒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可能 反覆復發,但重要的是你一直在他身邊。

✅ 即使失敗了,也要鼓勵他重新開始

✅ 每個進步都要認可和鼓勵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注: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國報告最新資訊,請點選本號首頁右上角,新增“星標”


來源:www.51.ca
平臺:加國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全加拿大華人都在關注加國報告,就差你了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