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光州跑男”李在明,身體到底有多棒?

你可能已經知道這起人類史上鬧劇式的政變了。
也可能把《第五共和國》《首爾之春》裡的段子不斷套用,覺得回味無窮。
(純屬段子,圖源網路)
不過很多人對韓國總統尹錫悅接下去會有多慘這些問題並不感興趣。
大家倒是很想知道李在明怎麼這麼彪悍。
他的經歷非常豐富,如果非要說點與其他政客不一樣的,恐怕還就是:身體硬朗。
我們用一種倒序手法來看看這位60歲的小老頭有多會“鬧事”。
  •  “光州跑男”時期,主打一個體能怪
現在有不少段子說,李在明在零下3度,跑了4.5公里到達國會,還翻越2.3米高的牆,然後去國會議員會館開會,開啟了彈劾尹錫悅的程序。

雖然“60歲正是出去闖的年紀”這樣的段子很勵志,但很遺憾,這是一個謠言。
因為李在明直播鏡頭交代了自己是坐計程車到達現場,且韓媒的報道也說過這些鏤空的圍欄高1米5左右,另外李在明也不是光州人。
不過說起來,寒冬深夜進行這一通操作對於老年人來說並不容易。
首先,這1.5米高的牆就不好翻,要是選的位置不好,可能還需要路人助力一把。
而且主人公李在明當童工時左手被機器夾傷留下嚴重殘疾,所以他只能單手發力翻牆。
(當時李在明YouTube直播間有238萬多人觀看)
更別說,翻牆後還有漫長的開會時間。
按照媒體說的,李在明是大晚上11點達到國會,參加緊急會議,到了第二天早上近6點才結束。
所以基本上一整晚都沒睡。那後來有沒有補覺呢?
估計也難,因為白天他又去喊話了。
這差不多四十個小時的裡,他還需要打電話反反覆覆溝通各方,是腦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
一般年輕人到這個份上估計早扛不住,而作為政客,不應該優哉遊哉地搞政治嗎?
不,李在明表示自己習慣在生命健康邊緣徘徊了。
  •  被刺殺後,天天想著返崗工作
今年1月2日,他釜山參加活動,身邊有50多位警察保護,但他還是被襲擊者拿著長刀捅到了脖子。
傷口很大,鮮血染紅了他的襯衣。
隨後他被送去首爾大學醫院接受血管重建手術。
沒想到鏡頭一轉,8天后他出院後神采奕奕鞠躬致謝。
再一週後返崗工作,生怕卷不怕每天兩杯冰美式的韓國年輕人。
一般年輕人到這個份上估計想著工傷病假一塊利用起來,而且你是政客,政客不應該更閒適一些嗎?
不,李在明表示自己從不計生命健康。
  •  絕食階段最想做的事是,再絕食幾天
去年8月31日,李在明開始了僅靠水和鹽維持生命的絕食,以抗議尹錫悅政府。
1、為現任韓總統破壞民生、破壞民主的行為道歉。
2、反對日本核汙染水排放。
3、希望韓政府的政務進行全面改革。
很多人覺得他是作秀,因為一般人只喝水情況下絕食,7天都會生命垂危。
(圖源百度健康的優選回答)
但他一下子絕食絕到第18天,這時候他身體虛得都說不了話。
第19天他倒在被窩裡,沒有意識,血糖降體溫低,被送往醫院。
一檢查發現多處器官出現不可逆損傷。身體都這樣了,總該停了吧。沒有,李在明在醫院恢復意識後表示仍要絕食。
一絕絕到第24天。
一般年輕人到這個份上估計早歇菜了,但李在明還是生龍活虎,一年後就出現瞭如今跨圍牆的驚人之舉。
這身體這麼抗造,是鐵打的嗎,不明所以的多網友乾脆玩起了梗。
一會兒說讓李在明身手矯健的運動專案叫輕斷食。
一會兒說有個好身體做啥都好。
目前來看,他的行為比他的政治訴求有趣多了。
也只能感慨韓國政壇繼承了韓國綜藝很能整活的一面。
放眼世界,政客老齡化已是趨勢了。
特朗普二進宮時79歲了。
幾個月前他還遭受槍擊事件,子彈擊穿他耳朵,帶來一個2釐米的傷口。
但凡特朗普不搖頭晃腦的話,他可能真就中彈了。
運氣好的背後,是特朗普身體硬朗的表現。
上一次與希拉里競選總統時,特朗普就愛標榜自己身體很棒。
他拿出自己的部分醫療記錄,表示這些指標都是打高爾夫打出來的,打著打著就能掉體重。
他的醫生甚至宣傳說:“特朗普是有史以來最健康的總統候選人。”
位元朗普還大齡拿offer的是拜登。
拜登今年82歲,按照幾個月前白宮的健康報道來說,拜登的身子骨也硬朗的不得了。
真實情況誰知道呢?但比他小三歲的一位美國人叫克林頓,他可是在30年前當總統的。
但這些是好事嗎?
美國民眾吐槽好久了,諷刺這是“老年政治”,他們眼睛一瞥就瞧見:
參議院,
米奇·麥康奈爾81歲;
伯尼·桑德斯81歲;
查克·格拉斯利90歲;
……
眾議院,
佩洛西83歲;
斯坦尼·霍耶84歲;
哈羅德·羅傑斯85歲;
瑪克辛·沃特斯85歲;
小比爾·帕斯克雷爾86歲;
埃莉諾·霍姆斯·諾頓86歲;
最後一查資料,顯示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議員平均年齡分別為58歲和64歲,相比於80年代來說要老10歲了。
而這幫人有可能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的,不為別的,權力致幻劑真的能讓枯木逢春。
所以這些高齡議員也基本沒有退休計劃。
這甚至不是美國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
根據一份2019年的統計報告,全球領導人的平均年齡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呈現上升趨勢。
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客們太能活了。
2020年牛津大學發表在《歐洲流行病學雜誌》的報告就指出:政治家壽命比普通民眾平均長4.5年。
在義大利和美國,這個差值要被拉大到7年以上。
原因也很簡單,作為精英,他們更加註重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他們所享受的醫療保健服務也比普通民眾更好。
當然你可能說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但我想說的是身體好才能進行政治這種高強度的工種。
甚至於活的越久你越是勝利者,歷史都能把你不光彩的一面抹去。各行各業皆如此。
所以你彆著急年少成名,就像之前那個段子說的:
“80歲的特朗普、70歲的劉曉慶、60歲的李在明,年輕人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事實上,很多工作最後就是拼體力。
你去知乎和小紅書,過來人會告訴你。
當醫生做手術時,一個手術好幾個小時,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即使有助手有機器協助,體力消耗也是巨大的。
做科研時,你能遇到一個70歲院士親力親為,加班可能比你還猛。
當老闆了,光是經歷網傳的王健林64歲時的行程單就夠累人,更別說還需要應對各種爾虞我詐。
(圖源網路)
所以人還是動物,在低段位時拼體力,當你爬到高處,也還是如此。
當然我寫這篇文章不是慫恿你幹大事,時時刻刻想當大人物;
也不是支援李在明等人,誰也說不清他們上臺後對我們是否友好;
而是說當你身體保持健康狀態,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看到更多人生的風景。
1920年代電視機原型之一佐利金電視出現,30年後電視就普及開來;
1929年弗萊明第一篇青黴素論文問世,15年後青黴素被公開使用;
1969年美國“阿帕網”投入執行,25年後網際網路出現;
1973年第一臺手機摩托羅拉DynaTAC出現,30年後手機普及;
再長一點也沒什麼關係。
66年間,人類從開發飛機到登月,想象力落地出了萬千種可能。
現在隨著科技發展,時間長河往往會越來越短。
這種情況下,所謂真的還想再活500年,是現代社會關於長壽的美夢。
更重要的是讓你開始關注起來。
就在當下,就在此時此刻,好好愛自己吧。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炒股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75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