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1917.12.20-2017.1.12)
李佩在紀念郭永懷百年誕辰紀念會上,《科學時報》記者盧家興拍攝。
導讀:
今天是李佩去世8週年。李佩並非科學家,但科學界有許多人家緬懷她。
為什麼李佩的一生值得了解與理解?科學記者王丹紅,曾經多次採訪李佩和她的家人,並鑽進歷史的資料裡尋找李佩的記錄。她不斷追尋,李佩到底是誰?她在近代中國的科學界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王丹紅 | 撰文
鄧志英 | 整理
1917年,李佩出生於江蘇鎮江,幼年隨父母遷居北京,她的家是位於北京故宮東邊無量大人衚衕裡的一座花園洋房。李佩是家中長女,她還有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這是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李保齡出生於江蘇鎮江,1910年畢業於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鐵路專科, 1911年作為清朝最後一批官費留學生,赴英國伯明翰大學留學,一生的夢想是科學救國和實業救國。
李佩全家,從左至右:李佩、母親王慧芝、李佩珊、李佩環、弟弟李佩璋、父親李寶齡、李佩珠。
李佩家所在的無量大人衚衕,及其求學的培元小學、貝滿女中、北京大學位置圖
李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文,中學就讀於家附近的北平私立貝滿女子中學,1936年考上北京大學經濟系,1938年轉入西南聯合大學。
1941年畢業後在重慶的中國勞工協會分會工作,1945年11月,赴法國巴黎參加第一次世界婦女大會暨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成立大會。
1945年10月在法國巴黎,左起∶陳家康、李佩、鄧發、朱學範
1945年11月,李佩(左一)在法國參加第一屆世界女婦女大會時的照片
1947年,李佩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在一次學術報告會上結識風華正茂的華裔航空學教授郭永懷,開始她一生的愛情故事。
1956年10月,李佩與丈夫郭永懷一起帶著年幼的女兒回到北京,在中國科學院中關村“特樓”定居。
1956年9月,郭永懷(左)李佩(中)在回國的船上
1957年1月,汪德昭、李慧年夫婦春節在李佩家。
郭永懷是新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唯一一位為核彈導彈和衛星研究均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1968年12月5日因公殉職。
李佩給“郭永懷獎學金”匯款的支票
“文革”期間,李佩未能倖免,永失我愛後,她先後在北京、合肥接受隔離審查、監督勞動。
1974年起,李佩因英文教學重獲啟用,煥發新生。
李佩先生(左)與錢永真(中)、鄭哲敏(右)在錢學森家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逝世;11月3日,在凜冽的寒風中,91歲的李佩用白色的大披巾包著頭和鄭哲敏等前往錢家弔唁。
錢學森先生逝世時,李佩前去弔唁,與錢學森之子錢永鋼握手。
2015年10月17日,李佩在懷柔中國科學院大學參觀兩彈一星紀念館。李偉格/攝
2016年12月20日,李佩生日當天,鄭哲敏先生到醫院看望李佩先生。
2016年12月20日,李佩生日當天,鄭哲敏先生主持生日會為李佩慶祝
最後一個生日時,科大學生的賀卡
改革開放初,李佩創辦中國科學院科技翻譯工作者協會;1979年10月,她和科學院外語教研室的外教Mary Van De Water等一道努力,幫助近百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赴美國留學,開啟當代中國自費留學之門;1980年,她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政道創立的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專案(CUSPEA),8年間幫助915位優秀物理學生赴美留學;她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外語教研室第一任主任,革新研究生英語教授,被譽為“中國語言學之母”。從1998年到2011年,她創辦中關村大講壇,總共辦了600多場。
他們的女兒郭芹,1951年8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綺色小鎮。1968年9月20日,乘坐專列奔赴內蒙古農區知青點。1970年,郭芹病退回北京,以烈士子女的身份進入父親的單位“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1980年去美國,1994年,在美國罹患重病,1996年11月8日在北京病故,骨灰撒入昆明湖中。
王丹紅 2015-09-27
李佩在1947年到達康奈爾大學後不久,在一次學術會上聽一位華裔學者做航空學方面的報告時,發現這位身材修長、學識淵博的學者居然是自己在西南聯大讀書時就聽說過的學長郭永懷,兩人因此相識,並彼此傾慕!
李佩在中關村的家,2015年4月12日上午她在這裡說:“我今年98歲了,我是1956年11月住進這裡的,快60年了!”
王丹紅 2015-10-01
十年浩劫不期而至,中關村“特樓”成為重災區。一大批為共和國科學事業奠基的科學家慘遭批鬥、折磨,備受屈辱,有的含冤離世。正在大西北參加導彈熱核試驗的郭永懷出差返京時不幸飛機失事,李佩被無辜誣陷為特務並受到大字報批判,尚未初中畢業的獨生女兒郭芹則隻身到黑龍江插隊作知青……
當時代的潮水退去,那些在個人無法抹除的記憶裡呈現的歷史真實,是不能被忘卻的。
王丹紅 2015-10-18
當時中國還沒有GRE和TOEFL考試,這是外國學生進入美國任何研究生院所必須透過的考試。李佩負責了歷屆CUSPEA專案英語筆試的出題和評卷工作,並參與了口語面試。因為透過考試的學生成績優異,所以當初在美國部分大學的推薦信中,英文水平證明書中只要有李佩的簽名,都會得到認可。
詩人馬驊說:“生命之歌沒有年紀”!李佩在講臺上孜孜不倦在傳授著知識和智慧,1987年離休後,又開始忙碌於中關村社群的建設:組織中關村老年活動中心、關心老科學家的家庭困難,“幫助周圍的朋友們,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一些”,定期為中科院離退休老幹部組織報告會……
任知恕曾問李佩:打算幹到什麼時候?她說:直到幹不動為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李佩教授(右)負責歷屆CUSPEA專案英語筆試的出題和評卷工作,並參與口語面試。那時候,在寄往美國很多大學的推薦資料中,英文水平證明書上只要有李佩教授的簽名,就會得到認可。圖為1979年,李佩在CUSPEA考試現場。來源:中國科大檔案館
王丹紅 2015-11-01
回到美國家中,我決定為李先生寫一篇文章!我在漫長的回憶中搜索、在眾多的資料中尋覓,回顧她近百年的傳奇人生…..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一件意料之外且難以理解的事:
李佩完全記不得自己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時代住了近10年的家!
王丹紅 2016-03-08
“我想這不是一種綜合性評價,應該有特殊的含義。會後,我專門找到李先生詢問,她回憶了1945年,在法國巴黎參加世界工會聯合會成立大會,以及第一屆世界婦女大會暨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成立大會的情形。汪先生所說的’傳奇’果然了不起,原來,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戰爭風雲中的中國,李先生已經為國共合作、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最終我的腦海浮現出一幅青年李佩活生生的畫卷:“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戰時陪都重慶。雙十年華的李佩,出入中國勞工協會重慶分會、曾家巖周公館,與周恩來和夫人鄧穎超、朱學範先生、宋美齡女士、新華社記者龔澎和喬冠華共事……遠赴法國巴黎,與科學家汪德昭和錢三強、音樂家李惠年、鄧發將軍交遊……在異鄉美國康奈爾大學邂逅郭永懷教授,結識麻省理工學院的錢學森教授和林家翹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的留學生龔普生、陳秀霞……”
王丹紅 2016-09-14
李佩就是在這樣的時代大潮中成長起來,在大潮的漩渦中心,沒有人知道在一個青年學生的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波瀾。
娜拉(Nora)是《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該劇是挪威作家易卜生於1879年創作的,女主角從家庭出走的故事極大地推動了歐洲女權運動的發展,對中國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圖為1879年《玩偶之家》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首演,娜拉的扮演者是Betty Hennings。
王丹紅 2016-10-01
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六十年前,著名力學家郭永懷是在錢學森的鼓勵下回國,而李佩是隨丈夫郭永懷回國的。公開發表的資料中有錢學森在1956年2月2日和1956年9月11日致郭永懷的兩封信。但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事實上,在郭永懷的回國決定中,李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1年2月27日,施一公、饒毅拜訪李佩。右上角是這張從不為人所關注的周恩來照片。世寧/攝
這張照片很不起眼,不為來訪者所關注,正如李佩與周恩來在重慶時代的工作關係一樣,鮮為人知。2009年6月7日,王鴻飛/攝
王丹紅 2021-05-08
王丹紅從2015年開始研究李佩(1917-2017)的生平,在新發掘的史料中,她發現李佩與胡宗南1945年和1946年在西安兩次會面的史料,揭示出李佩生命中一段隱而未述的重要經歷。
1945年10月,法國巴黎,左起:陳家康、李佩、鄧發、朱學範 來源:《朱學範與楓涇故居》
王丹紅 2019-03-29
哈里·肯德爾(Harry H. Kendall,1919-2009)是冷戰時期的美國外交官(1951-1979)。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8月,24歲的肯德爾作為美國陸軍航空兵第14航空隊(飛虎隊)一員,赴中國參戰。1979年,他從美國外交官崗位退休,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2004年,85歲的他出版自傳《遠方的木蘭花——我生命中的第一個30年》,書中有一部分專門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中國的經歷以及一段短暫卻刻骨銘心的異國戀情。
這段異國戀的女主角是李佩(1917-2017)。1945年4月,雙十年華的他們相識於蘭州;8月7日,在戰時陪都重慶,他們聽到了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訊息;8月14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9月,肯德爾隨部隊回美國,在印度加爾各答候船時,與途經此地赴巴黎開會的李佩相聚;1946年12月聖誕節,兩人在美國紐約重逢。
1947年2月,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期間,李佩遇見了自己未來的丈夫——郭永懷教授,肯德爾心碎地結束了這段戀情。 然而,李佩也許從來都不曾知道:因為她,肯德爾改變了一生的職業選擇。
1944年,美國“飛虎隊”士兵哈里·肯德爾在無線電工作臺。來源:Harry Kendall;右:1945年9月,印度加爾各答,28歲的李佩身著美軍制服。攝影:Harry Kend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