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叔”之稱的香港地產富豪、恆基兆業地產創始人李兆基的傳奇一生落幕。
3月17日,據恆基兆業地產官網釋出訊息稱,“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沉痛宣佈集團創辦人李兆基大紫荊勳賢,痛於今天黃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與世長辭,積閏享壽九十七歲。”
與多數白手起家的商人不同,李兆基一開始就站在較高的起點上。他是金鋪神童,也是地產大佬,還是“亞洲股神”,他的一生堪稱一部跌宕起伏的商業傳奇。
李兆基出生於1928年,是廣東順德人。因為在家中排行第四,所以被港人稱為“四叔”。
李兆基的父親本身就是個商人,經營著兩間門店,主營黃金、匯兌、外幣買賣生意,父親為了他以後能夠更好地參與管理家業,6歲就把李兆基安排進家裡的金鋪開始學習做生意了。12歲時,李兆基已熟練掌握看金、化金、熔金的本領。15歲時,父親因長駐廣州灣生意,於是將順德的“天寶榮金鋪”和“永生銀號”都交予李兆基掌管。小小年紀的他,是當時順德無人不知的神童。
在管理家族店鋪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兆基發現店裡請來的鍊金師傅在悄悄“偷金”,於是趕緊報告父親,建議父親要警告這個人。而父親卻要他打住話題,不要再講。理由是,他早就知道師傅“偷金”的事,但師傅掌握了核心技術,得罪不起,所以要忍氣吞聲。
李兆基沒有反駁父親。轉過身,他開始和鍊金師傅套近乎,暗地裡學習他的手藝。沒用多久,他會了整套本事。當鍊金師傅又一次伸手,他決定不再沉默。鍊金師果然以不幹了要挾他,他則大方地告訴說,這樣最好,反正你會的我已經都會。
直到今天,李兆基也總是和向他請教生意經的人強調,如果你不是做董事長,當甩手掌櫃,而是做總經理,當CEO,你自己一定要非常懂你做的這門事,而且掌握裡面核心的東西。
1948年,李兆基帶著1000塊錢隻身一人來到香港打拼。
20世紀40年代末,李兆基(右一)在香港淺水灣與親戚合影
雖然是年僅20歲的小夥子,但李兆基卻已累積了十幾年的從商經驗,早已不是初出茅廬。來到香港這一成熟的商業市場之後,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和靈活的商業頭腦展露無遺。
由於對黃金知識較為熟悉,初抵香港,李兆基選擇了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時局動盪給了李兆基發家致富的機會。
1949年前後,外匯兌換和黃金買賣業務格外興隆,李兆基由此大賺一筆,為其日後在香港的事業發展贏得了第一桶金。
上世紀50年代後,香港工商業和進出口貿易逐漸復甦發展,李兆基轉行做起了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同樣因為看準了進入市場的時機,李兆基的生意自然順風順水。
隨著香港的穩定與繁榮,香港人口也急劇增長,這使得香港的住房需求急劇上升,房屋興建計劃不斷。李兆基又一次看準了這一商機,決定進駐地產市場。
那時他透過黃金生意已經賺了些錢,但手中資本要想買樓置地未免捉襟見肘。
1958年,30歲的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得勝等8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開始涉足地產生意。公司開辦後,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樓宇均銷售一空。
1963年,李兆基與郭得勝、馮景禧三人又另起爐灶,成立“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新”字取於馮景禧的“新禧公司”,“鴻”字代表郭得勝的“鴻昌行”,“基”字自然是李兆基之名,業內人稱“三劍俠”。郭得勝任集團主席,李兆基出任副主席兼總經理。
新鴻基的三位創始人馮景禧(左一)、郭得勝(中)、李兆基
李兆基的才華進一步顯現,圖紙設計、買地、銷售他全部負責。他創造出一個分層銷售和分期購買(按揭)的辦法建樓賣樓。很短時間內,新鴻基企業就在地產界嶄露頭角,獲利頗豐。李兆基、郭得勝、馮景禧也被業界冠以“三劍俠”的美名。李兆基所始創的分期購買,更在此後被廣泛採用,對香港市民的置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陳可辛執導的著名喜劇片《新難兄難弟》中,就有梁朝偉穿越到50年代,向地產商太子基獻計採用分期付款賣樓、分層銷售樓盤的橋段。
新鴻基慢慢做大做強,在1972年成功上市。上市時,李兆基和新鴻基和平分手,拿著公司派發的5000萬港元資產,他成立了恆基兆業有限公司,由此開啟了屬於李兆基的輝煌時代。
1981年,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將恆基兆業推上市,一舉集資10億港幣,充實了自己的實力。1988年,恆基兆業地產公司全面收購了永泰建業,將之改名為“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李兆基透過借殼上市、以小博大等操作,一舉躍入香港十大富豪榜。
在香港,恆基兆業很少參加政府的土地拍賣,但總有辦法買到地盤,而且質優價廉。這主要在於李兆基有兩大法寶。第一是購入“乙種換地權益書”。當年,港府徵收新界的農用地作發展用途,是先用換地權益書向農民們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撥付時才與其交換。李兆基就以現金購入他們持有的換地權益書,既受歡迎,又價錢便宜。等政府一宣佈開發計劃,他買得的大量權益書就會變成可發展的地皮。
第二種購地辦法,則是龐大的系統工程——舊樓改建。買下黃金地帶的舊樓,在舊地蓋新樓。這種辦法一舉多得,發展商得利、市容煥新、舊業主套現、政府增加稅收,但卻十分辛苦,因為單獨收購一個小物業(如一個住戶)並不能支援一個地產專案的發展計劃,所以恆基兆業還練出一個絕活——並樓。透過向某個目標地盤上的多個業主收購物業,湊零為整,得來土地。為了收到舊樓,他佈下天羅地網,除面向本港外,還到在港留有物業的僑民移居地找樓買。並樓極其艱辛複雜,一個業主不賣就會滿盤皆輸,但恆基兆業卻對此情有獨鍾,幾十年來,並樓無數。李兆基有關於此的另外一句名言:“寸土必爭”,也傳播四方。
香港地產界權威人士在評判李兆基與李嘉誠、郭得勝、鄭裕彤四人時,曾有這樣的評語:長江實業雄才大略;新鴻基地產穩健有為;新世界發展勇氣逼人;恆基兆業則眼光遠大,先聲奪人。
在地產界打拼期間,神奇的命運弧線使得李兆基開始與另一人發生交匯,而他就是香港另一位傳奇富豪——李嘉誠。值得一提的是,“二李”同時出生於1928年,在商場上,兩人成了終生的對手。
隨著恆基地產的迅速發展,到1996年,其市值已經漲到了1325億港元。李兆基的身家也隨之水漲船高,於1996年和1997年,連續兩年拿下亞洲首富寶座。
不過,之後因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李兆基的資產大幅縮水,而此時,李嘉誠卻因抄底歐洲,躲開了亞洲金融危機,而逆勢崛起,於1998年從李兆基手中搶過香港首富寶座。
此後21年間,香港富豪榜頭把交椅始終被李嘉誠霸佔。直到2020年,福布斯公佈的香港50大富豪榜顯示,李兆基以304億美元身家,領先李嘉誠10億美元,奪得香港首富的寶座。
實際上早前,李嘉誠與李兆基曾是合作伙伴關係。兩人曾攜手合作的半山豪宅嘉兆臺,是在兩位地產大王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見他們友誼深厚。
1993年,李嘉誠欲聯同外人收購美麗華集團,但該集團持有者楊志雲家族不想讓公司改組,便將集團賣給了楊志雲生前好友李兆基。李嘉誠因此損失巨大,也由此與李兆基結下了“樑子”。
隨後幾十年間,二人在商場上亦敵亦友、難分伯仲。更為有趣的是,李兆基還為次子取名李家誠,一度被外界質疑這一做法是否為了“調侃”李嘉誠,李兆基則表示,取名李家誠只是因為這個名字會給家族帶來好運。
除了地產大亨的名號,李兆基還被人稱為“亞洲股神”。
進入21世紀後,李兆基逐漸淡出了香港的地產行業,將精力轉向了資本市場,並且很快在金融市場再次掀起了風浪。
關於投資李兆基有一套一元變八元的理論:“我有一個理想叫穿雲箭、過三關。第一關是以一博二、第二關是二博四,第三關是四博八。”早在90年代初,李兆基買下了日本債券,成功令資金翻一番,以一博二過關。後來他又將賺到的兩份資金,再投資來港上市的國企。進入21世紀後,國企紛紛開始上市,股價也大漲,李兆基又大賺了一筆。
2007年6月,李兆基呼籲投資者在恒生指數達22000點便要“小心點”,減持手上的股票。股民表示不解,因為這個時候的香港股市非常火熱,飆升勢頭極為迅猛。
果然,到了2007年8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香港股市應聲墜落,一舉跌破20000點。這個時候,李兆基又發聲了:機會來了,趕緊入市,年底能破25000,結果僅僅一個月之後,港股便收復失地。
2007年10月,李兆基建議投資者拋售美國和日本股票,加註中資股票,並預測2008年恒指能突破30000點。11月初這一預測提前完成目標。11月18日,李兆基對著媒體記者又再發話:內地可能於未來數日再推出宏觀經濟調控措施,數天港股將會很波動,跌幅較大,投資者要小心,小心。果然,恒生指數11月19日下跌1136點。
由此,李兆基“亞洲股神”“香港巴菲特”的名聲鵲起。
上世紀80年代,李兆基開始將目光瞄準大陸市場,事實證明“四叔”的商業眼光是具有前瞻性的。他首先投資參與了廣東中國大酒店和花園酒店的專案,之後又完成了以耗資33億人民幣的北京恆基中心為代表的一批投資專案。
根據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公佈的2024年中期業績,公司在內地的投資物業合計建築面積為120.8萬平米,以寫字樓為主,建築面積85.5萬平米,佔比71%;零售商業物業建築面積為35.3萬平米,佔比29%。
按照城市劃分,恆基地產主要投資物業集中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其中上海份額最大,持有建築面積64.1萬平米,佔比53%;北京投資物業建面為20.4萬平米,佔比17%;廣州的投資物業面積為23.2萬平米,佔比19%。
2024年上半年,恆基地產在內地投資物業的股東應占合併收入為10.43億港元,內地投資物業的淨物業收入為7.64億港元。
1959年,李兆基與劉惠娟成婚。劉惠娟20世紀50年代曾參選過香港小姐,並奪得冠軍。1985年,李兆基因為妻子劉惠娟熱衷參與公司事務且意見不合而離異。此後,李兆基再未組織家庭,也從未傳出情愛方面的緋聞八卦。
李兆基育有三女兩子。長子李家傑為人低調,在網上找不到什麼八卦新聞。但在2010年,47歲未婚的李家傑為達成父親李兆基心願,透過代孕黑科技,喜得三胞胎兒子,取名智信、智仁、智勇。
二公子李家誠,與模特出身的女星徐子淇感情穩定。自2006年結婚以來,於2007年、2009年誕下兩女,2011年誕下一子。2015年,徐子淇再獲一子,公公李兆基笑得合不攏嘴,贈價值上億的半山別墅作為獎勵。
如今,李兆基家族已經擁有多位繼承人,可謂人丁興旺。
從2011年開始,李兆基陸續辭任33家旗下子公司董事職位,逐步隱退。
當時,恆基地產發言人曾對此宣稱,這是為了精簡附屬公司的董事局架構,屬於一般日常的商業安排。但即便如此,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一直解讀為:李兆基有意退休,並逐步把他的商業帝國交棒給兒子。
2014年6月,李兆基又宣佈因事務繁忙退任美麗華酒店主席一職,他的小兒子李家誠調任為主席兼行政總裁。
到了2015年,李兆基的退休部署變得更為明顯。2015年6月1日,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公告宣佈,李兆基將於2015年7月1日起退任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文員會成員之職務,並由李家誠接任。
2019年5月28日,91歲的李兆基正式宣佈退休。恆基兆業地產釋出公告稱,因年事已高,李兆基決定退任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職務。這也意味著其龐大的商業帝國交棒到兩個兒子手中,恆基地產也進入了由“二代”獨當一面的時代。
2025年3月17日,李兆基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97歲。這位商業巨擘就此告別了他縱橫馳騁近一個世紀的舞臺,留下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商業傳奇。
注:上游新聞綜合中新經緯、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新民週刊、中國房地產報、證券時報;編輯 蘇航 責編 謝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