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出海越來越成為一家中國公司核心戰略時,如何征戰全球市場就成為一個極其專業的話題。在全球化的演變中,已有不少中國品牌站立潮頭。鑑於此,硬氪特推出“Insight全球”專欄,從品牌成長與變遷,探索中國品牌出海的前沿方向與時代契機,為出海玩家與行業提供思考與啟發。
2019年,關注到氮化鎵快充賽道的張波與朋友創立閃極科技,首款產品眾籌就突破了百萬美金。其主打高階路線,憑藉差異化的使用者定位和產品設計,兩年內登上亞馬遜美國站高客單價電源產品第一,2024年營收破2億元……中國硬體品牌如何避開內卷陷阱,在紅海賽道找到新出路?基於此,我們與閃極創始人兼CEO張波聊了聊。


文|黃楠
編輯|袁斯來
來源|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來源|企業供圖
2025年開年對閃極來說有些苦澀。它們的AI眼鏡釋出後被一搶而空,成了行業熱點。僅僅過了半個月,這款熱門產品卻出現大規模退貨。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閃極的名字。這家公司成立6年,在2024年末那場聲勢浩大的AI眼鏡釋出會前,它一直是那種埋頭掙錢的深圳硬體公司,活得非常滋潤,卻有些乏味。
2019年,張波剛從魅族離職,和一群離開大疆、格力的朋友創業。
在那個時間點,一家創業公司,要在中國硬體行業存活下來,必須找到大廠還沒涉足的細分賽道。
在考察市場後,他們發現看似紅海的充電寶賽道,仍有部分使用者的精準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滿足。比如戶外運動愛好者需要更耐用、防水,且支援無人機、相機使用的大功率充電寶;經常出差的商務人群則追求更輕薄、充電快速,能相容多種裝置的高階線產品。
當年,一種新材料氮化鎵剛剛開始從軍用走向民用,它早年用於戰鬥機、相控陣、雷達,具有具有高功率密度、低能耗等特性,特別適合於快充充電器領域。彼時包括安克、倍思、綠聯等企業都相繼釋出了氮化鎵快充充電寶。
張波他們知道,一個短暫的機會視窗打開了。
他們將目光瞄準了對品質、效能和設計有更高要求的高階使用者,首款氮化鎵充電寶產品在Kickstarter籌集了數百萬美金,品牌上線亞馬遜美國站2年後,成為該站點200美元價格範圍內、排名第一的電源產品。
硬氪瞭解到,2024年,閃極科技的充電寶業務營收超2億元。從擁擠的市場中闖出一片新的藍海,對閃極科技來說,定位目標使用者的精準產品力是技術創新的基礎。
在早已擁擠不堪的充電寶賽道,閃極撕開一條血路。
它印證了硬體創業公司在這個時代的生存法則:在細分領域,挖深挖透使用者使用習慣,並專一地做下去。

主打高階路線
與部分主打價效比、卷價格的充電寶品牌不同,閃極主打高階路線,其目標人群是對創新類產品抱有強烈的好奇心,追求極致的效能和體驗,願意為產品品質買單的極客和工程師使用者。因此,相似產品定位的情況下,閃極會投入2-3倍的成本用於原料做工和設計工藝。
閃極團隊參考了蘋果iMac G3的透明造型,其充電寶的外殼採用透明材質,內部的PCB板、晶片、電池等元件清晰可見,增加產品外觀的科技感,使用者也能更直觀地瞭解其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

閃極170W賽博稜鏡充電寶(圖源/企業)
而在部分產品上,閃極還增加了多功能顯示屏,即時顯示剩餘電量、輸入/輸出電壓、電流、功率、電池溫度等資訊,方便使用者管理裝置的充電需求。這會增加充電寶的體積重量、功耗,生產成本也會增加。
也因為有設計方面的溢價,閃極的產品售價普遍比友商要高出2-3倍。比如其之前釋出的Flow Mini、一款5000毫安的超小充電寶,採用了特斯拉級別的車規級21700電芯、並對充放電電路重構,可以直接掛在手機下方充電。這款產品售價150元左右,對比之下,市場上5000毫安的充電寶客單價普遍在50-60元。
“根據我們實際調研和使用者反饋來看,對於比較關注產品效能和設計的使用者來說,他們是願意以貴點的價格,買一個更好看、效能更強的產品。”閃極創始人兼CEO張波告訴硬氪,“過去沒有人做1000多塊錢充電寶,把硬科技的風格和強效能做到產品中去,而事實上,使用者這部分需求一直存在。我相信這部分市場仍然是增量。”

閃極的產品矩陣(圖源/企業)
除了極客,在充電寶的使用者群體中,攝影攝像、無人機愛好者的數量也在增加。這些裝置的電池容量有限,無法滿足長時間使用或高強度拍攝的需求。無論是戶外探險、旅行拍攝還是專業攝影,都需要一種更強勁的充電寶。
“這部分使用者在充電方案的選擇上更多元化,他們也是產品復購的主力軍之一。比如遠途旅拍要兼顧多臺裝置,會選擇帶2-3個大號電池的充電寶備用。”張波說。
充電寶行業早就沒有什麼技術壁壘可研,剩下的無非是儘可能精細地切分使用者。根據海內外市場使用者需求和喜好差異,閃極也做了針對性的SKU區分。
國內使用者更關注對高效便捷充電、廣泛場景適用性和高性價比,許多商場、餐飲店的共享充電寶很普及,因此閃極把產品做的更小巧、比日常共享充電寶更輕,同時在容量和效率上保持不變,價格帶以100-200元為主。

閃極30W快充移動電源Pouch Mini(圖源/企業)
而在海外,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市場,使用者對裝置的效能和使用體驗要求更高。他們更喜歡嘗試新技術,所以他們主推氮化鎵技術的快充充電寶,能提供更高的充電速度和更大的電量。
硬氪瞭解到,目前閃極的產品中,效能最強的高階線產品在海外賣得最好,客單價能達到100-200美元。此前其獨立站的月流量可達到70-80萬,高峰時期最高能實現100萬,月銷售額基本保持在40-50萬美金。2024年,閃極的充電業務營收超兩億元,海外佔60%。

始產品先行、營銷導向
如今市場上,充電寶產品面臨著嚴重的同質化問題,許多品牌在外觀設計、電池容量、充電速度等基礎功能上相差無幾,使用者在選擇時也會感到困惑。在充電底層技術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對各大廠商來說,這一現象不僅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其技術創新迭代也是極大的難題。
充電寶市場早就過了紅利期,現在只能圍繞目標人群的核心需求做細微的功能設計與最佳化。而且,需要一群善於營銷的人,能針對性做傳播策略。
正如上述所討論的,閃極最主要的使用者人群,是一批對於規格、引數、效能都很懂的極客。這類使用者鮮明的產品購買特徵是:每當有更高效能、更強引數或創新設計的產品推出時,能關注到細微的效能迭代,例如能量密度的提升、對充放電過程即時監測等。
他們普遍消費能力較強,即便面對價格更高、設計更精美、功能更強大、更具趣味性的充電寶產品,願意每年進行更新換代。還有部分使用者會將高階充電寶視為時尚單品或收藏品,能彰顯個性和品味,因此會收藏多個有特別設計或限量版的充電寶。

閃極35W麥金塔充電器(圖源/企業)
“充電產品的使用壽命較長,一個產品一用就至少三年。儘管閃極不斷推出了很多款不同效能的SKU,但事實上,我們不急著擴張使用者。”張波坦言,“核心種子使用者始終是我們產品迭代的主要考量物件。普通使用者如果能體會到產品的創新點自然最好,如果感受不到,我們也不能強求。”
而進入營銷環節,閃極關注的重心也是對核心人群的觸達、依託於種子使用者實現二次傳播。比如將首發平臺選擇在Kickstarter上眾籌,面向歐美地區極客群體,其對創新類產品的包容性高,願意為夢想買單。
張波告訴硬氪,對於亞馬遜及純銷售平臺而言,Kickstarter早期可以為專案引入30%至50%的自然流量,將這部分流量引導至獨立站,這批種子使用者的年度復購率高達40%。許多使用者在初次購買後的第二年,相當比例都會選擇回購其他型別的產品。
“我們做的不是大眾市場,而是要基於興趣、人群屬性,透過平臺的推薦演算法和廣告系統,把關注這方面的人持續篩選出來,並且不斷影響他們。”張波說。

閃極S4唱片充電器(圖源/企業)
具體到不同國家和地區,閃極也做了不少本地化投資。比如在歐洲,除英語站外,閃極特別開設了獨立的德語站,併為其配備了全套社交媒體渠道,如Instagram、X(原Twitter)等均採用德語運營;在北歐還搭建了經銷商網路、與當地的經銷團隊合作。
目前,閃極產品已出海全球數十個國家,除線上渠道外,在國內和海外也鋪設了不少線下終端,包括國內的順電、海外的Media Markt、Best buy等。
但是,從過去幾年實際效果來看,充電類目進駐大渠道的價值不高。渠道有自己的品牌,初創品牌進駐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這其實是在交入場費和保護費,轉化效果有限。所以,閃極正考慮在歐洲招募本地員工,準備開設小規模快閃店。
“做快閃店,可以選擇在一些大賣場的優質地段,比如消費的核心通道等,成本上比進大渠道更低,線下體驗效果更好。”張波說。

閃極產品在CES 2025上(圖源/企業)
閃極的創始團隊了進入一塊大廠暫時不想花精力的空白地帶。他們不是在全新的領域打拼,而是在贏家的肩膀上做完善。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產品談不上創新,更談不上大膽。
不過,因為他們足夠專注,得以在深圳這樣的硬體創業公司“墳場”中脫穎而出。
閃極未來的風險也很明顯:隨著電池原料價格持續下降,充電類產品成本必然進一步降低,短期內銷售端的價格競爭會加劇。
對此張波的策略還是聚焦高階產品定位,並進一步提升攝影器材、無人機器材等充電功率。
同時,隨著市場上AI硬體產品的增加,其續航問題亟待解決,隨著後續算力需求增長,電力供應很可能成為瓶頸,為其提供適配的充電產品是閃極今年充電產品線的重點方向。例如研發可穿戴式充電寶、解放使用者雙手,針對出貨量大的AI硬體開發專用充電裝置等。
如今,競爭激烈的硬體市場,使用者正逐漸由單純的功能性需求,轉向更加註重產品的個性化表達。閃極證明了一個事實,在廣闊的海外市場,還可以找到卷低價之外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