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長的季節》最近太火了,我也沒忍住去看了看。沒想到,這個豆瓣9.4的懸疑劇,讓我狠狠在“老公”這個話題上共鳴了。
劇中人物傅衛軍意外出圈,俘獲了全網女觀眾的心,被一致評為全劇最有魅力的男人。


《漫長的季節》傅衛軍,圖源丨豆瓣
至於原因,倒不是他長得有多帥或經歷有多出彩,關鍵其實在於說不了話——傅衛軍是個啞巴。
顯然,對於中年男人來說,少開口確實太加分了。“啥都不說,幹就是了。”這種話少活好的反差感,很難讓人抗拒。
於是,便有了這經典的金句——
“男人最好的醫美是閉嘴。”
身為一個老母親,細品這句話,發現還真挺有道理。尤其當男人有了娃以後,懂得“什麼時候該閉嘴,什麼時候該說話”更是他們該有的素養!


人到中年,怎麼主打的
就是一個“爹味”?
劇中,傅衛軍的寡言烘托得其他男性角色很是聒噪。比如劇中的王響,老爺們一個,嘴碎愛說教,主打的就是一個“爹味十足”。
這種爹味滲透在劇中很多場景裡。印象很深的一幕,兒子王陽做了首詩,寫的還挺有意境——
“打個響指吧。
他說,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
王響看到了,非要擺出一副家長權威的樣子,不懂裝懂地點評一番。他批評兒子寫的不合輒不押韻,還自以為是的做了修改,結果翻了車——
“打個響指吧,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

不倫不類的混搭,兒子王陽顯然看不上。本想在孩子面前怒刷存在感,最後反而失了面子。惱羞成怒的王響於是乾脆拿出了教訓孩子的老套招數。
先是不由分說,朝著對方劈頭蓋臉一頓罵:“你這孩子,給臉不要臉啊?”

接著便是提要求,命令兒子必須返校狠抓學習,一副“必須照做,否則後果自負”的陣勢。
過於真實的情節,讓隔著螢幕的我忍不住直呼——真是同一個天下,同一款爹。用網上那句神評論來形容他們,就是“自己活得也就那樣,但恨不得把路過的狗都教育一頓。”
對於帶娃路上的這名隊友,相信很多媽媽都心態複雜。畢竟,他們身上爭議性的標籤有不少——父愛如山,巋然不動;高高在上,父本位狀態拉滿;隱形爸爸,喪偶式育兒……
但其實,千萬別漏了這屆爸爸們獨一無二的氣質——那種會讓人咬牙切齒、愛恨交織的“爹味”,最直接的體現便是簡單四個字——管不住嘴。

“管不住嘴”三大症狀,
你家那位中了幾樣?
結合我的切身體會,男人有了孩子以後管不住嘴,真的是種病,得治!而病症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症狀一:男士說教——該閉嘴時拼命說
它的典型表現,看劇裡的王響就行,那是教科書般的範本。
但我私以為,我家那位也不輸。如果王響是滿分標杆的話,他努把力打90分還能再多點!
就拿前兩天來說。那天晚上,我在打電腦,娃做完作業後在做手工,隊友四仰八叉躺在床上玩手機,大家都充分享受著心流時光,歲月無比靜好。
可這份安寧很快就被打破。或許是手機玩累了想休息一下,隊友忽然支起身子,徑直朝娃房間走去。
很快,伴隨著一聲“哎”,連珠炮似的提問開始響起:
不問青紅皂白的發難持續輸出,娃哪裡招架得住?很快,被問懵的小傢伙委屈地哭了起來。這下可好,好不容易擁有的母慈子孝,又變成了雞飛狗跳。
眼看局勢失控,拱完火的隊友向我丟下一句“閨女又鬧了,你趕緊管一管”,然後自己又躺回了床上。

說好的關心作業呢?毫無意外沒有了下文……
對此,我簡直要氣炸了,忍不住朝豬隊友發了飆:“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帶娃教娃都不行,沒事找茬第一名。但他只針對娃?開玩笑,思路務必要開啟。
就說隊友每天回到家的第一句話,口頭禪永遠是“那啥來著”,後面的內容可以自由發揮,但無非就是“今天怎麼水都沒燒/衣服為什麼還沒收/桌子沒擦乾淨啊……”所以看到沒?他找茬的物件當然不侷限於娃。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詞——男式說教(mansplaining)。這是美國女作家麗貝卡·索爾尼特(Rebecca Solnit)在《愛說教的男人》這本書中提到的概念,專門用來描述大豬蹄子們的這種嗜好:
總喜歡站在宇宙的中心揮斥方遒,解釋他們不該解釋的,卻聽不到他們該聽的。如果有人反駁,他們的內心OS也早已準備好——
“什麼?你說我講的有錯?開玩笑,我的每一句話可都是至理名言!哪怕錯了,只要我覺得對,那就是對的,你就得聽!”
這樣的爸爸,真是讓人瑟瑟發抖。
症狀二:情商感人——該說人話時亂說
當然,“管不住嘴”的娃爸除了愛教訓人、喜歡說教外,不會說話也很讓人很想diss。
此處分享部分我家那位和娃的日常對話——
掃興星人+資深毒舌師+潑冷水達人,說的就是豬隊友無他!對他而言,說孩子幾句好話彷彿會少掉半條命。打死也不誇的態度,每次都會讓原本興沖沖的娃瞬間變得無精打采。

再看看網上,我發現這屆老父親“語出驚人”起來都有兩把刷子。



圖源丨網路
一句話噎死人,你說氣不氣!
可他們是情商低嗎?我看也未必,否則怎麼在外應酬時挺會說呢?怎麼當初追求咱們時,甜言蜜語說得也挺溜呢?所以,明明就是對孩子說話完全不走心,懶得經過大腦!
這樣的爸爸,反手就是一個差評。
症狀三:總掉鏈子——該開口時當啞巴
更讓人可恨的是,隊友這個平時不知道閉嘴的傢伙,等真正該輪到他們上場發揮的時候,又像得了失語症!
輔導作業、親子閱讀、陪孩子一起玩……每當這個時候,他們總會有各種理由推脫,不是感冒了身體不舒服,就是上班太辛苦感覺有點累……
再不濟,還有個屢試不爽的終極大招——“我拉個屎,去去就回。”結果一去就是一小時,最後被抓到是坐在馬桶上打遊戲——哦不對,是忙著思考人生、改變世界……
都說好的親子關係是聊出來、陪出來的,但不得不說,在這方面,這屆爸爸當中有不少還是比較拉垮。曾有調查顯示,中國家庭育兒成員中,“僅有14.5%的爸爸能夠在工作日給孩子4小時以上的陪伴,遠遠低於媽媽的30.8%。”

而全球父親運動組織Mencare釋出的《全球父親狀況報告(2021)》則指出,“全世界女性花費在子女照護上的平均時間是男性的3倍多”。
顯而易見,老母親才是育兒路上的頂樑柱。關鍵時刻,我們那位愛掉鏈子的隊友說不定就會秉承著“沉默是金”的精神,來一個失聲跑路。
這樣的爸爸,真是讓人無語又無奈!

爸爸最好的醫美,是合時宜地閉嘴
當然啦,吐槽歸吐槽,也不能把所有的爸爸都否定了。畢竟,這屆娃爹當中也有很多優秀代表。
縱觀那些能夠“管住嘴”的爸爸們,不難發現他們都掌握了親子溝通的精髓。
簡而言之,就是會共情、懂尊重、善鼓勵,能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交流,同時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彼此建立起了親密的聯結。
所以,最後來個總結吧。“男人最好的醫美是閉嘴”,此言確實不假。而對於那些有了娃的中年男人來說,這句話得稍作修改——
升級當爸後,男人最好的醫美,是合時宜的閉嘴!


你家隊友什麼樣?你想吐槽還是表揚?
都來留言區聊聊吧!

編輯丨
羚羊,人類幼崽觀察家。
參考資料丨
[1]【美】麗貝卡·索爾尼特. 愛說教的男人[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
[2]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家庭育兒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3]STATE OF THE WORLD’S FATHERS 2021: STRUCTURAL SOLUTIONS TO ACHIEVE EQUALITY IN CARE WORK EXECUTIVE SUMMARY.
相關閱讀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後臺回覆“投稿”,檢視詳情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鍵詞
孩子
爹味
隊友
就是
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