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於!在長達月餘對國際學生的圍剿之後,終於傳來了好訊息。
當地時間4月18日,美國地方法院法官維多利亞·卡爾弗特 (Victoria Calvert) 釋出臨時限制令,禁止驅逐100多名簽證被吊銷的國際學生。
雖然目前只是限制,但是也算迎來了轉機?

隨著特朗普政府繼續打擊移民,美國多所學校的1,000多名國際學生和應屆畢業生的簽證被吊銷,幾乎沒有任何政府官員對他們的簽證吊銷原因提供解釋。
當地時間4月18日(週五)美國地方法院法官維多利亞·卡爾弗特 (Victoria Calvert)針對國際學生的驅逐案件釋出了臨時限制令,暫時阻止了來自至少五個國家的133名外國學生被驅逐出境,該命令有效期至5月2日。

就像達特茅斯那個中國博士生一樣,這些學生在發現自己的簽證被撤銷後立即提起訴訟,要求政府恢復自己的合法身份。在起訴書中,這些學生“由於害怕被報復而使用化名”。
訴訟從上週五就開始了,當時只包括17名國際學生的案件,其中有5名學生來自中國,9名印度公民,以及哥倫比亞、墨西哥和日本各一人。隨著時間,到本週二又增加了數十名學生。
簡·多伊(Jane Doe 1)是一名來自哥倫比亞的國際學生,就讀於肯尼索州立大學(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根據起訴書,簡·多伊認為,她因為涉嫌家庭暴力而被取消簽證,但該案件已經在2月份被駁回,“她根本沒有犯罪的證據”。
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約翰·多伊2(John Doe2)就讀於亞特蘭大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Institute ofTechnology),他認為自己被取消簽證的原因是“交通違章”,且在吊銷駕照期間使用過期的車牌開車。但他的案件也已結案,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被捕記錄。
最嚴重的是一名在喬治亞大學就讀的中國博士生。根據起訴書,她因被控酒駕於11月被捕,3月時被減刑為魯莽駕駛。不管怎麼樣,她是真真切切“認罪並被判處12個月緩刑,並支付所有相關罰款”。
負責該起訴的律師認為,特朗普政府取消簽證的範圍遠不止是參與抗議活動的學生,只要學生與警察有過接觸,就會被吊銷合法身份。
其中一名律師達斯汀·巴克斯特 (Dustin Baxter) 則對目前的狀況信心滿滿,他認為“獲得臨時限制令的門檻遠高於永久禁令,因為要獲得緊急命令,他們必須證明原告是有勝訴可能的”。
然而,週四聽證會上,政府卻認為“實行臨時限制令將損害行政部門控制移民的能力”。

一隻因為政府資金停擺可能面臨安樂死的猴子
excuse me?你沒事吧?事情你挑起的?現在你說學生根據合法程式提出訴求是損害政府行政能力?
為此,他們還要求原告提供真實身份,因為“確定身份才能正經他們是否受到了傷害”。

好好好,知道了真實身份才能更好地精準打擊?而且退一步說,如果驅逐移民是有其具體原因,那麼政府就可以當堂羅列出來,與之對應,但事情發生有一段時間了,聯邦政府對於驅逐原因閉口不談。
只有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一再表示:
但是我們都知道了,這是藉口的一部分。
目前還沒有更新進展,但4月24日將會舉行新的聽證會,後續我們會繼續追蹤的。
北京時間4月22日,我們將針對近期事件與大家展開深度探討:作為準留學生與在美留學生,該如何應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雖然國際生傳來了好訊息,但是我們哈佛的國際生又遭殃了…

自從哈佛對特朗普政府吹起反攻的號角,一系列針對哈佛的攻擊也隨之而來,先是凍結了2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然後是撤銷哈佛的免稅權,接著又又又到我們留學生了!

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向哈佛致信,還是老調重彈,指責“哈佛為猶太學生創造了一個敵對的學習環境”,要求大學提供——
有關簽證持有人“對其他學生或大學工作人員的已知威脅”、“阻礙學校學習環境”以及“因威脅其他學生或人群或參與抗議而採取的任何紀律處分”的資訊。
並且威脅道:
如果哈佛大學2025年4月30日之前不交出國際學生非法和暴力活動的記錄,就將立即失去學生和交流訪問者計劃 (SEVP) 認證。
SEVP認證允許大學向被錄取的國際學生髮放表格,然後他們可以使用這些表格申請進入美國的簽證。
當鷗醬看到這個威脅的時候,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想笑。
因為我考不上哈佛
。

然而取消SEVP認證對於哈佛大學來說,影響巨大。根據哈佛的資料,哈佛目前擁有6,793名國際學生,佔2023-2024學年入學人數的25%。

不僅如此,特朗普政府還指責哈佛沒有按照法律要求向聯邦政府報告大量外國捐款,教育部告訴哈佛不僅要提供外國捐助者的姓名還要提供自2020年初以來與外國捐助者們的所有通訊記錄,甚至是在哈佛停留過一段時間的外國人有關記錄也要一併提供,包括哈佛開除的留學生等。
關於以上這些指責與威脅,哈佛先是表示質疑,然後還是表示“不可能屈服”。
哈佛發言人在一份宣告中表示:
我們知道這封信,但我們堅持之前的宣告,不會放棄獨立性或放棄憲法權利。我們將繼續遵守法律,並期待政府也同樣遵守——如果政府對哈佛的任何成員採取聯邦行動,我們希望它是基於明確的證據,遵循既定的法律程式,並尊重賦予所有人的憲法權利。
我們不知道哈佛能挺到何時,但是聲援哈佛的聲音正在逐漸壯大。

在哈佛明確提出拒絕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後,斯坦福大學和耶魯大學的代表都表示了支援。
斯坦福大學校長喬納森·萊文(Jonathan Levin)和教務長珍妮·馬丁內斯(Jenny Martinez)在週二的一份宣告中寫道:
大學需要以謙遜和開放的態度解決合理的批評。但帶來建設性變革的方法不是摧毀國家的科學研究能力,也不是政府接管私人機構。
哈佛大學的拒絕是基於美國的自由傳統,這是美國大學必不可少的傳統,值得捍衛。
針對特朗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持續攻擊,十大學術聯盟(Big Ten Academic Alliance)的教職員工委員會正在制定一項“共同防禦契約”。

發起這項倡議的是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教職員工委員會,他們於4月6日通過了在十大聯盟中的18所大學之間建立契約的決議。
決議中提到:
羅格斯大學委員會敦促羅格斯大學校長正式提議並幫助十大學術聯盟的所有成員之間建立共同學術防禦契約(MADC)。
這是對特朗普政府對學術自由和大學使命的“法律、財務和政治”攻擊的回應。
決議還要求參與的學校為任何面臨特朗普政府壓力的機構提供法律顧問、專家和公共事務辦公室。還將設立一個基金,為大學提供“即時和戰略支援”。
目前,已經有4個教職員工委員會加入該項決議,其中包括內布拉斯加大學、印第安納大學、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和密歇根州立大學。
一些人指出,紅州的大學可能更難參與。
事實上,紅州的大學不僅不參與,還和ICE展開了合作!
目前已知的訊息,佛羅里達州幾所大學已簽署協議,與ICE合作。
據國土安全部的說法,根據這項協議,ICE將“在機構的指導和監督下執行指定的移民官員職能”的授權委託給當地官員。

最後,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ACLU,是個相當能整活的組織) 終於也登場了。
對於聯邦政府撤銷國際生的合法身份行為,他們發起了起訴。訴訟中詳細說明了國際學生面臨的困境:
對於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起訴,國土安全部的助理部長特里西婭·麥克勞克林卻說:美國公民自由聯盟似乎對保護外國學生的興趣遠大於美國人的公民自由和安全。
就典型的賊喊抓人行為了,如果真的是涉嫌侵犯了美國公民的自由與安全,為什麼吊銷原因至今說不出來呢?
沒有死刑的藍州在極力促成判路易吉死刑的可能,沒有穩定生活的底層人民即將受到高關稅的影響,以為可以學到更好的知識的國際學生被結結實實上了一堂真正的“國際關係”政治課。
這其中,無人如意。
只有美國政府正在“贏贏贏”。
文 | 384
reference:
https://edition.cnn.com/2025/04/16/us/international-visa-revocations-traffic-stops/index.html
https://edition.cnn.com/2025/04/16/us/international-visa-revocations-traffic-stops/index.html
你怎麼看待法官的判決?
你認為哈佛會堅持到底嗎?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看法
別忘了點贊,在看,分享到朋友圈喲~
北京時間4月22日,我們將針對近期事件與大家展開深度探討:作為準留學生與在美留學生,該如何應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