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GDP增長5.0%,支付寶回應重大bug事故|財經日日評

點選圖片▲歡迎報名

2024年GDP同比增長5.0%
1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執行情況。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
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0%。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14374億元,比上年增長3.2%;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2%。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38468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0.2%。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比上年均下降2.2%。(國家統計局網站)
|點評2024年GDP同比增長5%,達成了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也和市場預期基本一致。9月底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帶動經濟明顯回升,多項經濟指標在四季度超預期增長。工業增速加快,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製造業增長明顯。“兩新”政策促進消費增長,車市繁榮,樓市回暖,但消費者整體預期依然較為謹慎。
伴隨“兩新”政策擴圍、化債資金落地,有望進一步帶動工業、消費及投資增速回升。當前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國內有效需求仍有提振空間,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一定壓力,工業品價格下降態勢尚未得到有效緩解。在此背景下,宏觀政策需要繼續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
2024年我國出生人口比上年增加52萬人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根據梳理,相比2023年,2024年我國出生人口增加了52萬人。人口出生率相比上一年提升了0.38個千分點。
此前,多地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出生人口有所增加。湖北省天門市近日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天門出臺鼓勵生育政策,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1050人、增幅17%。2024年年末,多家醫院陸續釋出最新分娩資料,不少醫院增長明顯,部分醫院創下新紀錄。2024年12月26日,廣東省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發文宣佈,12月25日,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產科2024年總分娩量突破了10000例,較2023年增長23.57%。(第一財經)
|點評經歷了七年連續下跌,2024年出生人口出現了久違的反彈。“望子成龍”的龍年生育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出生人口上漲。此外,多地釋出支援生育的政策,有效提高了部分家庭的生育意願。尤其是一些給出“真金白銀”作為補貼的地區,在刺激生育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同時,去年結婚人數增加,以及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也有助於增加出生人口。
雖然去年出生人口逆跌反彈,但大多受短期因素影響。從根本上看,人口負增長壓力並未得到徹底緩解。靠發錢補貼鼓勵生育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要扭轉“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的局面,需要延長生育休假、改善托幼服務等相關生育政策支援,更需要住房、教育、醫療各方面的轉變,減輕社會生存與生活壓力。
2024年中國醫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餘
1月17日,國家醫保局醫保部門召開“保障人民健康,賦能經濟發展”主題新聞釋出會。會上介紹,2024年中國醫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餘,醫保基金安全可持續。醫保基金初步彙總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總收入3.48萬億元,同比增長4.4%。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總支出2.97萬億元,同比增長5.5%。全國醫保統籌基金當期結餘0.47萬億元,統籌基金累計結存3.87萬億元。
據悉,基金共濟效能進一步增強,門診保障、生育醫療保障取得新進展。全國基本醫保門診結算達到67億人次,同比增長19%。生育保險基金待遇支出1432億元,同比增長33.9%。(澎湃新聞)
|點評基本醫保作為中國醫保體系的重要支柱,每年的收支情況都備受關注。近年來,醫保基金基本保持著收支平衡且略有盈餘的狀態,不過,在參保的人中,在職退休比逐漸降低,支出增速大於收入,已經成為醫保基金的隱患。提高社保繳費基數、延遲退休、醫保談判常態化,都是提升醫保基金收入,降低支出的權宜之計。提高居民工資水平,最佳化生育政策,是維持醫保基金收支平衡的長期方案。
現階段,職工和用人單位繳納的醫保費是醫保基金的主要來源。在國內老齡化程序加快的壓力下,這部分收入必然出現下滑,而需要醫保提供保障的老人數量將逐漸上升。如何在維持醫保質量的同時,延續醫保制度,是相關部門急需考慮的事情。
12月一線城市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
1月17日訊息,2024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二線、三線城市環比總體降幅收窄;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同比降幅均繼續收窄。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2%。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12月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持平;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4%,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
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23個,比上月增加6個;二手住宅環比上漲城市有9個,比上月減少1個。(國家統計局網站)
|點評“止跌回穩”定調後,政策組合拳發力,加上房企密集開展促銷活動, 剛性與改善型需求均得到釋放。市場交易活躍,場內去庫存速度加快。去年12月,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的新房價格均已出現止跌態勢,一線城市房價已有回升跡象。而二手房市場仍存在以價換量行情,大部分城市的二手房市場還在調整中。 
房價是判斷樓市的重要指標,政策效應疊加釋放,市場供求關係有所改善,也帶動價格指標持續好轉。房價回穩趨勢下,市場信心已經得到增強。今年在“穩樓市”政策呵護下,如果剛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能夠進一步釋放,有望加快築底,推動市場繼續修復。
支付寶回應“政府補貼”重大bug事故
1月17日,針對訂單支付時提示“減免優惠20%”的情況,支付寶回應稱,該事故是由於失誤導致,由於在支付寶App某個常規營銷活動後臺配錯了營銷模板,將優惠額度和優惠金型別標錯,因此有小部分使用者在支付時享受了立減優惠。對於已經享受優惠的使用者,支付寶方面表示,成本和責任兼由支付寶自己承擔,針對已經發出的營銷優惠金不會向用戶追款。另外,支付寶澄清官方未傳送任何資金追回簡訊。
1月6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稱,在14:40—14:45時間段內,透過支付寶進行轉賬、信用卡支付、繳費等操作時,訂單支付頁面均被提示“政府補貼”,減免優惠20%。(華爾街見聞)
|點評週四下午,支付寶出現問題的這五分鐘,想必對於支付寶員工來說都很漫長。這件事大機率也沒有什麼陰謀,只是支付寶員工在測試政府補貼模板時,沒有將補貼範圍設定好。考慮到部分使用者發現漏洞後可能會“薅羊毛”,實際損失現在暫時難以估算,但對於螞蟻集團來說,很難說得上是傷筋動骨的損失。
支付寶沒有選擇追回這部分損失,無疑是發生事故後最正確的決定。如果未經使用者允許就划走使用者的錢,使用者對於支付寶的信任度必定會大幅下降,這個損失就難以估量了。
微信聊天視窗新增“禮物”入口
1月17日訊息,微信聊天視窗近日新增“禮物”入口。據悉,在與好友個人聊天視窗,“禮物”功能正在小範圍灰度測試,與紅包並列,使用者可以隨時點選“禮物”進行贈送。2024年12月,微信小店開始灰色測試“送禮物”功能。除珠寶、教育培訓類目,商品款式原價不得高於1萬元的商品將預設支援“送禮物”功能。
不過,對於大熱的微信送禮相關概念,騰訊方面始終保持低調。2024年12月24日,騰訊公司市場公關部總經理張軍在朋友圈發文否認微信送禮物有商業計劃,並表示是謠言。此前在騰訊年會中,騰訊CEO馬化騰表示,希望外界不要對這個功能過度吹捧。微信想用5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成為一個電商生態聯結器,發揮社交的力量,更追求慢工出細活,做成精品。(澎湃新聞)
|點評微信在去年年底上線“送禮物”功能以後,抖音、淘寶、京東都已經陸續跟進,推出類似的功能。作為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之一,微信的電商生態佈局尚不成熟。此前的“送禮物”功能缺少相對便捷的功能入口,能撬動的使用者較為有限,也沒有充分發揮其在社交屬性上的優勢。
這次調整,將“送禮物”功能以更潤物無聲的方式融入微信的社交生態。目前微信的這一功能還在灰度測試,是否全量開放可能還要看使用者的實際體驗。對於探索電商可能性的微信來說,使用者體驗同樣不容忽視。當下“送禮大戰”打得火熱,但考慮到對平臺生態的保護,微信以小步迭代的方式調整新功能也比較穩妥。
微軟辦公套件12年來首次漲價
1月17日訊息,微軟宣佈,將旗下AI助手Copilot加入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和OneNote在內的一系列Office的應用程式App,同時將原名Office 365的Microsoft 365每月訂閱價格上調3美元,年費也上調。這是該軟體套件自2013年上市以來首次漲價。具體來說,Microsoft 365個人版每月訂閱價格9.99美元,一年收費99.99美元,此前每月的價格為6.99美元,每年價格69.99美元,每月和每年訂閱價格均上漲了約43%。 
截至去年三季度,Microsoft 365消費者的訂閱使用者達8440萬。微軟稱,從本週四當天起,以上在美國市場的漲價對新訂閱使用者立即生效,並將影響續訂的使用者。(華爾街見聞)
|點評去年微軟就給旗下的辦公套件嵌入了AI助手,作為增值服務。這項功能確實能對提高效率帶來一定幫助,不過,想要熟練掌握AI工具的使用方法,需要經過一些專業化的培訓。對於輕度使用者來說,市面上大量免費的AI工具完全可以替代微軟收費AI助手,所以使用者的付費意願並不高。於是,微軟出此下策,強行推廣AI功能。在辦公軟體領域,微軟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這正是微軟敢於漲價的底氣。 
微軟此前在Windows 11系統中也加入了AI功能,甚至還專門在鍵盤上設計了一個Copilot鍵,希望幫助使用者一鍵啟動AI功能。遺憾的是,多數使用者對此也不是很感興趣。微軟頗為大膽的漲價行為,是科技企業們對於AI商業化程序緩慢感到焦慮的縮影。
週五兩市衝高回落滬指漲0.18%
1月17日,市場全天衝高回落,三大指數小幅上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14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38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上漲和下跌家數基本相當。從板塊來看,晶片股集體走強,PCB概念股再度大漲,寵物經濟概念股表現活躍。下跌方面,小紅書概念股展開調整,零售、文化傳媒、免稅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241.82點,漲0.18%,成交額為4566億元;深成指報10161.32點,漲0.6%,成交額為6790億元;創指報2067.27點,漲0.78%,成交額為3103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五兩市繼續震盪,各板塊行情的持續性依舊偏弱。從盤面上看,臺積電2024年四季報表現亮眼,市場傳聞稱荷蘭計劃擴大對先進半導體裝置的出口限制,真真假假的訊息推動半導體板塊午後走高。消費板塊表現分化,白酒板塊開盤衝高,小家電服裝家紡等板塊陷入調整。整體上看,市場對於反彈行情的參與停留在嘗試階段,並沒有較為明顯的一致性出現。
本週除了週二市場強勢反彈,打斷了此前的下跌趨勢外,其餘交易日市場表現相當平淡。除了成交量勉強維持在萬億級別外,市場整體氣氛與去年三季度有些類似。值得注意的是,週五資金面依舊十分緊張,隔夜逆回購尾盤飆升至7.77,重新整理了近一年以來的高點。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