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21年,養父家暴,直到女兒白血病,我重新相信世上有好人

紀錄片導演、攝影|商華鴿 
圖文|商華鴿
編輯|倪華初
葉國漢的人生起落之大,遠非常人能夠想象。6歲被拐賣,整整21年後才再度和雙親團聚。本以為從此家庭美滿,誰料3歲的女兒被確診白血病……
在恐懼和仇恨中度過的童年
6歲時,在一座礦山旁的木板房,老家四川的葉國漢被熟人抱走,拐賣到福建尤溪縣的板面鎮。
養父嗜酒,喝醉後習慣打繼母、打葉國漢。逃跑與流浪成為葉國漢童年的常態,飢餓如影隨形,他有時撿一點垃圾吃,有時偷吃地裡的地瓜。
“你知道太餓的時候怎麼辦嗎?在水裡泡著,就不會那麼餓了。”當飢餓難抵時,葉國漢總是下到河裡去,讓河水包圍住自己。
逃跑屢屢以失敗告終,回家等待他的,又是養父的打罵。
沒外出打工前,葉國漢每天生活在對捱打的恐懼和對養父的仇恨中。
多年後,葉國漢才逐漸釋然:養父也是一個被人販子欺騙的悲劇人物,自己當時已經六歲,卻被人販子以四歲的價格販賣。以至於養父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孩子一直想逃跑,怎麼打也不聽話?”
2005年,葉國漢才真正地“逃走”,外出打工。“終於可以離開了,我有辦法讓自己活下去了。”十幾歲的他,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自那以後,再沒回過那個家。
剛剛找回雙親
女兒確診白血病
2017年,在尋親節目《等著我》上,被拐賣整整21年後,葉國漢再度看見自己的親生父母,當年妻子也正好懷孕。
和父母團圓,自己又馬上要當爸爸,葉國漢以為雙喜臨門,童年的心結在慢慢開啟,他一度以為,苦日子終於到頭了。
可是命運之神並沒有太眷顧他。
2020年10月,看過血常規報告的門診醫生告訴葉國漢,他的女兒葉鑫“八九不離十是白血病”,一時間,葉國漢夫婦怎麼都無法相信這一事實。
就在女兒確診後,第一個療程還沒開始,葉國漢卻想著放棄了。當時他只有兩萬多元積蓄,女兒做一個大骨穿手術就沒了,而且他聽說,白血病是治不好的。
門診醫生見狀,便將葉國漢介紹給福州協和醫院常年堅持做大病患兒救助的鄭浩醫生。
生的希望在鄭浩醫生的耐心解釋下開始生長:白血病現在治癒率已經達到80%以上,一定不要放棄,至於錢,鄭浩醫生會透過福州的寺廟或其他募捐途徑幫助解決。
鄭浩醫生的話給葉國漢吃下了定心丸。福州的冬天溼冷,剛來時葉國漢拎一隻編織袋,睡在福州協和醫院的門診大廳。後來經鄭浩醫生介紹,他和妻女住進免費的愛心小家,照顧孩子的同時可以和其他病友交流經驗,互相扶持。
“爸爸,我求求你,我們回家吧!”
女兒葉鑫的出生,讓“獨狼”葉國漢內心變得柔軟。目擊女兒治病期間遭受的折磨,也讓他頻頻落淚。
最殘忍的畫面,莫過於女兒做大骨穿的場景:4個護士分別按住手腳,葉國漢按住女兒背部。他看著一根很粗的鋼針插入女兒的身體,扎破皮肉、還要扎得很深才能抽取到骨髓。女兒瞬間痛到大小便失禁。兩歲半的女兒原本講話還不流利,卻突然哭著蹦出一句從來沒說過的話:“爸爸,我求求你,我們回家吧!
葉國漢邊流眼淚邊更用力摁住女兒:“我真希望針扎到我自己身上,不要傷害我女兒。”
葉鑫除了第二療程經常發燒,隨後幾個療程的治療都非常順利,她帶給葉國漢的溫馨瞬間也越來越多。
葉國漢曾經在福州送過兩個月外賣,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12點。有次凌晨喝了點酒,葉國漢感到身體不太舒服,葉鑫知道後立刻過來問:“爸爸你怎麼了?不要那麼辛苦,不行就早點回家。”
“我的蟲蟲捉完了,我身體很棒!”
2023年5月,葉鑫正式結療。鄭浩醫生看過全面的檢查報告後說,“都沒有問題,可以回家了。”
葉鑫至今不明白“白血病”到底是什麼。5歲的她正在三明市尤溪縣上幼兒園,目前對跳拉丁舞和“科目三”興趣極大。在她的觀念中,去福州住進醫院的那三年,只是去捉爸爸所說的那些身體裡的“蟲蟲”。
“我的蟲蟲捉完了,我身體很棒!”葉鑫說。
回看女兒的治療,葉國漢說,最該感謝的還是福州協和醫院的鄭浩醫生,“他就是活菩薩,就是我女兒的再生父母。”
女兒葉鑫得白血病對他的確是迎頭重擊,卻也引領他看到這個世界的溫暖一面:有醫生願意把自己的工資借給病人,有病友願意無私分享治療經驗和藥物,還有太多社會愛心人士捐錢捐物,幫助白血病孩子走向康復。
“福州這座城市給我的感覺,一直都是很溫暖,到處都是陌生的好人。這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沒有過。”葉國漢說,“我以前是個挺自私的人,我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我不會幫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但在福州這兩年多,把我徹底改變了。”
葉國漢的人生曾經被偷走21年,寶貝女兒的出生拯救了他灰暗的童年。而他在拼命救回女兒後,和白血病的聯絡也並未中斷。他開始參與白血病患兒的月捐,力所能及幫助那些還在和白血病作戰的小病友。女兒得病並不是好事,但陪伴女兒捉完“蟲蟲”後,葉國漢覺得自己彷彿得到重生,他開始成為一個溫暖的想做善事的更好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