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朱雀山上下來,回程還是同一輛順風車。這回司機總算認可了我們的爬山能力,口頭蓋章說,你們還是不錯的。
遺憾的是沒能去成冰晶頂,只是一個尋常普通的爬山日。我跟阿萌開始商量,第二天去哪呢?
司機看起來對各種爬山路徑很熟,在他列舉的那些山中,我挑了一座嘉午臺,在後座閉著眼睛說:就它吧,今天爬了一天,明天休閒一點。
司機忽然有種肅然起敬感,脫口而出:什麼?休閒一點選嘉午臺?那你們真的很強。
回來阿萌查攻略,查到嘉午臺難度比朱雀大,朱雀大概5小時上下,嘉午臺上去5小時,下來3小時。我們又開始新一輪的猶豫不定,思前想後,那麼要不要去呢?
答案是,去。
因為遇事不決嘉午臺,當你對一件事無法決定,那必須爬一爬嘉午臺。
次日一大早搭上順風車,路上還搭載了兩個去爬山的本地人。西安人一聽上海人千里迢迢來爬山,都很好奇,為什麼要來秦嶺?
因為涼快嘛。
他倆聽說我們昨天剛爬了朱雀,倒有一點點出乎意料,竟然可以連著爬山?腿不疼嗎?
說實話,朱雀確實是一座難度不大的山,五小時第二天起床只是肌肉略有疼痛感。我倆不好意思說,其實是來秦嶺小試身手。等爬過這些山,我想去試試四姑娘山的長穿畢,新疆的烏孫古道,雲南的哈巴雪山……
女性總的來說還是謹慎一些,不喜歡貿然出擊。
嘉午臺跟朱雀完全不一樣,朱雀是個很成熟的景區,到處都是臺階路。嘉午臺沒有一步臺階,路程剛開始,阿萌就說:還是喜歡爬這種野山。野山的每一步都出乎意料。走在路上碰到無數帶小孩的家長,怎麼說呢,嘉午臺就像西安人的佘山,他們過來爬這座山,好像是到後花園逛逛,穿的花枝招展,腳踩普通運動鞋,還有人穿拖鞋,皮鞋,甚至有個穿著牛仔裙的女士。
可以說,對山絲毫沒有敬畏之心。
怪不得猶豫不決嘉午臺,說走就走嘉午臺,臨時起意嘉午臺,深思熟慮嘉午臺……
爬升難度上看,它比朱雀要略強一些。在朱雀,我的心率大概在140左右,嘉午臺氣喘吁吁時看了眼手錶上的心率,已經超過150。4月有次跟miss南在北京百望山徒步,她說醫生叮囑她,心率超過150要停一停,等心率降下來。每次她停一停的時候,我都會看看我的心率,只在90左右,連100都沒上過。
沒想到嘉午臺上,我也有了150的心率。
以前跟阿萌在江浙爬山,我們經常邊走邊聊八卦。這回只剩喘氣的呼吸聲,山上行人絡繹不絕,但幾乎沒人說話。有人帶了音響,在放“寒風蕭蕭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
這哥們走得太慢了,沒一會,歌聲就被甩在身後。
我爬山的時候不聽音樂,不,30歲之後,聽歌這個習慣就像酒精一樣,戒了。但是在山上,常常聽到大嗓門男人們喊山的聲音,他們喊得中氣十足,在山之間,聲音飄蕩出十里開外,不由讓人感嘆,體力真好。
嘉午臺因為是野山,向上的路有那種比較崎嶇彎折的石頭路,也有人踩出來的直上直下的路。一開始還能抄近道,後來半山過後,我已經有心無力,抬頭看一眼,算了算了,繞點路沒什麼不好。

每次覺得自己快要不行了的時候,山上經常下來好心人說,快了馬上到了,加油啊。
我和阿萌非常意外一件事,攻略說的爬山5小時,實際上只花了3小時。很有可能,5小時那個人,穿的是牛仔褲和普通運動鞋,也或許她穿著裙子就上來了。總之,每個人只要想上,一定能上。
而傳說中驚險刺激的龍脊,實則是山背大岩石上一條窄窄的小道,走過去壓根沒有任何問題。順風車上的哥們說,他第一次去,前面的人在龍脊上爬著過去,大呼小叫,這人沒事,把他給嚇住了,沒敢過去。
人跟人真是大不同,我和阿萌都覺得這是小意思。我們過去後,看到有個大叔,坐在山頭一塊岩石上抽菸,姿態極其瀟灑。我對阿萌說:這個點位不錯。大叔聽到了,搭話道:你喜歡?我下來讓你上來吧。
我趕緊搖頭,山上風景絕佳,哪個點位都不錯。
大叔嘿嘿一笑說:主要我不敢過去,只能到這了。
我們在一塊大石壁上停下來,準備小憩。昨天在朱雀山上,山頂小賣部只有泡麵賣。很多人拿出來自己帶的肉夾饃,辣子雞,醬牛肉,我看得口水直流,心想第二天爬山一定要帶點葷的。朋友讓人送了包臘牛肉來,到山上開啟,瞬間傻眼,如果能配著饃吃,多好。
南方人,還是沒經驗。
吃完牛肉,才發現前面還有段龍頭,一路往上,也過十分鐘,到了。在懸崖峭壁之上,身後大片雲霧穿行而過。如果晴天來,大概就能看到秦嶺連綿不絕的山脈。
野山最大的壞處是,下山並不比上山容易,每一顆踩下去的石頭,高度都不一致。我開始覺得膝蓋疼,前腳掌疼,但是滿腦子都想著山下涼棚有西瓜賣,人在這種時刻,是靠慾望戰勝一切的。
我讓阿萌快點,她有氣無力說:快不了。
不過雖然折騰,我們都覺得來爬嘉午臺這個決定太好了。對阿萌來說,她喜歡爬野山。對我來說,我覺得自己強得可怕,正是當打之年。
那種中年開始慢慢瀰漫全身的無力感,對很多事情都是算了或者湊合的心態,在爬山的幾個小時裡,幾乎消散一空,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
山下果然有西瓜賣,價格非常親民,只要一塊錢一瓤,但並不好吃,我想,一定是還沒累到位。

回去路上,司機聽說我們來西安兩天,連爬兩天山,呀了一聲。
但他又說,秦嶺一百零八峪,太多山了,等你爬完所有的山,這輩子也就過去了。
我和阿萌又開始商量:明天呢?明天去哪?


我的新書《生女有所歸》已上線

成為母親,曾經是一個必選項,現在成為一個選擇題。
本書採取雙女主模式,兩個性格迥異、關係親密的年輕知識女性,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生活,面對生孩子這件事上,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點選購買我的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