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Olga Kvasha
現在「打零工」的人挺多。
我身邊就有接觸過的文藝青年,四十來歲,原本在大廠做品牌方面的工作。
今年開始在咖啡廳兼職搖咖啡,每週工作兩天。
我問他感覺如何?
他回了一句:
“總好過每天蹲家裡打遊戲,那樣太壓抑了。其它的重體力活,我也幹不來。這個還比較輕鬆。”
“沒太大欲望的話,幹這個挺好。”
最近我刷到了很多職場人,打零工的貼子。
比如有一位網友@有隻茂梨,一直是從事導演類工作,但這兩年沒有太多影視專案做,日常大量時間空閒著。
他就去餐廳做服務員,穿串串,或者去商超做分揀員。
穿串串這個活:時薪22塊錢,每天工作四小時。
工作內容就是穿串串,把土豆清洗完了削成片,再用竹籤串起來。
還得切辣椒,emmm…切辣椒時不能上廁所。
因為他幹活上手快,還被00後胖子師傅表揚了。
誇他:“眼裡有活”

。。。
有意思的是——我之前公號聊過一本書《東京八平米》,作者叫吉井忍。
她也是寫書之餘,打打各種零工。
今年她打工了很久的餐廳關門了,因為老闆陽了之後就失去了嗅覺,堅持兩年還是關店了。
她就改行去當了清潔工。
一週兩天,每次1小時。
二
我之前以為,零工行業就是藍領朋友們在做。
但這兩年慢慢意識到:
還挺多「新鮮血液」加入打零工的群體。
比如典型兩類朋友:
1)FIRE人群
FIRE的意思就是:早早退休,靠儲蓄以及省著花錢生活。
不少FIRE人並不會完全躺平,會打零工補貼花銷。
我在豆瓣看到一位叫@박국창樸國昌 的FIRE人,生動闡述了零工價值:
適當打一點零工,就能大大降低FIRE的資產門檻。
“每年工價高的時候打一個月零工就行,或者直接進廠一個月,能掙大約4千塊錢。”
4000塊,等於20萬塊錢一年的利息收入了。
所以——
適當打打零工,能讓自己的FIRE更輕鬆~
2)暫時失業/延緩就業的群體
很多找工作的人都意識到一個事:
現在找工作的時間長了。
有些公司表面放出了崗位,但很不真誠,壓根沒有認真招人。
對於北漂,滬漂…各種待業的人來說,又或者對於要養家餬口的人來說——
工作空窗時間久了,壓力會很大。
工作不好找時,錢包又很緊張,打零工會是一條現實路徑,可以“延緩就業壓力”
賺點錢貼補生活,總好過閒著。
閒著還會內耗。
一邊打打零工,一邊找正式工作,騎驢找馬。
三
我最近也偶爾翻翻零工崗位,看多了,發現幾個特性。
一般都以時薪計價,壓著最低時薪給錢。
比如北京這邊,很常見的是20來塊錢一小時。
當然,不同城市支付水準會有差異。
我看的主要是北京這邊,刷了下一個日結工的招聘區。
比如肯德基招服務員,遊樂場招店員,各種餐廳招服務員…等等。

25塊錢已經算是不錯的水準。
如果按一天八小時,一個月工作20來天…月收入可能在四五千塊。
優點是「工資日結」。
一般直接對私付款,不涉及交稅,更不太會交社保,所以基本屬於能淨到手的錢。
急缺錢的話,是一個路子。
注意,有些工作會比較辛苦。
比如前面提到的導演大哥,他說自己有一次去商超當分揀工。
“一大早去冰庫清理冰碴,一口飯都沒來得及吃,又冷又餓,差點幹出了低血糖。”
豆瓣有位網友,每天下班後去幹分揀工作,幹了四個月瘦了20斤。
哈哈~
很累,倒是順帶減肥了

很多人只是暫時性地過渡一下。
非常多的FIRE和白領人群,只是幹一段時間零工。
缺錢時貼補一下生活。
等到自己有了更好的機會,或者原來的行業有了眉目時,又會回到正式的軌道里。
像那位導演,他最近就停止了打零工。
年底了,接到了幾個專案,先忙專案要緊。
有的人盯著高薪時間段去打零工
像春節、各種忙季之時,會有很多餐廳,工廠,商超…等等大量招工,時薪高出兩三倍。
很多FIRE人群喜歡在這些時間段找零工活,主打一個:
短期多賺點,長期躺更平。
用打工賺來的錢去其他城市蕩悠幾個月,玩夠了再回來打工。
haha,心態挺好。
感覺這類人甚至以鍛鍊身體+薅羊毛的心態來看待打零工了。
打打零工,能補貼兩三個月生活費用,有效降低FIRE的資產門檻。
儘量不動用到自己的“老本”。
四
各大招聘網站上都會有找零工的渠道。
也可以在社交平臺上找找各種兼職群,看看機會。
上面我截圖的各種零工崗位,來自於支付寶。搜“支付寶就業”,會有專門的日結專區。
我感覺——
專門打零工養家還是太難了。
很多年輕人沒有娃,一人吃飽全家不愁。
短期打打零工是OK的。
但缺點也明顯:長期打零工,可能會不利於職業的持續發展。
而對於有娃要養的家庭來說——
光靠打零工,遠遠不夠。
最好得有另外的正式收入,或者有持續的理財生息才行。
PS.
對了,還有一類打零工的人群,可能會有點另類,有點小眾。
尋求解壓的人群
我看到有的網友分享,自己36歲了,下班會去Lululemon兼職疊褲子。
就一個理由:
解壓。
“因為身體累了,心就不累了”
有的人跟貼:
“我也是,我去霸王茶姬兼職,就覺得超級解壓。不用動腦、不用想人情世故。”
哈哈,不知道這類人群算不算小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