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 |俗人
編輯 | 俗人
以下為正文
清晨時分的紐約第五大道,行人稀落。奧黛麗赫本飾演的霍莉·格萊特利站在Tiffany店外,盯著櫥窗中誘人的珠寶,心中想著,自己何時能夠將它們也掛在自己的頸間?

《Tiffany的早餐》中的這一幕,讓人永遠記住了美麗的奧黛麗赫本,也同時記住了Tiffany和紐約第五大道。
而這條第五大道,正是全世界門面最昂貴的商業街。
一條街道為何能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讓世界最頂級的奢侈品店,爭搶著用世界上最貴的租金來佔據這裡的一個門面?

第五大道品牌地圖 區域性







今天的第五大道

100年前的它,又長啥樣?
第五大道的起源
19世紀初的時候,第五大道所在的區域還只是一大片農田。1883年,當時的鐵路大王範德比爾德在這裡的一條鄉間小路上大興土木,建起了一棟極盡奢華的私人住宅。這個訊息在美國富人之中不脛而走。
“住在比爾德家附近?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於是,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匯聚至此並建起豪宅,在這條鄉間小道上擁有一座住宅逐漸成為富人身份的象徵。

聖誕節的第五大道,1896年

一場暴風雪後的第五大道, 1905年
至此,第五大道仍然只是一個富人住宅區,並沒有商業。
到了1880年代,一場狗血的紐約社交圈風雲,拉開了第五大道變化的序幕。彼時的紐約上流階層(Old Money)和新興貴族(New Money)——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暴發戶——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矛盾對立。相關背景可以參考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各種推薦,各種聲色犬馬,各種人性缺失,各種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和墮落。我表示還是社會主義好)。

上圖中的這位霸氣側漏的大姐,就是當時紐約上流社會的核心人物,社交名媛“阿斯特夫人”(The Mrs. Astor)。據稱她手中有一張400人的名單,詳細記載著美國社會中名門望族家庭的名媛淑女,這之中沒有一個新興貴族的成員。她每一次舉辦舞會,都是按這張名單抽取參加者,絕無例外。
然而,有一次她被迫向新貴族階層伸出橄欖枝,邀請她們參加自己組織的社交舞會。這一舉動引起了她同為傳統貴族的侄子的極度不滿,於是在1893年發起了報復行動——幼稚到你無法想象——在他嬸嬸的住宅旁邊蓋起了一棟豪華的Waldorf酒店,而酒店的位置和佈局——
——完全是為了將嬸嬸家的住宅掩蓋在建築陰影之中。。。。

住在喧鬧的酒店旁邊對於阿斯特夫人來說實在無法接受。無奈之下,阿斯特夫人將自己家的住宅也拆除,建起了同樣高的Astoria酒店。最後兩家酒店合併成為Waldorf-Astoria酒店(沒錯,就是現在著名的華爾道夫連鎖酒店的起源),
從而終結了第五大道一直以來的住宅街區的定位。

華爾道夫酒店和阿斯特酒店的木版畫

第五大道的鳥瞰照片 1893年
一場充滿時代氣息的狗血鬧劇,就這樣掀開了第五大道的新篇章。
PS:Waldorf-Astoria酒店後來又被拆除,原址蓋起了紐約的地標——帝國大廈。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這樣的新老交替。
第五大道的商業發展
1896年,本傑明.奧特曼在第五大道上建起了第一個商鋪。1906年,同樣由本傑明.奧特曼在這裡建立起第一個百貨公司,並影響這裡逐漸形成高檔購物區。

B.Altman 百貨大廈,1920年

B.Altman 百貨大廈如今仍在,但成為了紐約城市大學等多個機構的辦公點
1907年第五大街協會成立,協會向地產商,經紀人和零售商等集資約180萬美元,為商業街提供服務。為填補政府服務的空白,協會還僱傭了相當於城市警力5倍的保安員保障商業街的治安。從此之後,第五大道上不斷有名牌商店開張,日漸成為繁華的商業街。

第五大道的普通一天 1918年

第五大道的普通一天 1907年

第五大道的普通一天 1931年
除了商業之外,第五大道上還建起了眾多著名的博物館建築。位於82街和105街之間的這段第五大道,被命名為“博物館一英里”,正是因為在這短短的距離中就匯聚了近10家博物館、美術館。
博物館的興起,進一步提升了第五大道的文化高度,從此,第五大道不只是商業,更是文化和品味的象徵。

大都會博物館

古根海姆美術館

猶太人博物館
在紐約這座城,穿越時空
本文中的大部分歷史照片,來自於一個超牛的網站。名字叫做OldNYC(直譯老紐約。。。老紐約炸醬麵吃過嗎?)。
它的牛逼之處在於,收集了上萬張20世紀上半葉甚至19世紀末的紐約老照片;大部分照片都有拍攝年份;更牛的地方在於,它直接把每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和在地圖上標了出來!

隨便放一張紐約公共圖書館1915年的照片。

放一張今天的google街景對比一下:

雖然街道景觀完全不同了,但建築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紐約,最激動人心之處。
每一次,當我坐在破舊的從新澤西開往紐約的火車車廂裡,遠遠望見曼哈頓島的天際線,心中便會掀起一陣波瀾,卻不知這種情感源自哪裡?
某天,我突然醒悟到:這座城市用建築將過去、現在和未來凝固在你所能看到的每一個角落。各種承載了厚重歷史的老建築,和當代建築師們最新潮、最高科技的新建築一起活生生的站在你面前,以無比親切的姿態接納著紐約的每一個華爾街驕子、風塵僕僕的旅人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它們無時無刻不在悄悄暗示著一百多年前發生的故事。
這種穿越時空的感受,無與倫比。
這個暑假,你是否也想親身體會一下這樣的紐約?
請關注——
現代建築的癲狂:
美國名城名校遊學之旅·第2期
(2018.8.7-8.17)

本次美國名城名校建築遊學之旅由ArchiDogs建道築格,SIGMA studio,機械工業出版社共同舉辦,為設計行業從業者/設計專業在讀學生/設計發燒友/對設計感興趣的中學生和大學生量身打造,帶你走訪以紐約為首的美東七座名城,系統瞭解美國設計教育體系,及其背後的美國建築、文化與生活。
全程配有專車,司機和生活導遊;2位學術領隊為大家講解建築與城市,指導現場繪製圖解筆記及主持每日團員交流會;2位城市嚮導,帶你深入瞭解美國重點名城;9位名校嚮導帶你遊覽名校設計學院,揭秘課程設計和申請;3場名校英文課程為你打開了解美國設計教育之窗,學術領隊現場為大家講解與翻譯;在學術交流之餘,紐約的設計師們將帶領大家走入世界頂尖建築和景觀事務所,分享設計專案,實地參觀建成作品。
報名請瘋狂點選連結:
這個暑假,讓紐約的建築師們帶你一起揭開這座古老城市的的神秘面紗!
版權宣告
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絡ArchiDogs或作者獲得授權
THE END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