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下來,我至少去過五次西安。但這次去,體驗感是最好的。前幾次去,有點像掰饃掰得不到位,粗拉拉一盆,很外地遊客風。這次掰得細了,煮得透了,滋味也出來了。
原因很簡單,以前都是拖家帶口去,逛兵馬俑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為了方便,基本都是打車出行。這次跟朋友一起去,朋友力行環保節約,光共享單車就掃了八回,又一天至少兩萬步。另有一重大分別,這次去,真真切切地接觸到了好幾位當地人,在他們的參謀之下,西安之行,變得格外鮮活生動。
往常我出去玩,喜歡踐行堅壁清野風格,現代人都這麼忙,何必麻煩人家呢?但是這次出去,一改風格。剛到西安第二天,在大興善寺玩,隨手發出一條微博,有網友回覆,正好在附近上班,一起吃飯咋樣?我立刻答應了。
網友挑的是大興善寺旁邊的老蘭家,給我們點了幾個特色菜,其中茴香炒餅絲,涼拌枸杞苗和饢炒肉,前兩個口味清爽,饢炒肉做法獨特,令人驚喜。以前沒人帶著玩,吃來吃去都是油潑扯麵,吃了一碗又一碗,甚至有點絕望。

原本西安計劃是一落地立刻去太白山。小陳走過太白山穿越線,當我告訴他,現在太白山只能到天圓地方,他很不屑地說,那你還去什麼?不如西安城牆逛逛得了。
我和阿萌一籌莫展時,熱心網友指點說:那你們去朱雀好了,那裡可以爬冰晶頂,也有三千多米,風景絕美。
一開始認識這個附近上班的網友,我以為她只是普普通通一名上班族。沒想到她也爬山,也觀鳥,告訴我去洋縣觀鳥挺好的,下次艾文來可以去。她講了許多路線,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迅速定下朱雀行程。
雖然第二天朱雀因為山頂下雨,沒能上成冰晶頂,但行程非常值得,高山草甸有云海,也有冰川流下的石瀑。
去的路上,順風車司機又跟我們一路科普了秦嶺徒步路線。他帶著十歲的兒子去爬山,順手捎上我們。車上,他給我們大說特說太興山鐵廟,嘉午臺小華山……我和阿萌又順勢定上了嘉午臺。
我們上山的時候,出於對山的敬畏,雖然包裡有雨傘,還是順手買了兩包雨衣。反正不貴,十塊一包,老闆說,你們不用的話,下山退我。
下山下到還剩半小時路程時,果然秦嶺天氣多變,開始下雨。我和阿萌撐著傘,看到司機父子倆正在涼亭躲雨。阿萌說,把雨衣給他們吧。
下山雨過天晴,這對父子跟我們一起在山腳下吃麵。那天我飢腸轆轆,很想吃點好的,點了面還點了菜。結果買單的時候,司機幫我們一塊買了,大概是作為雨衣的回報。
去嘉午臺碰到兩個寶雞男生,人也特別好。我發現陝西人聊天,從不讓別人把話掉地上。在車上,我和阿萌有點擔心,經過上一天爬朱雀的體力消耗,今天不知道能不能登頂嘉午臺。那倆男生說:麼事嘛,一邊聊天一邊走,肯定能上去。
他倆在寶雞讀高中,後來到西安上大學。我問其中一個,那麼寶雞是不是有很多值得一爬的山?那男生嘿嘿一笑說:額上大學前,都麼出過額們村。不過他爬的山都很重複,爬過三次華山,三次嘉午臺,都是為了陪朋友。
山腳下他們等著我們一起出發,之後大概看我倆腳力還行,只在某幾個點位聊兩句。最後一次見是在山頂上,他倆正坐在一起啃土豆,婉拒了我很想分享的臘牛肉。
這包臘牛肉,來歷又很值得一聊。兩年前去林芝參加活動的時候,認識了一個西安小夥子。當時覺得這小孩人真好,用相機給我們每個人都拍了不少照片。聊天時他就說,你要來西安,千萬要找我,我帶你去吃回民街真正好吃的東西。
今年去了,他剛跟女朋友一起去深圳打天下。我問他,回民街有什麼好吃的?他說,要叫個跑腿給我送臘牛肉。我說不用,我自己叫外賣。後來才知道,回民街很多老鋪子沒有外賣,因為外賣和堂吃口味實在差太遠。
他讓他媽幫我買了一包鐵指名臘牛肉,還有四紮全盛齋的點心。我拿著沉甸甸的袋子,再一次感慨,西安人怎麼這麼好啊?確確實實,跟外面那些做遊客生意的鋪子,口味完全不一樣。
最後一天,我又約了個熱心網友。因為天太熱,我們隨便找了家泡饃店。網友說,這家不行,肉太少了,不好吃。
該網友表面看著像是個正經上班族,結果坐下來就說,我這膝蓋,因為以前爬山太多,已經爬不了了。她爬過太白,爬過鹿角梁,堪稱大神。

大神非常客氣,一來就遞上兩大包點心,因為這天我倆要走了,裡面都是這幾天想買還沒買的特產,茯茶,甑糕,水晶餅……西安人的熱情一覽無遺。
跟大神吃完飯,去機場的路上,阿萌又說起那句她說了很多遍的話,她說:這回來西安碰到的人都很好。
我的感覺是,這些人的牛馬味都不太重,他們的世界雖然也有上班,孩子,補習班。但每個人幾乎都還興致勃勃地吃著,玩著。在西安,世界並沒有變味,依然有著色彩絢爛的一面。去華嚴寺碰到過一個極其慢條斯理的司機,他說,你們都說陝西人喜歡吃麵食,我就不愛吃麵條,有時會為了吃口好吃的,多開十公里路呢。他還說,有些東西六塊錢能吃到,但十塊錢能吃好,真的很不一樣。
這簡直是種哲理,人生如果湊合的話,那就完蛋了啊。
西安人很幸福,每當城裡的生活稍有厭倦,背上揹包,就能爬到某一座山頭上,拿出自己帶的辣油,在山頂做一碗油潑辣子面。或者提出一紮牛皮紙包的臘牛肉,配坨坨饃,做個現成的肉夾饃。
山上晴空萬里與雲裡霧裡,都是風景。在天地之中,人類那點塵世間的煩惱又算什麼呢?
爬完山回城裡,我和阿萌經常從地鐵口出來,掃個共享單車。經過鐘樓時,看到人行道上,站著無數貴妃公主。可是做個現代的西安人也很棒,每當騎到城牆旁邊,風吹過時,國槐花瓣星星點點落下來,心中想著等下要來一瓶冰峰,再來二十串烤肉,這就是最好的夏天了。



我的新書《生女有所歸》已上線

成為母親,曾經是一個必選項,現在成為一個選擇題。
本書採取雙女主模式,兩個性格迥異、關係親密的年輕知識女性,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生活,面對生孩子這件事上,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點選購買我的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