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鄧新華
一個飯館老闆,鬱悶地說:“這都星期五了,8點鐘,還一桌客都沒有。”

他發出悲鳴:“連人民日報都提啦,正常吃喝不違規,大家為啥不敢出來?大家是不是跟我有仇呢?朋友們,沒事,正常吃喝不影響你的作風建設。趕快來吧,來吃它一頓吧,我快撐不住啦……”
可惜得很,這個事情上,人民日報說了也沒用。當然,實際上,那句話是人民網說的。
因為,對於大部分公務員來說,他們信奉一點:“吃喝不一定有事,但不吃喝肯定沒事。”
這就是這些年深入到官場骨髓的“免責”文化。“沒事”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放後面。人民網說一句“禁止違規吃喝,不是吃喝都違規”,他們就敢吃喝了?
再說,什麼叫正常吃喝?同城官員互相不能請,下級不能請上級,上級也不能請下級……一大堆規定下來,正常吃喝還有多少?還不如干脆不出去吃喝了。免責第一!
拿地方查違規吃喝來說,地方上的官員相互之間都認識,糾查的人往那一站,官員就主動躲開了。有的地方心眼子多,就僱大學生在可疑飯店外面偷偷拍照,看誰進去過,然後再一一查。大學生每拍一張有效照片,可得100元。你說,這種防不勝防的狀況,官員還敢出去吃喝?就算你是合規吃喝,你也不想自己的照片出現在糾查部門的案頭啊。可這些糾查的人不這樣做也不行,因為他們也有KPI。
而官員不出去吃喝了,很多飯局也就組不起來了。
中國餐飲業2024年的從業人員大約是3000萬人,這3000萬人真是,還沒走出疫情的創傷,就迎頭又來一場暴風雨。
直接受影響的,當然是那些官員們常去的較高檔的飯店,但中低端飯店乃至小攤也會受影響。現在,就連五星級酒店都紛紛在門口擺地攤了,這難道不搶走中低端飯店的生意?
現在天天說治理“內卷式競爭”,可五星級酒店都去跟擺地攤的“內卷”了,這又怎麼說呢?

對於餐飲業來說,這還只是直接的、看得見的影響。
看不見的影響是,由於地方“盡職免責”,寬鬆氛圍的逐漸減弱,營商環境變緊得更快,老百姓搞錢更不容易,普通人也消費大降級。官員不吃喝,普通人沒錢吃喝,餐飲業的需求端日趨嚴峻。
其實,治理違規吃喝,有一招更好的辦法。
以前的違規吃喝確實挺嚴重。
有的實權部門的官員,甚至和飯店、KTV談提成。有企業家求他們辦事,請他們吃飯、娛樂,他們就把人帶到有提成的飯店、KTV去,一次就花五六萬、七八萬,自己大吃大喝了不算,每月還能拿到十幾萬、幾十萬提成。這種事,誰聽了不氣憤?
這種當然要治理。最好的治理的辦法就是不要讓官員有那麼大的權力。如果官員沒那麼大權力了,誰還一頓花幾萬元請他們?
可以說,只要綁住官員干預市場的手,除了公款吃喝,所有吃喝都是合規吃喝,完全不需要人去糾查。
而公款吃喝也可以和當地經濟發展掛鉤。你努力改善營商環境,稅源擴大,財政有錢,你在財政上花錢靈活一點,又有什麼要緊?相反,你在財政上一絲不苟、“盡職免責”,但你這個地方經濟發展不起來,老百姓日子非常難熬,這又有什麼意義?
這世界上,最好的治理是管緊官、不管緊民,其次是官、民皆松,再次是官、民皆緊。

今天鄭重推薦張老師的新品“張是之經濟圈”,簡單來說,這個下單是“買一得三”:
一個是我的經濟學的教學影片;
二是圈子裡其他內容資源和社群討論;
三是我們智谷趨勢的趨勢研判。
定價499,現在上新優惠只需要365。
下單後停留三秒鐘,會彈出一個微信二維碼,加上我們客服微信,拉你進群。

張老師本人微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