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浪尖,第一個帶頭公開下館子宴客的書記出現了

作者 | 暴雨
在全國整治“違規吃喝”的風口浪尖,第一個敢公開下館子宴客的書記出現了。
近日,在“滷鵝哥”的老家重慶榮昌區,區委書記高洪波高調自費下館子宴客,相關影片中他說:“要帶頭消費,帶領消費”,表示“兩桌我請了,今天我來買單”,並向餐館老闆預付2000元餐費。

據他後來曬出的單據,這頓飯他請客消費共1108元,店主退回了多收的餐費,還“抹零”8元。
這個曾憑藉“榮昌滷鵝”走紅的網紅書記,再一次被網友頂上微博熱搜。
為什麼在體制內幹部對公開宴請退避三舍的時候,這個高書記這麼敢?
答案或許很簡單——坦蕩。就是要讓正當消費,理直氣壯地火起來!
高書記這頓“示範餐”,吃得硬氣!也給全國的領導幹部們,打了個樣。
眾所周知,最近風聲有點緊。體制內正在掀起一股整治違規吃喝的風暴,力度之大史無前例。四川、雲南、河北、湖北、遼寧、安徽、河南等多位省委書記頂格部署了專題整治違規吃喝問題。
中共中央黨校主管的《學習時報》在5月28日頭版刊發文章《違規吃喝不是小事小節》,強調違規吃喝花樣繁多,危害巨大,“酒杯不深淹死人”。文章還強調,吃喝歪風損害營商環境,不是發展“潤滑劑”。

政策本意是好的,遏制違規“吃喝風”很有必要,卻在地方執行中,卻容易走樣:
公務員自費請朋友吃碗麵被約談,同事下班同框吃飯被疑違規,甚至衍生出“渦陽幹扣面事件”等荒誕案例。
針對這些現象,最近央媒也集體發聲,力挺“正常吃喝”,鼓勵合理的正常消費:
人民網銳評:禁止違規吃喝,不是吃喝都違規。文章指出:“綠燈”照亮生活煙火,自費團聚的家宴、合規商務的餐敘是保障區,親友小酌、街巷小聚,生活的底色本就是人間煙火。

新華時評也釋出評論文章《整治違規吃喝,不是一陣風不能一刀切》:
公職人員24小時禁酒、聚餐控制三人以內、餐費必須AA……當前有一些對整治違規吃喝的歪曲解讀,必須予以警惕。
文章明確指出:
整治違規吃喝同進行正常消費、促進市場繁榮並行不悖,要注重治理的方式方法,依規依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不得影響餐飲行業正常經營和群眾正常消費,不得違背政策搞一刀切、層層加碼。

言下之意很明白,整治違規吃喝若是矯枉過正,搞“一刀切”,同樣要不得。
榮昌高書記這次宴請,為什麼不怕違規?有幾個關鍵點:
第一,是自掏腰包,不是公費吃喝,甚至他還曬出了單據,歡迎全網監督。
從媒體報道可見,用餐地點不屬高階酒樓,沒點高檔菜餚,沒上酒水,不存在鋪張浪費。

第二,宴請的客人,網友們看了後都覺得:該請!
客人裡面有一名華姓老師,有一名養豬的全國勞模,有一位重慶市人大代表,一位全國人大代表,有90後創業者等等。
第三,宴請的目的公開透明,高洪波介紹,“請大家吃飯,就是要讓大家感受一下榮昌的營商環境,人間氣,煙火味”。
說白了,就一句話:“(領導幹部)要帶頭消費,帶領消費。”
高洪波以身作則,帶頭下館子,釋放明確訊號,也有助消除公職人員疑慮,明白“禁止違規吃喝”與促進健康消費之間不是對立關係。
高書記公開下館子宴客,為什麼很多網友感受到了有點“著急”?
這背後,是一本民生賬。
在眼下的大環境下,一大批餐飲人正在集體“過冬”,網友們還造出了個新詞——“食蕭條”,形容餐飲消費的收縮。
但餐飲消費,是一個5.5萬億元的大賽道,一頭連著消費,一頭連著了無數人的生計。
企查查資料顯示,2024年餐飲企業存量達到了1,680.6萬家,達到近五年高峰。直接從業者近3000萬人,更別說間接就業者了,光是外賣騎手,就足足有上千萬人。
如果大家都不外出吃飯了,那麼多餐飲行業從業者該如何維持生計?煙火不旺,談何繁榮?
高書記帶頭消費,就是要給餐飲人注入信心。
在相關影片裡,高洪波在餐館內對陳先生表示“就要支援你們”“我們打卡以後希望你生意好起來”“你可以把我照片掛在這裡”。
據大河報報道,高書記打卡後,陳先生的餐館生意“比平時(生意)要好得多”,店主陳先生說:“反正我們就這麼幾張桌子,坐滿了基本上就不接了”。
網友們也紛紛力挺高書記:“餐飲老闆看哭了!”“這才是父母官!”

連老胡(胡錫進)都為他公開發聲: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這位書記致力於興旺當地的一腔熱血。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高書記第一次倡導幹部帶頭消費。
今年1月6日,榮昌區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時,高書記就呼籲領導幹部:
要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消費,我希望我們在座的每個同志春節前去買一套新衣服,給家屬也買一套新衣服,給小孩也買一套新衣服;希望在座的每一個週末都帶著家人出去吃個飯。

賬算得很明白,“榮昌人均消費60-100元,如果有1萬人消費,就能拉動內需100萬!”對於當地小商小販來說,是真金白銀的收入。
不少網友點評說,在高書記身上,看到了“地方父母官”的榜樣。
沒有架子,經常走街串巷,瞭解民情,跟小商小販走得很近;主動作為,抓住一切機會,為榮昌發展想盡法子,哪怕路子有點“野”。
比如今年4月, “滷鵝哥”跨城投餵“甲亢哥”被網暴時,高書記站出來力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全區人民都是你的後盾”,並給投餵路上的“滷鵝哥”輸送“糧草”——最新鮮的滷鵝。
榮昌還專門開表彰大會,授予滷鵝哥“榮昌滷鵝首席推介官”稱號,給“滷鵝哥”10萬元獎勵,還報銷“投餵”的車費、住宿費,每次開會高書記都讓 “滷鵝哥” 坐 C 位。
把網紅與城市強繫結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稍有不慎容易鬧出輿情,高書記為什麼敢這麼做?
或許是他深知,榮昌這個小透明,太需要被網友看見了。
榮昌位於重慶最西邊,到2015年才撤縣設區。到2024年,榮昌全區的常住人口只有66.03萬人,戶籍人口數為83.1萬人。這是一個人口嚴重流失的小城市,在“滷鵝哥”走紅之前,很多人都沒聽過“榮昌”的名字。
這樣的小城市,沒有天生的資源稟賦,也沒有政策的青睞,工業基礎薄弱,能抓住的機會非常奇缺,但高書記抓住了“滷鵝哥”走紅的機會,帶領榮昌打贏了一場翻身仗。
今年五一假期,憑藉一句“全城免費停車不貼罰單、公交免費坐、景區免門票”的承諾,吸引來224萬遊客。足足吃掉29萬隻滷鵝,網友調侃“這人流量簡直要把榮昌的鵝吃絕種了。”
對一個只有66萬人口的小城來說,接待能力如臨大考,但當地當機立斷開放機關單位:
政府大院,車隨便停,機關食堂,敞開吃,據說一些局長、科長們還在後廚幫忙刷碗、擇菜,硬是把這波“潑天富貴”接住了。
當地還規劃了鵝全產業鏈,出臺了《榮昌滷鵝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鵝身做滷鵝,鵝毛做羽毛球,鵝油做化妝品,總之一根鵝毛也不放過!
今天,很多地方抓經濟,仍然不切實際熱衷大企業、大專案,追逐大老闆,但榮昌巧妙藉助網際網路流量,撬動了當地消費,也讓當地營商環境火出了圈。
就這樣,榮昌成了2025年第一個網紅城市,今年5月,文旅消費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
當月全區接待遊客673.9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7.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4.31%和228.39%,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招商引資也被啟用,今年6月,榮昌區42個專案集中籤約、開工、投產,總投資達84.3億元。
其中,江蘇飛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藉助榮昌大力發展滷鵝產業的契機,在榮昌投資5000萬元建設羽毛球生產專案,建成後年產值將達兩億元,可帶動500人就業。
事實證明,只要領導幹部解放思想,勇於擔當,一個地方就有了希望。幹部帶頭了,市場就活了。
還是有不少人質疑高書記,如此高調,是不是作秀,是不是為了晉升?
但據公開資料顯示,高書記出生於1965年7月,即將迎來他60週歲生日,馬上就要退休了。
體制內臨近退休,多少人選擇“隱身保平安”?
高書記的“另類”,或許是因為他已主政榮昌多年,臨近退休更想為當地再努力一把,為當地留下些什麼。
他只是做了地方官該做的事,但放在當下環境,實屬難能可貴。
建議全國各地的書記,都來學學。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鉅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訊號。原價299/年,透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後視窗關閉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