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車企座次再洗牌!這兩家跌出銷量前十→

2025.07.09

本文字數:1251,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武子曄
今年上半年,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再次迎來洗牌。
乘聯分會7月9日披露的零售資料顯示,上半年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比亞迪仍排名第一,其次是吉利、一汽-大眾、長安和奇瑞,這些車企的銷量均超過了60萬輛。其中,比亞迪(161萬輛)和吉利(122.6萬輛)的銷量超過了百萬輛。排名前十的企業還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和長城汽車。
與去年上半年相比,東風日產和華晨寶馬跌出前十, 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城汽車取而代之。此外,吉利超越了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則被奇瑞超越。從增速來看,上半年僅一汽-大眾零售量出現了同比下降(3.6%),其他車企零售量均呈現上漲趨勢,吉利同比增速最快達61.5%。
過去多年,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經常壟斷“車市前三”寶座。但近兩年來,這種格局發生了變化,如今合資三強中只有一汽-大眾守住了前三,上汽通用已不在前十之列。另一方面,自主品牌快速崛起,比亞迪牢牢佔據第一的位置,長安、吉利和奇瑞等也已快速崛起。
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累計零售量達1090.1萬輛,同比增長10.8%。其中,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64%,較去年同期增長7.5個百分點。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自主品牌上半年的整體表現較好,但行業分化態勢也尤為顯著。不同型別企業呈現出梯隊增長特徵,傳統車企中,以比亞迪、吉利、長安為代表的企業在新能源車領域增長強勁,且在海外市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勢力陣營則呈現分層態勢,早期表現突出的理想等較為穩健,而小鵬、零跑憑藉純電動技術突破與智慧化升級,成為快速增長的新勢力;而以華為、問界、小米為代表的科技企業跨界入場,形成了第三波增長動力。整體而言,自主品牌在技術創新、海外市場拓展、國內高階化突破及電動化全面推進等方面,均收穫了顯著成果。
崔東樹告訴記者,行業同時面臨著增長放緩與競爭加劇的壓力。當前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儘管正常競爭有助於行業升級,但“內卷”下的生存壓力不容忽視,部分企業銷量下滑,甚至面臨邊緣化或被淘汰的風險。未來,企業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鞏固電動化技術優勢,在成本控制與新品迭代中精準匹配市場需求;二是持續有效擴大規模,銷量規模直接影響成本攤薄與市場話語權,銷量下滑對企業而言是重大風險訊號,必須透過有效策略提升銷量;三是在規模化基礎上構建差異化競爭力,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只有兼顧技術、成本、規模與使用者需求,才能在行業洗牌中站穩腳跟。
乘聯分會報告顯示,受“兩新”政策的拉動,春節後車市熱度持續走強。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很多省市出臺並逐步落實了相應的地方促消費政策,疊加車展等線下活動的全面啟動,6月車市走勢良好。2025年7月共有23個工作日,生產銷售時間相對充裕。隨著車市增長的結構性分化,部分企業傳統燃油車產能充裕,燃油車市場萎縮壓力下的去庫存特徵明顯,預計休高溫假的時間較長,7月車市進入休整期。
微信編輯 | 蘇小
推薦閱讀

“黃金平替”,單日大跌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