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等了五年的電影!春節檔第一張電影票投給他,值了!

雖說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但每年春節,和大家聊聊電影似乎成了慣例,今年也照例!
前幾年在電影院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直呼國產動畫太牛了,不管從立意還是技術水平,都已經完全不輸國外。

太乙真人的《山河社稷圖》一展開,就像進入了全景VR遊戲裡。

改編的也好。在傳統民間故事中,哪吒對抗的是父權的強壓;而在電影改編的故事中,哪吒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他反抗的是不公平的命運。
在雷劫中喊出“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自己說了才算。我命由我不由天!”時,也喊進了每個觀眾的心裡。
時隔五年,今年續作《哪吒2》終於上映了!
先說結論,《哪吒2》非常值得一看!
打鬥場面升級的不是一星半點,尤其最後的交鋒場面極為壯觀!
緊張之餘,細節處又藏著搞笑。比如在十萬火急的時候,章魚將軍的腿被烤熟了,蝦兵蟹將聞到香味,紛紛……章魚將軍倒是不急,而是自己吃掉了章魚腿。吃飽了,還和鯊魚將軍商量,想換他的烤魚翅。
當然,技術、娛樂氣氛這些都是“輔助”,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故事講得怎麼樣。在我看來是相當過關的。
《哪吒2》延續了第一部的核心,繼續反抗。這部要反抗的東西可以說是意料之外的,文章就不給大家劇透了。
如果看完了《哪吒》還不過癮,其實去年還上映了不少優秀動畫電影。今天還為大家整理了六部有思想、有內涵的動畫電影。
寒假走親戚、旅遊路上無聊時,可以下載慢慢看!
《頭腦特工隊2》
時長:96分鐘,豆瓣評分:8.4
適合年齡:8歲+
還記得9年前《頭腦特工隊》橫空出世時,它的巧妙構思帶給我的震撼,每個人的情緒世界都是一個精密運作又存在偏見的小社會。
沒想到時隔多年,《頭腦特工隊2》再次精準抓住了我的“痛點”,在“焦慮”與“內耗”盛行的大環境中,人越長大越“不快樂”,更何況潛意識、潛規則裡總想得到他人認可、凡事想做到優秀完美的成年人,不快樂是自然的,想要快樂一定要跨越很多思維誤區,而這部動畫片告訴我:你可以不夠好,但你依舊可以很快樂。
故事的主句萊利已經13歲了,進入了複雜多變的青春期,情緒總部也迎來了一場情緒大戰。
原本和諧共處的樂樂、憂憂、怕怕、厭厭、怒怒被新情緒成員尬尬(尷尬)、焦焦(焦慮)、慕慕(羨慕)和喪喪(沮喪)驅逐,焦焦開始掌控情緒總控臺。
起初焦焦帶來了一些積極改變,它促使萊利更加刻苦努力,可後來萊利逐漸做出來了“拋棄”兒時好友、為附和他人撒謊、偷看老師評語等行為,甚至逐漸失控,整夜睡不著覺、在賽場上搶隊友的球、把好友撞倒……
為了拯救萊利,樂樂等小夥伴歷盡艱難險阻,返回情緒總部,阻止焦焦的破壞行為,最終在小夥伴們的合力之下,萊利度過了危機,並生出為更為立體的價值樹,裡面不僅有善良、勇敢和優秀,也有自私、刻薄和不足。
每一種情緒都有他的優勢和作用,缺一不可,“每個人都有混亂的一面,也有美好的一面”,無需羞恥,這部豆瓣8.4分的動畫片讓我們看到完全的接納是成長的必修課。
娃們越長大,開始有了“小大人”的複雜多變,讓孩子學會認知自己的情緒、全然接納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情緒模式,這部電影不可錯過!
《貓貓的奇幻漂流》
時長:85分鐘,豆瓣評分:8.5
適合年齡:5歲+
誰能想到這不豆瓣8.5分的動畫片來自動畫業並不發達的拉脫維亞,但《FLOW》帶給人的驚喜更加意想不到。
沒有人物對白也沒有人類,僅僅是故事情節、畫面、音樂和幾個動物就可以硬控人85分鐘,讓人看到結尾都不想快進,特別是對於喜歡動物的人來說這個動畫片十分友好,動物的世界不只有粗暴簡單的弱肉強食,它們身上保留的自然天性,也有人類可以學習的部分。
故事講述的是人類消失的世界裡發生了一場洪水,主角貓貓險些被沖走但幸運地踏上了一艘破舊的帆船,緊接著船上陸續迎來其他逃生夥伴——慵懶的水豚、活潑的狗狗、“貪財”的狐猴和高冷卻心善的蛇鷲。
臨時組建起來的逃生小隊乘船隨波逐流,看見過色彩斑斕的海底魚群、見證過鯨魚破水而出的壯觀場面、也看見人類文明的偉大遺蹟,也算因禍得福見證了大自然的壯麗神奇和生命的頑強生機。
如果你認為影片只是治癒系的養眼動畫片,就大錯特錯了,故事裡沒有人但是對人性的隱喻隨處可見。
素不相識的動物們最初陌生又彼此戒備,在共同面臨災難時善良和自私並存,合作與背叛交織,例如,狗狗的同類忘恩負義吃光了船上的糧食,蛇鷲為保護貓貓折傷羽翼……但它們最終還是學會了團結友愛,收穫了各自的成長。
這部動畫片像極了一則關於“成長”“救贖”“自我認知”的寓言,一定也能帶給孩子們諸多成長啟發。

《蝸牛回憶錄》

時長:95分鐘,豆瓣評分:8.4

適合年齡:12 歲+

這部動畫片的人物造型醜萌醜萌的,故事情節偏壓抑,所以我更推薦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去看。很多人都是哭著看完全劇,在豆瓣給出8.4的高分。
最初觀影,我心裡問號連連:有必要浪費時間看這麼苦情的動畫片嗎?動畫片不應該都是溫暖治癒、誇張搞笑、可愛賣萌、漂亮夢幻的嗎?很多觀眾跟我有同樣的疑問,直到看了導演的初心:他想透過呈現生命中的不完美,撫慰更多失落的人。
主人公格蕾絲樣貌醜陋、天生兔唇,她的遭遇更不美麗,母親難產而死,父親出車禍截肢,在睡夢中停止了呼吸。她跟雙胞胎弟弟被寄養在不同的家庭,養父母對格蕾絲漠不關心,弟弟被養父母虐待致死,結婚後丈夫看似對她關懷備至,實際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對肥胖身體的惡俗嗜好……
因此小格蕾孤僻自卑又自憐,還養成各種怪癖,她會病態式囤積各種跟蝸牛有關的物品,透過不斷偷竊來刷存在感,直到她唯一的忘年之交萍奇也離開人世,格蕾絲萬念俱灰,準備吞藥自殺。痛苦與不幸像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著劇中的人物和看劇的人。
但是它同樣傳遞出一種溫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格蕾絲追隨暗號找到了好友萍奇留給她的一封信,這位同樣經歷各種痛苦的老者用她的經歷和心態治癒著格蕾絲。
“人生是一幅美麗的掛毯,需要去體驗,要細細品味那些小確幸。”
“適度自憐是可以的,但該往前看了。”
“蝸牛從不回頭看它走過的路,總是不斷向前……留下閃亮的足跡了。記住,永遠都不要回頭。”
我們希望孩子天真快樂,但成長的世界總有不順和痛苦,這部影片將帶孩子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
《雄獅少年2》
時長:133分鐘,豆瓣評分:8.5分
適合年齡:6歲+
當年《雄獅少年1》中阿娟天台舞獅、衝擊擎天柱的高光時刻看得我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續集以新的故事再現阿娟不認命、不服輸、不放棄的雄獅精神,豆瓣評分8.4,不降反增。
喜歡他,因為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主義,也突破了成功敘事的故事框架,草根少年阿娟就是我們這些來自小地方、努力在鋼筋水泥、經濟寒潮中謀生的普通人的化身,當電影主題曲《無名之人》一響起,能想到很多自己辛苦努力、為樸素目標奮鬥的畫面。
故事中贏得了舞獅大賽的少年阿娟迴歸現實,為了賺夠父親的醫藥費去到了上海賺錢,沒想到在工地被誣陷偷竊,最終與阿貓阿狗流落街頭。
走投無路時,三人偶遇一家傳統拳館,得知可以包吃包住打贏了比賽還有獎金可拿,阿娟仗著之前舞獅的武打功底,決定參賽,就這樣誤打誤撞地踏上了練拳、打拳、賽拳的格鬥之路。
為了幫助阿娟打比賽升級,一個個真實有趣、拳法高神的小人物不斷出現,包括眼神散光、玩世不恭的教拳師父張瓦特,隱於市井之中拔罐、賣豬油、變戲法的上海“四大天王”。
在眾人的幫助下,阿娟從一個草根門外漢成長為一個備受關注的格鬥新星,即使面對著資本的暗箱操作,還是靠著自身抗揍的體質和突飛猛進的拳法突出重圍,屢屢獲勝。影片中以高度還原的鏡頭將阿娟練拳時的堅韌、格鬥時的利落刻畫的極富感染力,讓人沉浸其中。
但阿娟的成績觸碰到了他人的利益,他被惡意造謠、經歷了網暴、被迫退賽。儘管如此阿娟還是像一株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夾縫中生存,卻活出了極強的力量感與生命力,雄獅精神內化於胸。
自古英雄出少年,阿娟不是英雄,但他的少年擔當、勇氣與堅韌也可以成為孩子們的最佳偶像。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時長:124分鐘,豆瓣評分:8.6
適合年齡:9歲+
作為宮崎駿“告別之作”,同時又是獲得了去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的電影,質量是沒的說的。

少年牧真人在母親葬身火海後,隨父親和繼母夏子搬到了鄉下的豪宅中生活。在這裡他生活的並不開心,他抗拒繼母,同學也抗拒他這個城裡人。有天放學路上,真人用磚塊砸向了自己的腦袋,換來了一段在家修養的時間。

奇怪的事發生了,一隻會說話的蒼鷺將真人引誘到了被封禁的石塔中——這裡居然通往亡者世界。但這裡並不陰森,真人碰到了善於用火魔法的火美和年輕時候的霧子阿姨。她們充當起了真人的保護者。
到了夜晚,神奇的一幕出現了。無數的“哇啦哇啦”朝天空飛去,原來它們是要投胎的靈魂。

“反派”鵜鶘將很多沒來得及逃跑的哇啦哇啦吃進了嘴裡。火美應聲而來,施展火魔法將鵜鶘趕走。真人見到一隻垂死的鵜鶘,鵜鶘說,他們也不想吃哇啦哇啦,但不吃它們就要餓死。

真人開始逐漸明白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
旅程中,真人瞭解到這座塔原來是失蹤的太舅公所造。他想將塔內造成“完美世界”,但他卻失敗了。權力、貪心將這裡汙染,誕生出了殘暴的鸚鵡軍團。

太舅公想讓真人繼承自己的意志,繼續改造這裡。真人沒有答應,他指了指自己額頭上的傷疤,這是他逃避現實,不是完美的人的證明。

一旁偷聽的鸚鵡王覺得遭到了背叛,亂動了這個世界的基礎“石頭積木”,結果導致這個世界崩塌。
逃離路上,火美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原來她正是年輕時誤入塔中的真人母親久子。
真人想讓火美跟自己一起逃出到現實世界裡,但火美還是決定留在塔中,分別時她對真人說:“我知道我將要面對的一切,但為了你,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我願意接受一切,即便是註定悲傷的結局。”
火美選擇了自己的人生,宮崎駿將疑問留給了真人和觀眾,“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呢?”

宮崎駿作為八十多歲,見過這個世界最不好的一面,又逐漸自我修復的人,在這部有收官打算的作品中,當然藏了不少隱喻。

比如大舅公想在塔中創造出一個理想世界,卻不小心創造出了象徵法西斯的鸚鵡,暗示著世界不是靠一個人的意志就能“完美”的;那些吃“哇啦哇啦”的鵜鶘,它們隱喻的是惡劣環境對普通人的轉化,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做自己都覺得羞恥的事情。
但即使看不出這些隱喻,只當做一部奇幻電影來看,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荒野機器人》
時長:102分鐘,豆瓣評分:8.1

適合年齡:7歲+

這部根據同名暢銷書改編的動畫電影給了我太多驚喜。看完和很多網友的感受一樣,感動到落淚。
宏觀上,這部電影用機器人蘿絲的視角有距離的展現了種族之間如何消除隔閡,但更讓我感動的是,它展示了母親這個角色是怎樣“塑造”的。
高階智慧機器人蘿絲意外流落荒島,雖然它只想助人為樂,但在島上小動物眼裡,它是個長相奇怪,有好幾個爪子,會模仿臭鼬放屁的怪物。
但好在蘿絲特別智慧,它花幾天時間就學會了所有動物的語言。根據出廠設定,接下來就是尋找任務,完成任務了。但動物們還是對它避之不及。
巧合之下,蘿絲意外成了“小不點兒”的“母親”。小不點兒是隻小灰雁,它還是個蛋時被狐狸偷走。蘿絲從狐狸嘴裡把它奪了出來,成了小不點孵出後見到的第一個“人”。
於是蘿絲接到了第一個任務,撫養小灰雁長大。雖然是不同種族,但蘿絲開始越來越像個母親。
她教會小不點吃飯,游泳,相處過程中對小不點越來越有感情。小不點下水時,蘿絲緊張的一刻也不敢讓小不點離開視線。
可飛翔卻不是她想教就能教的。冬天快要來了,小不點必須跟隨燕群飛往下一個棲息地,否則就要凍死,蘿絲也越來越急。
她為了給小不點演示正確的姿勢,從斷崖上飛下來。但蘿絲並沒翅膀,硬著陸時,摔壞了關節。
最終,小不點獲得了灰雁長老的認可,迴歸了燕群。蘿絲看著越飛越遠的小不點,一邊為它開心,一邊滿眼不捨。
生產蘿絲的公司來島上回收蘿絲時,意外發現她居然違背了命令,為了再見一面小不點,還說了謊話。原來,這段時間她一遍遍覆蓋自己的原始程式,從一個沒有感情的服務型機器人,覺醒了“愛”這個能力。
這太像女性變成母親的過程了。蘿絲最開始時像個無畏的孩子,一邊對這個世界好奇,一邊在思考我到底該做些什麼。有了小不點後,世界有了錨點。
好在電影是happy ending。這部電影非常適合跟孩子一起看,一定能收穫即催淚又溫暖的一個半小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