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北影節“BESEEN集訓營”全球競演劇目&戲劇導演名單公佈

本文轉自:BE SEEN光幕計劃
舊章新解,戲脈重生;淬火經典,再現靈韻。我們習慣於讓經典的影像定格在銀幕上,反覆訴說著普世的寓言。但是經典的意義,往往超乎影像本身,以一種超脫的時代氣質,留痕於記憶。
今年,“BE SEEN中國青年演員光幕計劃”作為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重要活動之一,試圖以一種更具新意的方式,打破經典傳承的保守主義,重塑表演行業的培養路徑。
以經典電影改編作為創作基底,“BE SEEN光幕計劃”搭建出一個實力青年演員和青年戲劇導演的共創平臺,在充滿當代性的戲劇框架中,演員透過跨媒介的表演訓練,在歷史文字和當下議題的碰撞中開拓出新的表演維度本次光幕計劃的戲劇改編,分設經典劇場、國際劇場和實驗劇場,分別以第五代導演經典作品、國際懸疑佳作和青年電影導演專案作為創作藍本,要求戲劇導演在保留原作精神核心的前提下,構建具有實驗性和當代性的戲劇框架,為演員提供一次技能試煉的全新場域。
從劇作版權的溝通到產業資源的整合,本屆“BE SEEN光幕計劃”是一次舉全行業之力進行的全新而勇敢的嘗試——面臨模糊不定的現實境遇,唯有從表演的本源出發,以一次不留餘力的歷練撬動更多的“出口”。我們期待青年演員和青年導演攜手共進,將經典敘事中的表演能量移植到每一個滿懷夢想的心靈。
本屆“BE SEEN光幕計劃”的全球競演劇目及戲劇導演名單正式公佈!
① 國際劇場|《看不見的客人》全維敘事解構人性迷局,新程式叩問罪與救贖
西班牙懸疑神作《看不見的客人》以層層反轉的敘事邏輯震撼影壇,2017年上映以來豆瓣評分高達8.8,始終位居豆瓣Top250前列;以中小成本製作成為國內首部票房過億的西班牙電影,被影迷譽為“懸疑片的教科書”
作為亞洲新生代最具實力的戲劇導演,丹麥歐丁劇團唯一中國特聘演員,丁一滕被業內稱為“當今中國新一代青年戲劇導演的領軍人物”。
本年度“BE SEEN光幕計劃”請到丁一滕擔任特邀創作嘉賓,此次戲劇改編,他摒棄線性復刻,選擇從“車禍現場”這一原罪起點切入,隱藏敘述主體,將故事的背景移植到更具本土化的東方小鎮,以插敘與夢境交織的舞臺蒙太奇,重構觀眾對已知劇情的認知維度。“光幕計劃”舞臺上,丁一滕將以他獨特的“新程式”戲劇為刀,剖開懸疑型別的外殼,讓經典文字在當代社會的道德困局中重生。
導演簡介丁一滕,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後、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博士、丹麥歐丁劇團唯一中國特聘演員。被業內稱為“當今中國新一代青年戲劇導演領軍人物”。2024年起擔任烏鎮戲劇節青年競賽評委,2022年擔任國民綜藝《嚮往的生活》飛行嘉賓,2021年擔任《戲劇新生活》常駐嘉賓,2018年榮獲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年度新銳導演獎”。丁一滕的“新程式”戲劇作品將傳統與當代、 西方與東方的藝術精髓進行跨時空融合,以極具風格化和時代感的角度解讀經典,成為當今中國劇壇不可忽視的迅猛勢力。

② 經典劇場|《錯位》錯位的時空皺褶,科技帶來的身份焦慮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困局,不變的是科技社會籠罩下的身份焦慮。黃建新導演的《錯位》是中國影史上極具先鋒性的科幻寓言,也是其“先鋒三部曲”的承前啟後之作。影片以荒誕的敘事和超現實的視覺語言,深刻批判了官僚主義與身份異化問題,豆瓣評分高達8.1分,被視為國產科幻的標杆之作
此次“BE SEEN光幕計劃”,多領域耕耘的編劇、導演郝銘將這部經典科幻諷喻片《錯位》搬上舞臺,把原作中對文山會海的官僚主義的抨擊,嫁接到更具當代性的中年危機、大廠裁員、AI統治的焦慮當中
以“床”作為關鍵的支點道具,劇場版《錯位 PLUS》在相對簡潔的空間當中,完成主題的深刻闡述和人物的自我剖析。現實主義的表演風格與喜劇化的場面處理,一部關於科技的異化與人類的自我反思的當代寓言就此誕生。 
導演簡介郝銘,編劇,導演,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導演代表作《芳心之罪》《辣椒·巧克力》《小院春秋》,獲得大戲東望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閉幕式優秀劇目;編劇作品《天倫之樂》入圍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Top20、海南電影節創投會Top15。

③ 經典劇場|《保密局的槍聲》檔案裡的諜戰密碼,不可遺忘的歷史之重

1979年反特經典,中國影史第一部票房過億影片,萬人空巷的時代記憶……經典諜戰影片《保密局的槍聲》在一張電影票只要3毛錢的年代,憑藉真實的歷史核心和多線並進的敘事創新,創造出1.8億的票房“神話”,並獲得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作為新一代的敘事實驗者,98年的劇場新銳王斯汀,身兼編劇、導演、作詞等多重身份,將在光幕計劃帶來一場心理圍剿的全新演繹。此次改編提煉核心衝突,緊扣行動主線,導演將借鑑獨屬於舞臺的表現形式,以時空交錯及旁白串聯增強懸疑張力,以人物獨白和夢境展示揭露角色內心的身份危機
塵封檔案裡那些沒有臺詞、沒有特寫的面孔,為虛構的敘事錨定不可遺忘的歷史重量,故事終將落幕,而歷史的車輪依舊滾滾向前⋯⋯
導演簡介王斯汀,98年出生,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代表作《長什麼樣不重要》《望星河》《禁閉》《原野》《背叛》等。2025年,獲得北京新戲劇展演“年度新人”獎項、並提名“年度導演”及“年度編劇”。2024年,編劇作品獲得“戲劇中國”話劇類優秀劇本榮譽稱號。 

④ 實驗劇場|《何必呢,何畢》

從舞臺到銀幕的試水之棋,知識分子的荒誕突圍

青年導演陳奏鳴攜手新喜劇李俊導演,將2小時的電影敘事凝練為舞臺上的40分鐘,兩位導演融合各自領域的專業經驗,從親身經歷與感受出發,解剖“演算法時代”的焦慮與空虛。
劇中那個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圖書管理員何畢,既是被科技社會所異化之眾人的反相,也是我們在冰冷無色的現實舞臺上的治癒良藥。透過互動形式的序幕和媒介工具,觀眾將被帶入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受劇作直擊心靈的奇觀。在電影劇本的基礎上,兩位導演還在本就充滿黑色幽默的敘述當中加入了舞臺喜劇的風味,悲情與幽默的對撞,是一次獻給觀眾的療愈之旅,也是一次考驗演員實力的表演實驗。
導演簡介陳奏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0年創意策劃和影視導演從業經歷。代表作有《真假遺囑》《深度危機》等在電影頻道得到滿分評價。電影劇本《何必呢何畢》《狂想曲》斬獲FIRST電影節、金雞電影節等多個電影節創投大獎,目前正在籌備拍攝中。
李俊,演員、編劇、導演。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導演的中國演員、助教,國內最早一批新喜劇從業者,曾受邀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海戲劇學院、後浪電影學院舉辦個人工作坊。代表作有話劇《基督山伯爵》《大鼻子情聖》《張的真俊》等。

這些經過改編與重組的試煉“副本”,或許將重新定義“好演員”的指標刻度。當經典的敘事被拋入演算法時代、AI浪潮、女性主義等議題的漩渦,演員本身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對現實情緒的準確把握,將成為比“演技炸裂”更重要的衡量維度。
我們也期望從未曾被觀察過的角度出發,傳承經典核心,延續優質創作資源,讓舞臺和銀幕彼此哺育,讓青年演員在前進的途中找到更多通往“被看見”的微小切口。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