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獨處,有時候會讓人更幸福

作者:Succy
轉載:國際科學
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長按海報,備註城市,掃碼新增小助手報名
直播預告
正文
作為群居動物,在人類社會中,獨處常常被視為一種消極的體驗,許多人認為它會帶來孤獨的感受,而孤獨常常是痛苦。
然而,今年9月,發表在PLOS ONE雜誌的一篇研究文章卻顛覆了這一傳統觀念。
該研究招募了1469名受試者,基於CBB(溝通、聯結、歸屬)理論,透過構建“獨處矩陣”,從基礎獨處(無社互動動)到完全獨處(無互動、無潛在互動、無媒體參與),探討了獨處對幸福感的影響。
研究結果令人驚訝:獨處並不總是負面的!
相反,在適當的獨處狀態下,人們不僅能夠恢復精力,還能增強與他人的聯絡感。
這項研究強調了“基礎性獨處活動”的重要性,比如獨自看電影、在咖啡館閱讀或聽音樂。
這些活動不僅為個體提供了恢復精力的機會,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與他人的情感聯結。
當我們在享受這些獨處時光時,往往會感受到更強的幸福感。
研究還指出,選擇獨處的動機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個人是出於積極的心態選擇獨處,這樣的時刻更能帶來幸福感;而如果是因為負面情緒或社交壓力而逃避人群,則可能無法享受到獨處的益處。
換句話說,心態決定了獨處的質量。
帶著愉悅的心情去享受獨處時光,我們就能更有效地從中獲得能量和滿足感。

這一發現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具有深遠的啟示。在社交媒體和網路溝通日益盛行的今天,人們似乎越來越難以享受真正的獨處。
然而,這項研究卻表明,適度的獨處不僅有助於個人心理恢復,還能促進社會聯絡的增強。
因此,我們應該正視獨處,學會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尋找適合的獨處機會,從而給自己留出一些空間去思考、放鬆,甚至創造。
參考文獻:
DOI: 10.1371/journal.pone.0311738

2025頂尖美本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

本申請季唯一不容錯過的線下講座——2025美本申請風向標&頂尖美本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重磅開幕!現場領取福利:
2025美本申請大資料分析報告
2025美本及多國申請工具書
🔥上海 4月5日 北京4月6日 深圳4月13日🔥
西安、成都、重慶 待定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報名⬇️
更多場次:
上海 4月5日 北京4月6日 深圳4月13日
西安、成都、重慶 待定
🔥席位緊張,歡迎掃碼預定!🔥

相關閱讀:

研究發現: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更喜歡和女人做朋友!

研究證實:你在家中排行老幾,對體質強弱影響很大

研究建議:40歲以後,每天走路1小時,壽命最多可延長11年!


作者:Succy,轉載:國際科學,本文經授權轉載,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關注/置頂/點贊/加入留學家長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