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面限制留學生簽證和滯留美國,導致一大群本應該留在美國的衙內們,又跑回了國內。
在美國他們不過是吃喝享樂,製造點外匯外流。在國內這些衙內的破壞力,可是要大得多。
一個八卦,都能引出這麼多階級固化的是非,這問題可見到了什麼程度。
風大浪高,點選卡片,關注防迷路
前幾天,中日醫院某醫生的八卦,紅了一遍網際網路。北京著名頭牌醫院胸外科副主任肖某被妻子實名舉報婚內出軌多人,且被曝因情感原因在手術中擅自離開長達40分鐘,最終醫院釋出公告,確認了相關情況,開除了肖某。

要說醫生出軌,的確並不是什麼特別的八卦,段子有云:很多三甲醫院的主任都至少結五次婚:
第一任是碩博期間的同學或學妹;
第二任大多來自本院小護士;
第三任多是自己的下屬或助手;
第四任,漂亮醫藥代表擠進門;
第五任,當導師後優質資源挑花眼……
所以這個協和的大夫五年出軌四個,倒也不是特別離譜。當然,因為處理桃花債,能把麻醉中的患者晾在手術檯上四十多分鐘,倒是也是相當的神奇。

只不過,為了安撫一個規培的“董醫生”,一個堂堂全國頂尖醫院的主任專家,能做到手術都不做,把病人丟在病床上不管,這也頗為神奇。

稍微瞭解醫院體系的讀者都知道,規培大夫,那是整個醫療系統當中最底層的存在,可能還不如有編制的護士地位高,為了規培畢業,他們簡直就是醫院半免費的奴工勞動力。
按理說,小小的規培大夫,怎麼可能可以引得高他們好多級的科主任如此?
事出非常必有妖。
這位董大夫,還在協和醫院實習,就已經能上x華網的新聞,成了新聞主角。

而再深挖一下,這個董醫生的背景更是了得。在協和畢業的時候,就是院長親自點名的優秀同學。


而且再仔細一看,這個學制也很神奇,咱們中國的醫生,都是要念8年才能碩士博士畢業,而這位董同學,竟然是在國外唸了4年文科,然後就轉到國內念上了最好的醫學院,分配到了全國最好的醫院。
而且看看上邊的畢業時間,是2023年,在前邊實習的新聞,是2021年,這樣計算,這位董醫生,在國外唸了4年文科,然後在國內從零開始唸了2年書,就進了手術室,成了治療肺癌的明星醫生了。
2年醫學訓練就能上臺動手術,幾十年前的赤腳醫生也比這個訓練的更多吧?
好,也許人家哥倫比亞大學是常春藤名校,能上哥大經濟系的肯定也是人中龍鳳,2年頂人家4年呢?
結果再深挖一層,發現這個哥大也是假的。這位董醫生,上的是哥倫比亞大學街對面的巴納德學院。這個巴納德大學在中上產教育圈裡非常有名,因為入學非常容易,是著名的學渣專用水校之一。先上個交錢就能進的社群大學,然後再轉學就行。這位董小姐也是用這種中途轉學的方式進到巴納德大學的。
然後董小姐在巴納德這個半野雞大學畢業之後,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哥倫比亞大學”。回國之後,還有個專門接受這種手眼通天的神奇學生的特殊路徑。
美國的醫學院,沒有本科,一般都是本科學別的學科,然後轉到醫學院讀研讀博。國內一些學校想要跟“美國接軌”,也搞了一個所謂4+4的新式學制。
這個4+4是北京協和上海交大搞的一種新學制。招收非醫學專業學生,接受4年教育後,授予博士學位。前一個4指的是,其他專業的四年本科。所以4+4並不是接受8年教育,而是隻有4年醫學教育。
然後這個4+4在一些人就成了神奇的工具。畢竟跟美國超一流醫院醫療水平看齊對接的膽子他們沒有,但是藉著對接斂財開後門的膽子,不但有,而且很大。

這個4+4的學制,名義上面向全球招生,但實際上不招中國畢業學生,只招外國學校畢業的留學生。比如這位上社群大學的董小姐就打敗了北大經管畢業生入的學。


然後,這個學校雖然要求QS100的全球頂尖學校,但從來不細查,所以董小姐的哥大對面的社群大學,也成了哥大畢業生。
而且這個4+4不但能給一些人開後門卡bug上名校,畢業後還有極大的助力,連規培的年限都大幅縮短,3年變1年。

比如這位董小姐,第一年疫情網課,第二年就上新聞主刀肺部切除手術;四年博士畢業,因為博士論文只有30頁(你沒看錯就是30頁)太過於精華,還減免規培兩年,一個當時連規培證都未必到手的“4+4”準醫學博士,能參與治療膀胱癌的臨床指導手冊,還有行業權威top的大拿邢大夫(腫瘤醫院副院長)願意給她一作的身份,後邊跟的一連串人名也都是響噹噹的醫學界人物。
手眼通天道這個地步,肖大夫雖然是真名校畢業的名醫,看到這種大腿,能不捨掉床上的病人,安撫人家情緒去嗎?

而作為對照組,普通的醫學生,不但8年寒窗苦讀,畢業了還在規培過程中拿著幾乎要餓死的底薪,甚至要出去送外賣。一邊是野雞水校,一邊是理科狀元,衙內們和普通人的道路,已經完全兩分開,階層固化到了階層絕望的程度。

這些手眼通天的衙內們,能不能到一些不會闖禍的行業去好吃好喝?否則我們普通人平時還是儘量不要得病,因為不知道看診/主刀的大夫是不是“4+4”專案培養出來的。
誰敢讓一個國內大學都考不上,唸了四年社群大學,然後回來水了兩年名校的人,在自己肚子上動刀?
之前筆者微博就說,2018年開始的中美大戰很好,但有一點可能很致命。美國全面限制留學生簽證和留學生留在美國,導致一大群本應該留在美國的二代們,又跑回了國內。讓原本就擁擠不堪的階級上升道路,又少了許多坑。
在美國他們不過是吃喝享樂,製造點外匯外流。在國內他們的破壞力,可是要大得多。讓人想起黃庭堅《送範德孺知慶州》: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真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剩下90分就看爸爸了
一個八卦,都能引出這麼多階級固化的是非,這問題可見到了什麼程度。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已購買的讀者,記得後臺聯絡筆者,加入VIP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