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醫生;收入;變化;美國
2025年4月11日,Medscape釋出了2025年度美國醫生的薪酬變化:Comparing Your Pay Against Your Peers’: Medscape Physician Compensation Report 2025。報告稱,美國醫生的薪酬受到付款人報銷消減的擠壓,且存在政治和監管領域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但從單從資料看,美國醫生的收入仍在增長,平均年薪高達37.6萬美元!
美國Healsan對該報告做一解讀。
除了觀察美國醫生的收入之外,更是對正在準備考取美國執業醫師的朋友提供參考,也是期望為中國醫生的薪酬改革提供一點可能的借鑑。

1,美國醫生的平均年薪為37.6萬美元
根據Medscape剛剛釋出的報告,2024年美國醫生的平均年薪為37.6萬美元;比2022年的36.3萬美元增長了3.6%。
其中初級保健醫生(PCPs)的平均年薪從2023年的27.7萬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28.1萬美元;而專科醫生(Specialist)的平均年薪,則由2023年的39.4萬美元,漲到2024年的39.8萬美元。
由於美國醫生仍持續短缺,預計其工資仍將持續增長。

(美國醫生2024年年薪)
如果看最近9年美國醫生的收入變化,則會發現,除了2021年稍有降低之外,美國醫生的平均年薪一直在持續增長。

2,不同科室收入差別巨大
平均年薪會掩蓋了不同專業醫生的實際收入,所以我們進一步跟進不同專科區分檢視美國醫生的收入。
2024年年薪最高的五個醫學專業,依次為:骨科(54.3萬美元)、放射科(52.0萬)、整形外科(51.6萬)、心血管科(50.6萬)和麻醉科(49.9萬)醫生收入前五名。最新的變化顯然是放射科和麻醉科醫生工資的持續大幅增長。
2024年年薪最低的五個醫學專業,依次為:公衛/預防醫學(25.7萬美元)、兒科(25.8萬)、家庭醫生(27.6萬)、糖尿病/內分泌科(27.7萬)和感染科(27.7萬)。
收入處於中間位置的臨床科室,依次為:胃腸科49.5萬、泌尿外科48.5萬、耳鼻喉科47.3萬、腫瘤/血液科45.2萬、皮膚科42.4萬、普外科42.0萬、重症醫學科41.0萬、病理科39.5萬、眼科39.4萬、肺病科38.7萬、急診科37.4萬、婦產科36.7萬、腎內科35.9萬、理療康復科35.4萬、精神科33.6萬、神經科32.2萬、過敏和免疫科31.2萬、內科28.6萬、風溼科27.7萬。

(不同科室美國醫生的收入)
令我驚訝的是,收入第2名竟然是放射科醫生,年薪為52萬美元,第五位是麻醉科,高達49.9萬美元;而病理科醫生年薪也到了39.5萬美元。
根據美國healsan完成的2024年最新的資料分析報告,在美國做醫生的約8,200位中國醫學院畢業生中,約1/4從事病理科工作。實際上,每年match中病理科都是中國醫學院畢業生最喜歡的專業;2025年,美國Healsan的一位資深顧問就成功match到了病理科。
近萬名國際生Match上美國2025年住院醫師,佔到24%;人數再創新高、但成功率稍降!
但即使收入最低的醫生,在美國前14%的最高收入家庭之列。

(美國收入排序)
3,男女醫生之間收入有無差別?
專業選擇的區別,影響了不同性別醫生的收入。男性醫生的平均年薪是41.5萬美元,女性醫生的平均年薪是31.7萬美元。
其中,就專科醫生來說,男性專科醫生的平均年薪是43.8萬美元,女性為33.2萬美元。但同為初級保健醫生,男性醫生的收入(30萬美元)也仍然比女性醫生(26萬美元)高。

(不同性別醫生的收入)
4,不同族裔醫生的收入
我們在剖析美國家庭年收入的時候,看到不同種族之間收入差別非常大,亞裔平均收入最高。在醫生領域也有差異嗎?
總體差別不大;而且亞裔醫生的收入年薪(37.1萬)持續大幅增高,已經接近白人醫生的年薪(38.3萬)。
白人醫生的收入最高,可能與醫生的年齡構成有關,相對來說,白人醫生中男性比例、年長比例都遠高於其他族裔。

5,不同地區醫生的收入
美國不同地區平均年薪差別也非常大,在醫生領域也有地域差異嗎?
是有差別,但似乎與當地平均薪資呈現負相關。美國中部地區醫生薪資更高,尤其是美國中部農村地區醫生收入最高。
華盛頓郵報曾經特意分析過這種現象,認為是一個重要因素當一個地區醫生比例低的時候,缺乏競爭而導致醫生薪資更高。

6,薪資年度變化
在2024年,糖尿病/內分泌科醫生和病理科醫生收入各增長8%,成為收入增長最快的專業;其次是感染科和麻醉科增長6%,腎內科增長5%,放射科、婦產科、精神科、理療康復科增長4%等。
而皮膚科醫生的收入則下降了11%,神經科和泌尿外科收入降低6%。

(美國不同專業醫生薪資變化)

HansonCR™解讀:
我一直堅持認為,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對醫學感興趣、有良好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不怕辛苦、且控制自己的情緒/承受壓力強”的青年學子來說,學醫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做醫生,
進可以做醫學家,大醫生科學家,改變全人類某類疾病的患者及家庭命運,自己則功成名就、名利雙收;
退可只做好醫生,患者的守護神,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照樣每天成就滿滿,自己也同樣衣食無憂。
2024年,我為什麼更勸人學醫?!
在美國,成為一名醫生並不容易。
首先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包括4年本科 + 1-2年本科後 + 4年醫學院;然後需要經過3-7年的住院醫師培訓。共約15年能夠成為獨立執業的醫生。
其次醫學生也職業的早期階段也面臨著鉅額的經濟壓力。因為美國的學費實在是太貴了,更不要說長達15年的學習和培訓,獨立執業時年已不惑、還需要繼續還學生貸款。
中國五年制本科畢業生可以考取美國執業醫師。
如果有來美國做醫生的預期,則中國的醫學教育其實是最值得讀的專業。中國5年本科畢業,就可以考取美國執業醫師。
很多國內的八年制學生,更是從大三甚至入學之初就開始準備美國的執業醫師考試。
從在讀醫學生,到拿到美國綠卡;有規劃的人生多麼強悍!
Healsan醫路移民一位綠卡申請人,從內地成功match到美國住院醫師!
在美國,已經有8,200多名中國的醫學院畢業生在做醫生;還有很多中國醫生,來美國做了B超師或Medical Technologist,年收入可以到7-15萬美元。
中國醫生從內地就可以申請美國綠卡,並由此成為美國執業醫師、或者超聲師、醫學檢驗師,成為中國醫生新的出路。。。
申請到美國綠卡,對於在中國的醫生、其實很簡單!
絕大多數中國醫生還是在中國工作、為國民服務。
當然,必須要說明的是,赴美工作只是中國醫生或中國醫學院畢業生的極小一部分。很多在中國工作的醫生,同樣需要極長的學習和培訓週期: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 = 11年,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然後還要繼續進行規培和專培。
而這麼長週期學習後,後面還有無休止的繼續教育和考核。
但與此同時,中國醫生的收入。。。
面對人才流失的壓力,更是考慮到中國醫生的培養週期、工作強度,改善中國醫生的職業環境,尤其是提高收入,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https://www.medscape.com/slideshow/2025-compensation-overview-6018103
編輯:Jessica,微訊號:Healsanq;加好友請註明理由。
助理:ChatGPT;封面插圖:DALL·E
美國Healsan Consulting(恆祥諮詢),專長於Healsan醫學大資料分析(Healsan™)、及基於大資料的Hanson臨床科研培訓(HansonCR™)和醫學編輯/統計服務(MedEditing™)。主要為醫生科學家、生物製藥公司和醫院科研處等提供分析和報告,成為諸多機構的“臨床科研外掛”。
點選👆;From Bench to Bedside, Healsan Paves the Path.
更多閱讀: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