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學習的歷程中,最匱乏的是好的體驗——享受學習的體驗、感受一門學科真正魅力和趣味的體驗。因為傳統的學習是為了篩選,用最簡單、快速的方式批次生產勞動力。過程是否還算友好,人的創造效能否發揮,篩選的標準、考核的內容是否有必要、是否科學都不是那麼重要。
因為體驗需要慢下來,也需要大量的時間。雖然每個孩子也至少學過6年的英語,但依舊沒有好的體驗。因為既沒有信心,又喪失了興趣。
信心從哪裡來?
當人對一件事情瞭解得透徹,又能有一些積極反饋的時候,很難沒有信心。傳統的學英語的路徑是背單詞、刷題,是一個高度重複、單調過程,也脫離了英語語言的本質。不理解本質,學習註定失敗。英語是從聲音開始的。也就是能聽、會說。
網上有海量的練習聽力的資源,各種提升口語的app,可是錢也花了,罪也受了,還是成效頗微。因為忽略了本質的2點:
1 理解字母和音之間的關係。英語裡的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的發音。也就是說,看到一個單詞,不管之前有沒有見過,至少見到就能讀出來。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會讀,也就能把單詞拼出來。
注意:這不是學音標。音標的聲音與字母之間不是一一對應的。
比如 ee 和 ea 都可以發出長母音 /iː/:
"ee" 在 "see"(看見)中
"ea" 在 "sea"(海)中
2 英語和漢語是很不一樣的。說漢語的時候,口型和舌頭的位置,沒有那麼大的起伏。說英語的時候,口型和舌頭的位置,是要變化的。語氣、語調,也都不一樣。
理解了這個過程,也就知道為什麼我們好像經常覺得說出來的不是英語,就是有點不對勁兒了。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學了6年英語,可能連一句日常問候都沒辦法自然地說出來。
其實這2個方法並不神秘,也就是現在的小學,包括一土學校也在用的「自然拼讀」。也是適合所有想要重新開始學英語、能說英語的成人的方法。
去年7月份全村釋出的「賦能成人英語課」,就是這裡開始的。
跟全村的夥伴還有好友一起參與這個課程,上完2節課,他們都會問,什麼時候上下一節課?我很少看到成人在工作之後,在完全“無考試考級和升學目標”的情況下,能夠對學習有這麼大的興趣。
這門課程開了4期了,今年的第一期也會在2月25號開課,想要重拾英語的職場人、成人,都可以參與。點選圖片連結即可報名▼
課程透過8周的時間,重新理解英語學習、學會英語每個字母的發音、單詞的發音,更願意開口說英語。具體的學習安排是:




